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溪口博物馆和奉化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举办的“民国遗珍——奉化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正在溪口博物馆展出。 此次展览的票券、证章、档案文书等民国时期史料,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这些史料有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夜奉化反清志士义无反顾的选择,见证了浙江人民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决心,其中典型的有民国“浙江光复纪念”银章、民国“浙军政府庆祝会”银章;有的折射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6月25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顺利完成,共登录清青花花鸟纹瓷观音瓶、清墨地五彩梅竹双清瓷棒槌瓶、民国米黄地粉彩花卉纹瓷方瓶等文物3件(套)。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其中10万件/套以下的收藏单位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
6月24日,杭州新新饭店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顺利完成,共登录1980年李可染牧童图镜片等文物5件,均为列入国家文物局《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范围的书画家作品。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
省文物鉴定专家协助鉴定、整理高明区博物馆文物。 记者黄文婷报道:高明究竟有多少“家藏”宝贝?答案很快揭晓。记者昨日了解到,高明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其中,区博物馆目前已对1850件(套)普查完毕,并完成了录入工作。 高明区从2013年10月起,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其中,区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量占全区总量的90%,成为完成此次普查的关键。区博物馆副馆长李佐骐介绍,该...
有100余年历史的陆氏民宅如今被大片损毁,部分空留木梁结构。 ■ 闸北文化局回应称去年已对开发商罚款,如继续擅拆强拆将加大处罚力度 一拆迁基地工作人员说:“(现在)没有人拆过,(房顶)已经倒掉一两个月了。这个木头(房梁结构)十几年没有人来修过了,所以烂掉了,这个瓦做的房顶就塌下来了。老早以前,第一批拆房队就已经拆掉一部分了,都不知道这是文物还是什么东西。” 网友@yan_l...
在6月12日召开的海盐县2015年文物工作会议上,县文化局正式公布了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点和新认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共67处文物点名单。位于百步镇桃北村的来龙桥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经县政府核定,调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建圆通桥等26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点确定为第四批文物保护点,白杨桥等34处有一定文物价值的文化资源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由此,海盐县目前登记并公布...
昨日上午,由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博物馆承办的《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中山广场展出。这是我市庆祝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绩显著,收藏有文物的单位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扩展至各个行业领域;文物收藏单位从文物系统内的十几家扩展到全社会近百家,大量国有单位文物被认定、记录。展览的...
近日,经省文物局审批,扬州博物馆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今后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等种类的文物将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手中“起死回生”,不用再外出就医了。 据悉,扬州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针对扬州地区考古出土及馆藏文物资源状况,博物馆将文物修复工作的主要方向制定为出土陶瓷器、铜铁器以及书画的修复、装裱工作,其中陶瓷器修复、书画装裱为主要开展的业务。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15日下午,“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泰安市,采访泰安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情况。在日前完成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任务中,泰安市共普查文物收藏总量91226件/套,三级以上藏品数量5226件。据泰安市文物局局长田学峰介绍,通过这次普查,泰安将建立可移动文物信息数据库,发布、展示普查成果,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泰安文物资源状况。 泰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目前,泰安市共拥...
6月13日,记者从省文物局博物馆处了解到,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年内全面完成相关任务。 截至6月10日,我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上共有422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账号注册率为100%,其中414家激活了账号,激活率为98.1%,居全国第10位。165家收藏单位登录了数据,启动率为39%,68家已完成了80%以上的登录工作。全省藏品预估总量720936件/套...
记者8日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安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500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7个、中国传统村落11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个。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介绍,安徽近年来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文物事业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据介绍,2014年6日,中国大运河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徽省通济渠柳孜段、柳孜运河桥梁遗址、通济渠泗县段3处点段...
近日传出黄浦区金陵东路两旁骑楼可能要拆、杨浦区福禄街193——209号“不可移动文物”也要拆等传言……昨天,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首次特地出面“辟谣”:“大家担心会拆的不可移动文物,统统不会拆!”并且,褚晓波“立下军令状”,7月底前,要完成尚未核定身份的294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面梳理”,10月底之前,邀请文物专家前来明确“分级”并公布分级名单。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数据,上海共有4422...
昨日,萧山博物馆正式启动可移动文物邮票设计大赛。设计前,你可以先去萧山博物馆里写生啦! 将文物与邮票结合,萧山博物馆专门为此次活动专题举办《文物“邮”情——萧山博物馆藏品特展》,供学生现场写生创作,博物馆还将免费为学生提供绘画创作工具。 一批萧山所珍藏的石器、陶器、原始瓷、青瓷、青铜器、玉器、书画等可移动文物,首次作为素描对象,成为萧山区内小学生的写生素材。据悉,这也是萧山首次将课堂搬进博物馆...
昨天,绍兴市文物局首次依法对破坏不可移动文物案予以重罚,对破坏文物的戒珠寺开出25万元的罚单。 王羲之故宅戒珠寺大殿被拆除一事,经绍兴市文物部门调查取证后,终于作出了处理:责令绍兴市戒珠寺改正,在原址立即按原貌恢复王羲之故宅大殿建筑;对绍兴市戒珠寺作出罚款人民币25万元的处罚;绍兴市文物局建议相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5月9日,群众举报绍兴市戒珠寺擅自拆除王羲之故宅戒珠寺大殿,10日,绍...
6月8日,在龙游县普查办的协助下,浙江省十里坪监狱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顺利完成,共登录南朝青釉双复系瓷盘口壶、清“天官赐福”石雕件、明清人面纹石雕件、民国“华侨务本林场”石界碑(残)等文物4件。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其中10万件/套以下的收藏单位全面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