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现场考古实地踏勘论证,和林县大红城古城位置恰好符合汉代定襄三县的浑河沿岸布局,其为明代云川卫治所的考证是确切的。而小红城古城却与元代的屯田城红城,实在没有必然的联系,应为金代云川县。”昨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 近日,张文平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强副研究员、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霍志国,对和林县大红城古城和小红城古城进行了实地踏勘,对这两座古城进行了论证并得出了新的认识...
昨日,山西博物院举办《尧舜“中国”陶寺遗址与中国文明核心的形成》公益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弩,解读陶寺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他认为,山西陶寺遗址功能区完善,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的都城样本。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的陶寺村,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项目。1978年至今,发掘了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型贵族墓葬6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鼍鼓、彩绘木漆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经过...
通过互动展陈的方式让观众体验考古的科普展《霸:迷失千年的古国》7日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揭幕,解密了未曾见于史料记载的秘境——霸国。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划,是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十大考古发现走进博物馆”的重头戏。 “霸国”于2007年发现于山西南部的翼城县大河口村的西周墓葬,墓葬内不仅有数量惊人的随葬品,大量带铭文的青铜器、精美的漆木...
自张忠培先生“考古学与文物保护——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一文写成,提出“要把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后,引起了业内各方的重视。作为老一辈考古学家,这一观点是如何产生,并如何不断思考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如何进行具体的实践?怀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对张忠培先生进行了专访。 “这个想法萌芽于我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任内。我刚上任的时候,遇到了...
7月4日,湘西永顺老司城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以遗址核心区为主体的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日前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9月将开园迎客,这是湖南首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老司城选择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区,主要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
木头搭起的房子,石头砌成的台阶和护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司城仿若世外桃源。 7月4日,湘西永顺老司城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以遗址核心区为主体的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日前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9月将开园迎客,这是湖南首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老司城选择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区,主要出...
陕西淳化一座汉代平民墓出土16件文物 记者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旅游局获悉,淳化县日前发现一座砖室墓葬。从考古现场看,墓主人骨骼完整,因未发现墓志铭等物,暂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从砖的形式和墓葬结构来看,初步判断为汉代民间墓葬。随葬品有铜镜、铜带钩、大布黄千币、陶仓、陶灶、陶罐等,共计16件。 中蒙两国联手打造大型马术实景剧《永远的成吉思汗》 由中蒙两国马术表演团队联手打造的大型马术实景剧《永远的...
左图:海龙屯上的考古队员在飞龙关。 右图:海龙屯考古队(前排右一为李飞)与代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来现场考察的塔拉在工作站合影。 考古队供图 北京时间7月4日16时,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三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中国第三十四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第四十八...
《文物》2012年第4期 摘要:一对两件或多件事物进行比较,是人类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或事物本身性质认识的基本方法之一.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其中文学、法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比较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各类专题研究,甚至形成相应的学科分支.如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政治学和比较社会学等。 关键词:方法论;考古学;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文学;比较法学;...
3日从康保方面获悉,2015年西土城城址考古工作已启动。 据了解,2015年的西土城考古工作周期从7月初开始至十月初结束,共持续三个月,发掘面积将不少于600平方米,勘探面积20—30万平方米,测绘面积2—3万平方公里。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西土城考古队执行领队陈灿平说:“力争通过今年的发掘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为研究西土城城址的功能性质提供更多佐证。” ...
西土城出土的部分文物。长城网张世豪摄 3日从康保方面获悉,2015年西土城城址考古工作已启动。 据了解,2015年的西土城考古工作周期从7月初开始至十月初结束,共持续三个月,发掘面积将不少于600平方米,勘探面积20—30万平方米,测绘面积2—3万平方公里。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西土城考古队执行领队陈灿平说:“力争通过今年的发掘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为研究西土城城址的功能...
近日,由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起的“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成立大会在湖北省大冶市召开,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迎来新阶段。长江流域有极为丰富的矿冶文化遗存。鄂、赣、皖、湘四省的矿冶遗存尤为突出,先后发掘了大冶铜绿山等多处重要的矿冶遗址,凸显了该地域在中国及世界矿冶史上的重要地位。联盟的成立,将推动长江流域矿冶考古朝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为探讨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作用。
6月30日,市文研所对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家族墓葬群发掘完毕,出土瓷器、铜器、铁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市文研所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处墓葬群位于光武东路一建筑工地内,市文研所今年6月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古墓葬50余座,其中砖室墓2座,其余为土坑墓。墓葬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出土随葬品100多件,主要有瓷罐、铜钱、铜簪、铁犁铧等,另有墓志3通。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介绍,这处墓葬群的发现...
昨日上午,记者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对河北邢窑考古的发掘和整理即日起正式启动。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部门对邢窑遗址开始发掘以来,迄今已近30年。在此期间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2012年在内丘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临城瓷窑沟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金元时期文物等,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 为弘扬邢台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落实国家、邢台市委、市政府做好保护历史文物的精神...
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家族墓葬群昨日考古发掘完毕,出土瓷器、铜器、铁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这处墓葬群位于光武东路一建筑工地内,市文研所今年6月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古墓葬50余座,其中砖室墓2座,其余为土坑墓。墓葬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出土随葬品100多件,主要有瓷罐、铜钱、铜簪、铁犁铧、玉饰件,另有墓志3通。“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宋代、清代等时期的铜钱,包含‘崇宁重宝’‘熙宁元宝’‘康熙通宝’等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