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8日上午正式开建,遗址公园建成后西安城南将形成2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曲江池遗址公园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等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公园将恢复曲江池水面积约680亩,计划投资5亿元,将于2008年4月正式开放。其中以曲江寒窑遗址为中心,将建成中国第一个爱情主题文化公园。 唐城墙遗址公园则将以长廊的形式展示唐代文化艺术。长廊全长3.8公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基础建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萌发,在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渭城文物稽查大队在对辖区基建工地、砖瓦窑厂及取土场的监管工作中: 一是不断加大巡查力度,落实责任人,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切实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对项目责任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活动,把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完善。走出去,就是稽...
为有效保护文物资源,建立健全群众性文物保护网络。近日,柞水县为雷鸣等22名群众颁发了文物保护员聘书,他们成为该县首批群众文物保护员。 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局多次来柞水县实地考察,共发现文物单位145处,该县的文物保护工作量明显增大,随着凤凰古镇的旅游开发,使文物保护工作显得更加紧迫,这次聘请的22名群众文物保护员责任心强、品德端正、热心文物保护,他们是经过柞水县文化部门严格考察、层层筛选的,已经省...
一件造型完整、形态逼真的西汉冥灶日前在陕西宝鸡一墓葬中出土,2000多年前汉代人所使用的灶台和现在一些农村仍使用的灶台十分相似。 6月14日,宝鸡市金台区团结村一施工工地出土了一件陶制陪葬品,经文物部门鉴定,这一陪葬品是一件西汉时期的微缩灶台模型——冥灶。 据了解,出土的冥灶和现在一些农村仍使用的灶台几乎一模一样,有灶口、烟囱、锅、罐等,整体长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此次出土的冥灶造型完整、...
目前,一项建筑面积达百万平方米的工程,正在西安市古城墙西南紧张进行。工程建成后,将重现1300年前“大唐西市”的繁华盛景。 东市和西市,是盛唐时长安城最著名的两大商贸购物市场,我们今天常说的“买东西”就源于此。东市主要是老百姓购买日常用品的地方,而西市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和唐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号称“金市”,繁盛异...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 古墓中出土的玉戈 继去年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和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的玉猪龙相继出土,为研究周代及“芮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专家们惊叹,韩城周代高等级贵族墓,堪称一座珍宝库...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对《史记·周本纪》中的周王名称和顺序都有所怀疑。2003年,农民不经意用镢头刨出来的青铜器,揭开了历史的迷雾。此后,陕西农民陆续发现文物20起,其中12批大多数为青铜器文物。6月5日至15日,这12批中的部分青铜器在首都博物馆亮相。 2003年,5位农民取土时掘出一个藏有大铜鼎的洞,于是他们悄悄派人报告了相关部门 6月8日,记者在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专家冯好介绍下,与...
从西安市有关部门获悉,作为中国首例在黄土地质中修建的地铁,正在修建的西安地铁二号线为避免施工带来地面沉降对文物古迹造成损伤,将采用目前地铁施工最先进的盾构法,以顺利穿越明城墙和钟楼。同时在地铁全面开工建设之前,对明城墙墙体底部基础压浆进行加固。 据《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文物保护规划》披露,地铁二号线共涉及五十七处文物保护区,包括十三处古遗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省级四处、市县级一处;古...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是如何制冰降暑的呢?近日随着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五号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皇家的藏冰之所——凌室遗址,向公众展示了古人藏冰、用冰的秘密。 据了解,汉长乐宫位于汉长安城东南部,曾为秦代兴乐宫基础上营建的汉高祖的布政之宫,后为太后居所。其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相当于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二00三年至二00五年间,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五号建筑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负...
近日,麟游县博物馆在慈善寺石窟院内进行绿化改造时,发现了一块刻有“慈善寺”三字的石刻匾额。据县博物馆负责同志介绍,这块石制匾额可能刻于唐代,“慈善寺”三字匾额为首次发现,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 慈善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续凿,并对过...
据新华社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 任珂 冯国) 继2005年和2006年发掘工作取得较大成果后,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葬考古今年发掘各类墓葬20座,其中两座很可能是国君级和国君夫人级的墓葬,一座墓室还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的彩绘木俑,比秦兵马俑早500多年。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座国君夫人的墓室四角各发现一个高约80厘米的彩色木俑。 此前,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自战...
M五0二墓葬现场角落的人形木俑。(图片来自:三秦都市报) 新华网西安6月11日电(记者 任珂 冯国)继2005年和2006年发掘工作取得较大成果后,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葬考古今年发掘各类墓葬20座,其中两座很可能是国君与国君夫人之墓,一座墓室还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的彩绘木俑,比秦兵马俑早五百多年。 记者9日在考古现场看到,十几座小型墓葬中除了尸骨之外出土东西很少,而两座带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则...
中新社西安六月九日电(记者冽玮)陕西文物部门今天宣布,被列为二00五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备受关注的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地二00七年考古发掘有重要新发现,其中编号为M五0二的墓葬出土的四具人形木俑,被认定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俑。 韩城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东北部,东临黄河,始建于夏商时期,以“龙门”代称,是历史文化名城。梁带村隶属韩城市昝村镇,位于市区东北七公里黄河西岸的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日前在配合市政工程建设中,发掘清理了三座唐代壁画墓,从墓内出土的精美壁画约23平方米,从墓志看墓主人应当是隋炀帝的弟弟蜀王及蜀王妃。 据了解,三座唐代壁画墓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穹隆顶砖室墓,南北向,其中一墓有三个天井,两墓有五个天井,发掘时墓葬上方有多处盗洞,墓室均被盗一空。其中一墓壁画保存较好。 墓壁画水平全长41.2米,墓道内有六个小龛。壁画主图案以列戟和仪...
拥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目前已累计出土青铜器3万余件,其中农民发现的就有1万余件,对研究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革、王位传承和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族演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表彰陕西农民的护宝行为,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6月5日在北京举行展览,让金台区长青村、扶风庄白村、陈仓区洪塬村等地的王宁贤、李军娃等12位农民代表参加展览开幕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