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800年前的翡翠玉珠 日本奈良县的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13日发布消息称,在曾发现绳文时代晚期后半期(距今2500~2800年)文物的奈良县御所市秋津遗址,近日又出土了一颗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的椭圆形翡翠玉珠,两者可能是同时期颈饰的一部分。 从色泽特点来看,该玉珠很可能出自新潟县丝鱼川市附近地区,是该时期同类饰品中较大的。该研究所认为,“附近或许曾有过在大范围区域进行交易的部落...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专电(记者任丽颖)记者19日向邯郸文物局核实,在河北南部多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其种类繁多、纹饰精美,用途涵盖当时生产、生活各方面,为研究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汉族先民社会提供了实物。 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称,据先秦文献记载,汉族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这一地区分布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陶...
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出土丝织品上蹙绣的捻金线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的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被誉为“皇家寺庙”。1987年,法门寺地宫重见天日。这个31.48平方米的地宫,是世界上发现的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珍宝并未深埋,距离地宫口地面仅20余厘米,不可思议的是,出土的2499件地下宝藏竟然和地宫中唐代物...
新华网石家庄7月17日专电(记者 曹国厂)记者在河北省黄骅市采访了解到,考古人员对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市海丰镇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定窑、井陉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龙泉窑等多个窑口的大量瓷器文物。 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羊二庄乡海丰镇村和杨庄村之间,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米。为配合朔黄(山西朔州-河北黄骅)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人员两次对海丰镇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超过2200平方米,清理处灰坑1...
中新网西安7月12日电(记者 冽玮)活死人墓、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阵……有关王重阳和他徒弟们的故事,成为后世民间传说和武侠文学的主题之一。近日在西安户县出土的一通“终南山重阳遇仙宫于真人碑”,为研究全真教及其祖庭重阳宫、下院遇仙宫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在陕西终南山创立。该派注重修炼...
中新社辽宁岫岩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8日在此间“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西安汉宣帝杜陵新出土3件高足玉杯和相连在一起的1对圆雕玉舞人,均属汉宣帝御用品。 刘云辉介绍说,杜陵新出土的这3件玉杯,都以新疆和田玉雕琢,玉质细腻坚硬,大小非常接近,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深腹高圈足,平口,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腹腔...
出土的西汉五铢钱币 张国荣/摄 中新网宜昌7月7日电 (张国荣)7月6日,宜昌市夷陵区文物保护部门正在对西汉五铢钱币作去锈处理。 连日来,位于三峡坝区的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加紧对2011年6月初在鸦鹊岭镇田畈村西河桥发现的300余枚古钱币作去锈和防腐处理。 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批古钱币为西汉五铢钱,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这是三峡坝区首次批量出土的西汉古钱币。古钱币出土之处为...
中新社兰州7月5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将进一步研究敦煌医学和民间药方,从莫高窟出土的医学经卷中,挖掘敦煌学相关医学内容,研究开发一批以敦煌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医药相关产品。”7月5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政府在兰州举行了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的签字仪式。 记者从双方签署的合作共建协议了解到,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支持开展敦煌学相关医学内容和莫...
甘肃省文物局日前组织专家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甘肃段考古发掘进行了验收,沿线考古出土了300余组件文物。 为配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2008年2月至2010年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沿线11个县市开展了野外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先后勘探重要文物点28处,发现各类遗迹151处,抢救性清理墓葬41座,出土各类随葬品300余组件。 记者5日从甘肃省文物...
战国秦墓出土铜壶 壶内“美酒”待鉴定 墓主人腰间一枚小篆字体印章上书“赵旗”二字 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东北部台地上挖掘出秦代墓葬群 “这里面会是保存千年的美酒吗?”考古工作人员欣喜之余也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昨日上午,市考古研究所在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东北部台地上的一座秦代墓葬群内,出土了铜鼎、铜带钩、铜印章等...
河北省石家庄市文物局30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墓群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6座战国时期墓葬现已清理完10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随葬品近70件,其中在10号墓内发现疑似“围棋”的物品。 在10号墓看到,10多件的壶、豆、鼎、碗等器形的陶器刚刚出土,一支长约40多厘米的绿色剑还半掩在土中。墓内一块长约8厘米的方形铜物引起了考古队员的关注。据张杨村墓群考...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 赵晓林)记者日前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腊山分洪河朱家庄段清代墓近日清理完成。经分析,这是两座清代夫妻合葬墓,都已残损,其中出土的几件银饰具有一定价值。 市考古所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腊山分洪河朱家庄段的两座清代墓皆为砖砌单室墓,券顶,墓向为西略偏南,都已有残损。墓主头朝西,男居南侧墓,墓中仅剩几枚铜钱;女居北侧墓,出土铜钱及几件银饰。其中银饰具有一定艺术和考古价值。 ...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新发现一处保存完好、布局规整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共清理墓葬104座,出土铜、陶、骨、贝、玉、水晶、玛瑙等不同质料的文物近300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结构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这批墓葬布局有序,排列规整,显然是有意规划,专家推测这里应为一处典型的...
新华网石家庄6月22日专电(记者 曹国厂)记者22日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了解到,为配合青兰(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邯郸市涉县南岗村抢救性发掘了12座金代墓葬,出土各类文物209件,其中两件精美瓷枕的发现,证明金代磁州窑瓷器烧造达到鼎盛期。 河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介绍,在12座金代墓葬出土的209件文物中,瓷器11件、陶器3件、银器2件、铁器1件、玉珠96个、铜钱96枚。瓷器中...
(记者曹国厂)记者22日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了解到,为配合青兰(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邯郸市涉县南岗村抢救性发掘了12座金代墓葬,出土各类文物209件,其中两件精美瓷枕的发现,证明金代磁州窑瓷器烧造达到鼎盛期。 河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介绍,在12座金代墓葬出土的209件文物中,瓷器11件、陶器3件、银器2件、铁器1件、玉珠96个、铜钱96枚。瓷器中两件精美瓷枕为此次发掘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