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盗墓者利欲熏心,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资料图 “有些人质疑,盗墓和你们考古发掘有什么区别啊?都是把文物拿出来,只不过,你们拿出来的文物归国家而已!”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考古,有一部分公众了解不够全面,甚至带有“考古与盗墓没有本质区别”的错误看法。王巍表示,“考古和盗墓,大不一样!盗墓贼,是考古工作者以及全民族的公敌!” 6月...
6月14日上午10点整,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业用船“中国考古01”首次驶入舟山临城长峙岛码头,标志着2015年度舟山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2015年度舟山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是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全国水下重点项目之一,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联合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组织实施,项目工作重点位于舟山市普陀海域,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共计40天。第一阶段为3月至4月,进行水...
核心提示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中期,莱子国就已经建立了都城,存在500多年后被齐国所灭。但对于莱子国的疆域和都城在哪里,史料记载得极少。6月16日,早报对莱西市西沙埠古城遗址考古进行报道后,引来众多市民的高度关切。有市民称,莱子国都城会不会在莱西依河而建?也有市民问,莱子国的先人几经迁移,为何没留下更多的遗存?连日来,带着众多疑问,记者先后在烟台莱阳、莱州、龙口和威海乳山、文登一带采访寻找莱子国...
20世纪70年代世人瞩目的兵马俑坑的发现,揭开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规模宏伟、丰富埋藏的秦始皇陵的主人是一统天下、自名为始皇帝的嬴政,其背后是影响着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政治体制的大帝国——秦。数十年来,随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也不断为人们所知,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兵马俑陪葬坑发现后,秦始皇陵又相继出土了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青铜水禽等重要的“奇器珍...
楚墓棺椁 茶陵晓塘荒塘坳越人墓发掘现场 近日,湖南省文物局为全面系统总结十年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评选活动,株洲茶陵晓塘古城及周边墓葬荣获“湖南省十年(2006—2015年)重要考古发现”。根据发掘的信息,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国家级考古领队、研究员席道合认为,晓塘古城与大型古墓群的发现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它重现了战国中晚期楚国东南部的政治版图和军事布局。 晓塘古城址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三彩西瓜” 眼下,随着夏季的来临,西瓜已开始大量上市。炎炎夏日,来一块甜美的西瓜消暑解渴,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了。可是,中国最早关于西瓜的文字记载始于何时?西瓜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还是“种出西域”?1959年在杭州水田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原始“西瓜籽”到底是真是假?明代文人解缙所撰“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的“西瓜联”为什么被“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 辽墓...
6月13日,在休宁县鹤城乡鄣源古村拍摄的气势恢宏的“树德堂”一瞥。 近日,安徽皖南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作普查中,发现该乡与江西瑶里交界的深山鄣源村中有一幢始建于北宋时期的“树德堂”,至今巳有近千年历史(971年)。这幢“树德堂” 宽14.3米深进19.17,座北朝南,存门屋、大厅、寝楼。大门前立八角旗杆石鼓八个,门屋雀替雕土龙,斜撑雕倒挂狮,平盘斗饰人物,立柱及柱础方型,...
6月15日,社科院、中科大专家一行六人来阜阳调研阜阳市早期聚落遗址。 专家一行先来到临泉吕寨镇夏庄行政村宫庄自然村西部的宫庄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据了解,宫庄遗址面积达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经专家确认,该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址,距今约有6500年,是淮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具有相当高的科研价值。 据悉,宫庄遗址于2012年被临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
6月14日,2015年度舟山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暨“中国考古01”首航舟山仪式在临城长峙岛码头隆重举行。上午10点整,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业用船“中国考古01”缓缓驶入预定码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舟山市政府副市长徐燕峰等出席仪式。 2015年度舟山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是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全国水下重点项目之一,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联合...
北京首处“公众考古”场所日前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开放,市民游客可近距离参观“神秘”的考古现场。今后,北京市文物局会逐步将有条件的发掘现场面向公众开放。 目前,西洋楼遗址待发掘区域周边布置了围挡,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清理工作。众多参观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市民游客,可以在围挡外观摩考古。未来3至5年,北京将分期进行圆明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
1600多年来,中国佛教界一直通行的《法华经》,经研究却发现似乎存实质性“出入”,急需校订;《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咒”等5段咒也不是由“唐僧”玄奘翻译出来以后才加进《法华经》……在今天的房山石经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炤表示,经过对房山石经山雷音洞的考古发现,雷音洞内刻着的《法华经》里本来就有“药王菩萨咒”等全部5段咒,刊刻这些咒文的时候,玄奘只有13岁左右,“怎么可...
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活动现场 6月9日,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由河北省文物局等主办,阳原县人民政府等承办的“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张家口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在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文化广场正式启动。百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公众代表和业界学者一起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体验考古。 在启动仪式上,阳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泥河湾文化之乡”,还有10名优秀农民工被授予了“考古技工”证书和奖金。 启...
在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国故城考古队联合举办公众考古活动,营造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自邹城一中的50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公众考古活动参观学习者。在6月13日活动首日现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鲁国故城周公庙建筑群基址保护区域和出土的文物,并通过ppt演示,介绍近年来鲁国故城考古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展示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不仅可以告诉我们从何而来,更能告诉我们要往何处去。我们现在比以往更接近历史。”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下午,作为河南省文物局“文化遗产日”主场重要活动之一,在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上,我国考古界泰斗、78岁的李伯谦教授为故乡郑州的文博爱好者作了一场题为《历史的启示——从中国文明化历程说起》的报告。 李伯谦深入浅出地阐释文明的形成过程、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郑州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已有11年历程,曾几何时,“郑州作为古都,古在哪儿”的质疑声,令郑州这个中原腹地上致力于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省会城市,遭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难言压力。而随着一项项改写中国文明史的考古大发现在郑州的出现,郑州在中国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凸显、古都风采不断丰富和完备—丰硕考古成绩的取得,证明了郑州的历史和文化地位,为郑州在历史长河中谋得不可替代的坐标。 2004年,郑州市文物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