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福禄街193-209号动迁居民多已搬走 墙上贴了报纸也刷了“拆”字 今年5月,先后有两条关于保护建筑的消息引发关注,一是位于杨浦区腾越路上的英商班达蛋行旧址遭工人拆除,二是坊间流传黄浦区金陵东路两旁骑楼可能要拆,为此黄浦区政府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不会拆,且已申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道路推荐名录。近来,市民孙先生也有类似担忧,他致电本报962555反映,杨浦区福禄街193-209号是“不可移...
根据阿坝州2015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标任务的相关要求,截至5月底,阿坝州在规定的任务时间内全面完成全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录入工作。 阿坝州申报数据共52094条。已上报平台38335条,另有离线及模板数据13759条,合计完成数据录入52094条。完成率100%。其中壤塘县、阿坝县、九寨沟县、松潘县、小金县、金川县、黑水县、理县已全面完成数据平台上报工作。另有阿坝州文物管理所...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来,有网友发现上海浦东新区一处古桥不翼而飞,该古桥名为御界桥,始建于明朝,目前已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今年5月27日,微博网友“南汇乡土”发表博文《再次消失的御界桥》,文中说到,关于御界桥的恢复也曾经喧闹一阵,经过众人努力这座老石桥得以保留。如今,它却又遭厄运,不翼而飞。他在文中描述现场道“桥梁还剩下西侧副跨各一根,其中一根还断为了两截。现...
经过全省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湖北省文物普查藏品登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5月25日,湖北省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平台上已登录藏品204663件(套),实际数量397880件。 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和2015年全国普查办主任会议精神,2015年普查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文物登录进度和加强平台数据审核质量。4月上旬,湖北省文物局(省普查办)召开2015年度全省文物普查工作推...
5月28日,在德清县普查办的协助下,德清县气象局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顺利完成,共登录文物清俞樾隶书文心雕龙四条屏1套4件。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其中10万件/套以下的收藏单位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登录工作,10万件/套以上的收藏单位完成70﹪。最新核...
为了推进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日前金华市文物局举办了一期文物普查培训班。市本级,各县(市、区)博物馆馆长、普查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 市文物局对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提出了年底基本完成文物信息采集登录的进度要求,从本月起每周对各县(市、区)的登录进度进行通报。同时,要求从严把控审核环节,加强普查质量控制。各县(市、区)普查办和收藏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分任务,明确目标,...
日前,尉氏县下发文件,对该县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公布,结果显示,该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96处。 此次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中,新增加了山川寺遗址等27处文物点,同时取消了23处文物点。据了解,这96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分别是尉氏兴国寺塔、刘青霞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紫铜钟钟楼、阮籍啸台、阮籍墓(含碑)、洧川南城门、...
图片作者:杨建正 图片说明:金陵路骑楼侧面紫金路墙面上大大的“拆”字(资料照片) 图片说明:金陵东路是上海唯一一条富有南国风韵的骑楼式大街 本版摄影 杨建正 近年来,不可移动文物如何保护已是社会热点话题。其实,依照去年10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也不能“一评定终身”,5年内或升或降,都要看文物本身价值的变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显示,本市共调...
目前,正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时刻。据统计,自2014年6月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建成启动以来,截至2015年2月,已经有近9000家单位在平台上完成了登记并启动藏品信息登录工作,全国各普查机构和收藏单位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万个,全国登录藏品总数已经超过1200万件。普查的目的是要建立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档案,给可移动文物一个“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上的信息,应该是该可移动...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了解到,洛阳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两单位被授予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本次批准的单位全省仅4家。加上已经拥有资质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洛阳目前达到三家。 洛阳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修复业务范围包括铜器、陶器、瓷器、书法绘画、金银器、玉器、石器等类别。近年来,洛阳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文保中心建设,已独立完成多个大型陈列展览和修复项目的文物修复...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其中10万件/套以下的收藏单位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登录工作,10万件/套以上的收藏单位完成70﹪。与此同时,县级﹑市级﹑省级普查办需要分别完成登录数据审核量的90﹪﹑80﹪﹑50﹪。为有效推进普查进度,确保我省普查工作的如期圆满完成,省普查办决定从5月开...
“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不可移动文物到底有多少?通过文物普查,摸清‘家底’的确很有必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谈到我市已结束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市文物局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吴海峰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 据吴海峰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共组织过三次大型普查活动,前两次分别是1956年和1981年。2007年...
5月15日,上海市的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英商班达蛋行旧址,由官方确认已被拆除。英商班达蛋行是上海第一家蛋品储存企业,始建于民国时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是典型的现代设计风格厂房。 5月14日晚,杨浦区文保局杨姓负责人称,英商班达蛋行旧址虽然没有挂牌,但确为上海市的不可移动文物,属于不可拆除的文物。杨浦区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接下去会联合规土局等一起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后再决定下一步...
馆藏的铜坐龙。 5月18日,第38届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截至5月12日馆藏清点的藏品达到479000件(套),占黑龙江省总数的60%以上。 黑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内最早的文博事业机构,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它经历了早期俄国学者创立、日伪时期接管到中国政府接收等几个重要的历史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