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西安震感强烈。地震过后,我馆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带领文物保管部等相关部门对碑林的所有古建、文物库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及时掌握了震后古建及文物的损坏情况,为下一步抢救险情、消除隐患、保证文物、古建及游客的安全做好准备。 5月14日上午,在馆领导带领下,我们从东西仪门开始,对照壁,太和元气坊、棂星门、七座碑亭、碑林七个展室、石刻艺术室以及...
汶川大地震给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宝鸡等地6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成严重损害,308件馆藏文物受损。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昨天透露,严重受损的主要是古建筑类,即以古塔受损最严重。至于馆藏受损的300余件文物,大部分属于陶器,其中安康历史博物馆一件一级文物、南朝陶俑受震跌破。
日前从陕西地震重灾区汉中市一些县(区)文物部门了解到,此次震灾导致汉中市一些文物古迹受损严重,特别是略阳、宁强两县,多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记者21日在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宁强县青木川镇看到,地震导致这个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魏氏大院部分屋脊和墙面开裂坍塌,周围一片狼藉。据了解,魏氏大院是民国年间当地乡绅魏辅唐所建,现存两处,地震前保存完好度达85%。青木川镇镇长何国民告诉记者,除魏氏大院...
日前,西安市第四次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今年至2020年进一步优化主城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的传统布局,将对第四次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突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西安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城镇空间布局,主城区范围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公路为基本轮廓。主城区总体布局凸显“九...
5月13日,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我省文物防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要进一步摸清文物灾情,切实做好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 据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汶川发生地震后,我省部分市县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造成古建筑震裂、建筑构件脱落以及器物损伤等。灾害发生后,省文物局及时向受灾单位派出专家现场勘查,了解文物受灾情况,进行灾情评估。 《通知》要求,各地要立即组织开展对文物保...
西安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所辖的高陵县药惠乡麦张村发现一处仰韶文化遗址。 麦张村位于高陵县城东侧,属盐碱滩地。西安市文物普查队在此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面积大约6万平方米。 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有彩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灰陶陶片。彩陶纹饰有黑色宽带(饰于陶钵口沿)及圆点勾叶等。其他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另有少量弦纹、指甲纹等,还有素面红陶。器形主要有敛口钵、盆、尖底瓶、夹砂红褐陶罐等。 专家根据彩陶形...
2008年5月8日,西安市文物普查高陵二队在高陵县药惠乡麦张村普查时,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及汉唐墓群。麦张村位于高陵县城东侧,属盐碱滩地,村中心有来自高陵县城的排水渠东西流经。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曾在此村发现唐代墓葬。本次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因遗址绝大多数区域被即将成熟的小麦覆盖,所以具体面积尚难确定)。主要遗物为彩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灰陶陶片,彩陶纹饰有黑色宽...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此间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地处黄土高原腹部的富县羊泉镇八合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聚落遗址。有关专家称,该遗址分布范围大,遗迹内涵丰富,器型多样,纹样装饰手法独具特色,较为罕见。 据了解,富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境内沟壑纵横,自然资源丰富。该遗址位于八合村东约四百米的梁上,东西长约八百米,南北宽约六百米,面积约为四十八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除了在多年耕地的表面发现大量...
为了加强对唐乾陵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快唐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根据相关文物法律、法规规定,日前,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出台《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共26条,自2008年5月1起施行。 《办法》规定,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确保唐乾陵文...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此间文物专家在位于陕西省东部的潼关县“十二连城”一烽火台旁发现了汉代建筑遗迹,这一重要发现使该遗址多年悬而未决的年代定性有望获得解决。 潼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素有“鸡鸣闻三省”的交通要冲之称。 陕西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家组日前到潼关县野外调查时,在距离R...
陕西省文物部门日前在富县羊泉镇八合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聚落遗址。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聚落遗址位于八合村梁上,地处台塬,分布范围十分广阔。遗迹遗物内涵丰富,器型多样,包括钵、罐、盆、瓮、尖底瓶等,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灰陶较少,纹饰以绳纹为主,素面次之,线纹、蓝纹较少。纹样漂亮的彩陶引人注目,彩陶均为黑彩,纹样有勾叶、圆点、宽带等。 这个遗址的发现,对于研...
日前,经过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研究鉴定证实,在镇安县黄家湾乡发现的罕见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初步分析距今约100万年。 2001年8月,该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动物化石,李晓晨教授等开始保护发掘,采集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化石埋藏集中,种类丰富,均为大型哺乳类。经初步鉴定,该动物群共计哺乳动物4目、11科、24种,主要有变异狼、鬣狗、似剑齿虎、巨剑齿虎、山西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