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汉中作为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地带,巴蜀文化重要的原生地带,文化学上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汇地带,秦、汉、唐王朝主流文化向南辐射、迁移的第一处驿站,生长、移植、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别是以活态方式留存的汉中民间文化遗产,更本质地反映出汉中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文化特征。千百年来,它与汉中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重要物质文化遗产相映成辉,成为汉中悠久深厚历史的见证。 立足汉中厚重人文历史和良好自然生态...
上周最受关注的本地新闻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福州屏山地铁站挖出西汉宫殿遗迹!在本期的《News,你懂的》节目里,铃莉表示了担忧在未来福州的地下艺术品市场上,会不会出现号称“内部流出、新鲜出土之闽越王宫殿专用瓦片”之珍稀文物呢? 当然,这批所谓“文物”不可能真的来自闽越王宫殿。根据网络流传的“文物造假地图”推测,它们应该是从隔...
考古探方旁,地铁站建设正在紧张进行 关注理由:鼓屏路地下,藏有西汉宫殿遗址!昨日,福州考古队工作人员在地铁1号线屏山站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其中西汉时期的遗物尤为珍贵。省内多名考古专家查看这些出土遗物以及地层后判断,这里是2000多年前闽越王城的宫殿遗址。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处遗址非常丰富,若能全面发掘,对研究福州西汉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这处遗址位于地...
这是在西汉地层中发现的筒瓦,属于闽越王城宫殿遗址留下的建筑遗物 六朝时期的筒瓦 如何取舍,将进一步探讨 采访中,不少考古专家建议对这处遗址进行全面发掘。福建博物院[微博]专家提出,这一地区的地层分布很有规律。依据本次调查结果,建议施工部门考虑进行大范围的考古发掘,再进行地铁站的施工。但也有专家...
考古探方旁,地铁站建设正在紧张进行 在鼓屏路地铁站南侧,发现了一段古墙址 本报记者 李熙慧/文 张超晖/图 关注理由:鼓屏路地下,藏有西汉宫殿遗址!昨日,福州考古队工作人员在地铁1号线屏山站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其中西汉时期的遗物尤为珍贵。省内多名考古专家查看这些出土遗物以及地层后判断,这里是2000多年前闽越王城的宫殿遗址。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处遗址...
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洛阳博物馆和偃师商城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唐三彩》展览即日起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时3个月。 《大唐三彩》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盛世华章――主要展示大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充满自信和奋发向上的巨大活力。第二部分:胡风弥漫――展示盛唐时,胡人和随他们而来的奇风异俗、奇装异服、奇食异味、奇乐异舞。第三部分:唐人风情――展示唐人丰富浓...
由洛阳博物馆和偃师商城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唐三彩》展于2012年11月27日上午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开展,展期为3个月。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冼伟雄、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出席了开幕仪式。《大唐三彩》展共分为盛世华章、胡风弥漫、唐人风情等三个单元。展出文物120余件(组),以唐三彩为主,尤其是10余件来自唐恭陵出土的文物,更是展现了大唐宫廷风范,极...
蓝山五里坪古墓群发掘现场 古墓大部分封土堆保存完好 近日,在湖南蓝山县规划为新工业园区范围内的古墓葬考古发掘已完成阶段性考古工作,共发掘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的古墓葬48座。专家介绍,五里坪古墓群发掘出土的文物和墓葬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楚越两个民族文化互相影响的事实,对研究蓝山县汉代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墓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群曾发掘铭文砖 刻有汉灵帝年号 五里坪...
长14厘米,宽5.3厘米,厚0.5厘米,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龙首村汉墓出土,现收藏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玉,有土沁。片状,双面雕饰。龙首反曲作“S”形,尾端亦雕作龙首,构思精巧新疑,形体遒劲飘逸。用阴线勾出边线,佩身满饰勾连云纹,龙口有锯痕,背部有三穿孔。
名称:翔鹭纹铜鼓 时代:西汉 尺寸:高36.8厘米,面径56.3厘米 乐器。鼓胸外凸,鼓面小于鼓胸,鼓腰近似圆筒状,鼓足外侈。胸腰间扁耳两对。鼓面中心太阳纹十二芒,七晕圈,主题纹饰为作飞翔状的十只翔鹭,其他晕内有锯齿纹、勾连雷纹、栉纹等。鼓胸饰人物划船纹六组,腰部饰八组人物舞蹈纹。鼓足刻“百廿斤”,为鼓的当时重量。此鼓铸造精致,保存完好,花纹内容丰富清丽,其内容对研究...
年代:西汉 材料:铜 规格:直径7.4厘米,边厚0.27-0.31厘米,镜心最薄处0.07厘米,重50克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高峰期,镜的形制趋于统一,装饰纹样丰富多变,其中最具开创性的是以铭文为主题纹样的铭文镜。此类镜铭文字体秀美,内容多样,学者们往往以铭文中的词来称呼它们,如日光镜、昭明镜等。这面见日之光镜即属于日光镜类。钮为半球形,圆形钮座,内区为八曲连弧纹,每一...
名称:鎏金铜马 时代:西汉 尺寸:高62厘米,长76厘米 1981年陕西兴平县西汉武帝茂陵东侧一号无名冢出土。 通高62厘米、通长76厘米,重25.5公斤。铜铸鎏金。现藏兴平茂陵博物馆。 鎏金铜马作站立状,情态神骏。昂头,口微张,有牙齿6 颗。兔颔龙眼,劈竹形双耳,耳间有鬃毛,颈上也刻鬃毛。腹部卷缩,马尾根高耸成弧形下垂。前腿刻三角纹两处,马蹄坚实有弹性。马尾和生殖器是另铸铆接或焊接的,肛...
10月22日,陕西省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再次检查指导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区的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发掘现场。重点视察了M8的发掘保护情况,仔细查看了M1耳室的三维全息扫描照片,现场听取了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的汇报。 2009年5月,时任副省长景俊海部长,曾莅临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指导工作,现场确定该墓地发掘应该从配合基本建设转向主动性的考古发掘方式,由此奠定了该墓地获得保护的重要基础和一系列科学发掘收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