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曾国的青铜瑰宝”展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将于4月28日在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厅展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次展出共有礼器、乐器和兵器等在内的157件来自两周时期随地噩、曾两国的代表性青铜器,从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周王朝时期诸侯国的礼乐篇章。展览将持续至7月16日。 中国素被誉为“礼乐之邦”,“礼乐”一直是古代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象征。由西周时期制定和...
4月26日,“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图片展”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东副楼一楼展厅正式展出。 75年前,日军进占缅甸,试图切断滇缅公路,封锁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通道。中国政府组织中国远征军走出国门,支援盟国抗战,用热血和生命谱写英雄史诗,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异域征战的胜利,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图片展”从“远征缅甸,初...
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为此,香港特区政府以“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为主题举办多项庆祝活动,包括多个探索艺术、历史和科学的大型展览及美化城市计划。其中,“罗浮宫的创想——从皇宫到博物馆的八百年”展览便是其中一个亮点。 法国罗浮宫经历八百年的发展,由最初的防御堡垒发展成皇室宫殿,再蜕变为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展览上,将展出法国罗浮宫博物馆的丰富多样收藏,尤其是精选自历代法国君王和收藏家所搜集的精...
4月14日,由山西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何绍基书法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展厅开展,展期至6月11日。展出的70余幅作品,分楷书、行草、隶书、篆书、绘画五个部分,为我省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何绍基(1799年-1873年),湖南道县(当时称道州)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他曾先后做过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总...
18日,《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镜头下的中国大革命历史影像记忆》特展在武汉江汉关博物馆开展。照片真实记录了90多年前大革命时期的景象,大部分系首次披露,且许多照片都与武汉有关。 据悉,此次展览为江汉关博物馆与旅英华人藏家范榕合作推出,共展出照片30余幅,为当年来华的一批外国摄影爱好者和新闻记者所摄。范榕从小生长于武汉,对大革命历史情有独钟,近年来往返奔波于海内外,潜心搜集有关影像资料,此次...
近日,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巡礼展开幕式暨“高平文化复兴联盟”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举办。 开化寺位于高平市东北17公里处,寺内大雄宝殿的东、西、北三面墙壁存有壁画,总面积88.2平方米,创作于北宋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寺观壁画。 本次展览以“千年壁画、华彩重生”为主题,分“高平气象”“经典千年”两部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壁画高清图像,并邀请专家对壁画内容进行解读,并运...
4月7日,北京 ,300余件中法艺术杰作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图为拿破仑“加冕之剑”。 4月11日,法国十八世纪珍宝艺术展和徽匠神韵两大特展同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观众见面。前者在午门展厅,后者在永寿宫陈列,中西工艺和珍宝相映成趣。 位于午门展厅的“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以尚美巴黎历史概览开篇,选取法兰西历史上法国大革命、最盛大的皇帝加冕礼等重大历史时刻,展出中法珍宝...
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清正见知——爱新觉罗·毓嶦书法遗作展在恭王府嘉乐堂及东西配殿隆重展出,本次共展出恭王府馆藏的毓嶦先生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约90件,其中含篆书、草书和隶书等多种书体,以此纪念爱新觉罗·毓嶦先生在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2016年7月。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
意大利首都罗马最近举办地铁文物展,向公众展出修建地铁C线期间出土的文物。 美联社9日报道,展出的文物均出自古罗马时代,有陶罐、大理石嵌板、钱币等等。这些文物在罗马修建地铁C线时出土。策展当局计划,待地铁C线圣乔瓦尼站2018年开通后,把这些文物移至上下三层的地铁站内永久展出。 “对于从这个站乘地铁的乘客来说,这是一种全面浸入罗马历史和这处遗迹的体验,”参与发掘文物的考古学家罗塞拉·雷亚...
西湖有情,香江有义。4月8日,“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出席开幕式。已逾百岁高龄的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现场为“西泠学堂”题字揭牌。 这是西泠印社文物典藏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大型展出,由“印学重镇志同结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巨擘一代宗师——历任...
3月31日,《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由云南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八家省级博物馆联合主办,集合八省区17家博物馆共计380余件文物,让观众领略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人情。 《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于2015年11月首次展...
以“海丝路·税收情”为主题的税收史料展在福建泉州展出。谢玉燕摄 每年4月是全国“税收宣传月”,一场以“海丝路·税收情”为主题的税收史料展在福建泉州展出。80多个展框展示数百件税收史料,内容涵盖清朝、民国时期田赋契税、烟酒糖税票、老发票、税收征管文件及档案等,尽显闽侨情、“海丝”缘。 “这里有菲律宾华侨的签证;有马来西亚华侨归国后当地政府颁发的回国证明;还有印尼驻外使馆颁发的登记证……薄...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发起的文物联展,3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 记者31日在展览现场看到,共有342件文物参与展出,包括银质酥油茶壶、鎏金镂刻吉祥纹饰马鞍、鎏金铜骑俑、仕女奉茶纹砖雕等极具丝路特色的展品。展现出中国古代商旅跋涉供给极其艰难的交通“生命线”,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 据辽宁省博物馆专家介绍,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促进了沿线...
“您好,我发现了古董,你们快来看一下!”日前,丹阳市开发区张巷行政村小杨村村民杨月亮报警,称他在自家田里翻地时发现了一批墓葬。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丹阳警方及文广新局获悉,经考证,杨月亮发现的居然是一座汉代墓葬。通讯员 据杨月亮介绍,因为以前翻地翻得较浅,就一直未能发现地下的古墓。“今年翻地翻得较深,大概翻了40厘米左右,忽然间感觉地里有硬硬的东西。”杨月亮说,发现地下有古墓一样的东西后,...
日前,“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汇集了舍利、水晶念珠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东南巨镇”“盛世佛光”“丝绸遗珍”三部分展出。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唐宋时期的青龙镇北临吴淞江、东濒大海,地处江海要冲,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贸易港口。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于2010年至2016年对遗址进行了长期考古调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