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为“...
河北石家庄有位65岁的老人何信芳,非常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了300余件古董农具,其中大部分近日正在该市的博物馆展出。 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农耕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
3月14日,《大笔高名——纪念孙锵鸣诞辰二百周年暨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书法展》在温州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精选孙衣言作品35件、孙锵鸣31件、孙诒让18件,予以集中展览。“三孙”书法,虽非专攻,但师出各门,孙衣言得柳诚悬之骨,孙锵鸣吸纳东坡、文长之妙曼,孙诒让则脱胎“二王”,满纸烟云、闲逸清雅。本展是“三孙”墨宝首次联袂雅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堪称是一次书法艺术的盛宴。 本次展...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吉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风流清逸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于3月14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共展出张大千、溥心畬两位先生作品共80幅。该展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七展厅免费向公众展出至4月24日。 张大千1934画《花鸟成扇》 张大千和溥心畬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大众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一个主...
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感应舍利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在此间展出。张亨伟摄 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汇集了舍利、水晶念珠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东南巨镇”、“盛世佛光”、“丝绸遗珍”三个部分。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唐宋时...
部分珍贵展品。 3月10日,由安徽省文物局、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的“玻璃攸华旷世良工——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在安徽博物院二楼临时展厅拉开序幕。此次展览共展出200余件欧洲古代至20世纪初的玻璃艺术精品,也是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巡回展在中国的收官之展。 此次展览主要分为古代玻璃器、中世纪玻璃器、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器、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玻璃器、19世纪上半叶的玻璃...
泉州巾帼巧匠精品展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福建省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晋江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汇集了泉州14位巾帼巧匠匠心独具、心血凝结的60多件杰作,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晋江市副市长黄少伟,泉州市妇联副...
3月2日,《东风西渐——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欧洲瓷器展》在哈密博物馆四楼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欧洲瓷器132组168件,所有展品由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和孙建伟夫妇捐赠。展览将以传播、融合、创新、发展为线索,通过展品展示欧洲瓷器的发展历史、风格、种类等,呈现欧洲瓷器从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到研发新产品并走向成功的发展历程。 ...
这个周末,义乌博物馆陆续迎来不少参观者——100只形态各异的鸡绘画及雕塑作品近期在义乌博物馆展出。这些作品都出自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之手。鸡谐音“吉”,3月4日~4月14日期间,韩美林百“吉”主题作品展在义乌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如果你还不熟悉韩美林这个名字,那么他设计的作品你一定不会陌生,比如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它们的设计者就是韩美林。今年的农历丁酉鸡年邮票也是由他...
鎏金边花形银盏。焦洋摄 游客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观看鎏金边花形银盏展品。焦洋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展出鎏金边花形银盏。焦洋摄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并宣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以博物馆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件件珍贵的馆藏精品,3月1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八十九—...
2月24日,来自意大利的500多件文物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它们分别来自于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考古博物馆、罗马国家考古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包括大理石雕塑、壁画、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等。展览从地域和文明延续的角度,分为“地中海的历史和神话”“埃及人:法老的辉煌”“地中海航线沿途的古文明:迈锡尼、塞浦路斯与腓尼基”“希腊人”“大希腊地区的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罗马时代”“蛮族之主和拜占庭...
2017年中国·浙江青瓷展2月25日于浙江杭州开幕,本次展览展出青瓷200余件,其时代跨越自夏商周至当代多个阶段,集中体现了中国青瓷发展的历史兴衰进程。 青瓷,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类别,也是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张古老名片。据记载,青瓷起源于夏,鼎盛于宋,传承至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浙江作为青瓷的孕育之地,自古以来便拥有众多窑场。在瓷器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浙江青瓷主导“以青为美”的审美意趣...
2月21日,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最后一批珍宝终于到达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展“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将于3月2日开幕。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是大英博物馆广受好评的品牌巡展项目,100件(组)文物深入200万年来的世界文明,藏品精选自大英博物馆逾800万件馆藏,包含馆中年代最久远的藏品——“奥杜威石制砍切工具”,以及载录着世界最古老长篇史诗的楔形文字泥板——大洪水记录...
22日,由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省博物馆承办的“冰天雪地墨韵冰雪北国情——龙江百幅冰雪画作系列展”之“北大荒冰雪版画展”在省博物馆举行。 北大荒版画是我国版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创作题材与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是我国3个最重要的版画流派之一,代表了极具东北特色的地域文化。省博物馆是早期北大荒版画的栖息地,第一代、第二代的北大荒版画作品在这里得以精心地保存与展示。黑龙江省博物馆共拥有北大荒早期...
大英博物馆专家BenjaminLee(右一)在布展中。记者姜东摄 工作人员在布展密特拉神像。记者姜东摄 工作人员在布展中。记者姜东摄 2017年2月21日,即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中展出的文物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开箱布展。 据悉,该展览将于3月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出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