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一个老人的传奇——徐伯璞捐赠近代名家书画展”在市博物馆展出。 徐伯璞1901年出生于山东肥城,任国民政府教育司科长。因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的特殊身份,得以与于右任、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吕凤子、胡小石、林风眠、李苦禅、傅抱石、李可染等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及社会名流交往密切,经常往来切磋技艺,互赠佳作。解放后,他将近110部藏品捐赠给市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 (成都博物馆供图) 热门盗墓题材小说《鬼吹灯》凭借曲折离奇的情节斩获众多粉丝。由此改编的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日前播出后也广受好评。 近日,丝绸之路特展正在四川成都博物馆展出。其中就有来自精绝古城的两件宝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和“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被学者认为是蜀锦。一时间,成都博物馆成为《鬼吹灯》粉丝和对...
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桂风壮韵——广西壮族织绣文化展”开幕式暨“丝博之夜”启动仪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 此次展览分为各式壮服、绚丽壮锦、蓝白扎染、刺绣传情4个单元,汇集了壮族服饰文物的精华,在全面展示壮族织绣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了壮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观众在展厅中能看到壮族传统的织造机器,各种纹样的织锦被面、绣花鞋帽,还有当...
展览资料 七三一部队罪证遗址 参观展览的孩子们 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 本版图片均由张子艺供图 甘肃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合作,引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展》昨日在省博开展,展期一个月。展览揭露日本侵略中国期间,违反《日内瓦议定书》等国际公法,有预谋、有组织地建立了以七三一部...
国家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3月1日开幕,展出了8件中国文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昨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这次英方展出的文物中,中国文物占比将近10%,这个配比是经过严谨考量的。 100件藏品中,有8件来自中国。包括西周早期的康侯簋,良渚文化的玉琮,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镈、唐代的三彩文官俑,隋唐之际的白瓷双龙耳瓶以及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等。 ...
图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它是迄今为止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这是人类痛苦的历史见证,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特殊记忆。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3月21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展》亮相甘肃省博物馆。为期一个月的此次展览,通过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等6部分24单元500余幅图表,用大量日本细菌战罪证文物、历史档案和口述史料,公开展示了日本细菌战和七三一部队的犯罪史实。 该展...
3月17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通过本次展览精选的231件(套)珍贵藏品,观众可以领略丝路文化,并深入了解阿富汗多样化的历史与文化。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阿富汗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多姿的古代文明。中阿两国交往历史悠长,汉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即到达此地,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更是密切了两国的交往。 “阿富...
展出的部分文物 3月份,萍乡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签订馆际文化交流协议,共同举办《八百年不熄的神灯——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精品临时展览。展览将于3月21日至4月20日期间在萍乡博物馆一楼专题展厅展出,有近200件具有典型蒙古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文物参展。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礼仪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诸多文化在鄂尔多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十三...
3月17日,人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展览。当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精选231件(套)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记者金良快摄 这是3月17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拍摄的展览开幕式现场。记者金良快摄 3月1...
本次美术作品展共分五个板块,分别为军垦篇、援建篇、风物篇、和谐篇、赤子篇。《军垦岁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挺进天山》等百余件巨幅美术作品诠释了兵团精神,展现大美新疆,展示援疆成就,表现六十余年来新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绚丽画卷。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认为,“此次画展集石河子、铁岭两地最优秀画家的整体之力创作,...
3月17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231件(套)具有传奇色彩的阿富汗文物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展出。“只要文化活着,国家就活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意味深长地总结此展意义。 这231件(套)来自异域的珍贵藏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展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阿富汗文明历史,包括各种黄金饰品、象牙饰板、玻璃器皿和来自罗马、印度的...
3月16日,温州博物馆展出《指掌春秋—闽台木偶艺术展》。本次展览由五个单元组成,精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老木偶藏品200多件,从“偶之源”、“偶之蕴”、“偶之艺”、“偶之趣”、“偶之衍”的角度,分别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木偶戏、一脉相承的闽台木偶艺术、独树一帜的木偶造型艺术、高超绝伦的木偶表演艺术以及闽台木偶艺术的当代传承。 闽台木偶艺术是闽台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根植于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木偶文化...
青铜手柄青铜阿伊哈努姆 野山羊雕像黄金蒂拉丘地 西勒诺斯面具青铜贝格拉姆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17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通过本次展览精选的231件(套)珍贵藏品,观众可以领略丝路文化,并深入了解阿富汗多样化的历史与文化。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阿富汗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多姿的古...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
3月15日,“博艺传馨——六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联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活动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主办,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六位中国陶艺大师展出近80件作品 本次展览展出冼艳芬、何惠娟、霍然均、刘健芬、刘雪玲和苏锦伦六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陶艺作品近80件(套)。这六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