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一个出土于宁波的宋代菊花纹瓦当第二、三个出土于博多的宋代菊花纹瓦当 昨天下午,鹿儿岛国际大学中园聪教授的团队在日本鹿儿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对宁波出土的宋代瓦当和日本九州各遗址出土的瓦当进行了三维形状计测、胎土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首次科学性证明了日本九州出土的中国系瓦当的产地为宁波,这些瓦当是从宁波运送至日本的。 “同范瓦当在日本国内并非没有,但基本都属于近距间的同范瓦当。远距离的例子...
为庆祝党的94岁华诞,河北邢窑遗址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于7月1日在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正式启动。 自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部门对邢窑遗址开展发掘工作以来,迄今已近30年,期间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2012年对内丘的发掘工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临城瓷窑沟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金元时期文物等,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为了弘扬邢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落实国家、邢台市委市政府做好保护历史文物的精神...
2015年5月,为配合哈密地区烽燧维修保护工程(二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4名考古队员对哈密市、巴里坤县两地涉及维修的12座烽燧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对烽燧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此次清理的烽燧分布于哈密盆地和巴里坤盆地,分属于哈密市(2座)和巴里坤县(10座)。依据烽燧构筑材料及方法,12座烽燧分为夯筑体、垒砌与夯筑混合体两类,前者11座,后者1座。采集、出土遗物近50件,其中清代瓷片所占比重...
6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刘政等一行5人来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参观考察。 考察团一行先后在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技术保护中心、吐峪沟石窟、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博物馆进行现场指导,对吐鲁番学研究院发掘、保护、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尤其是对该吐峪沟石窟寺的洞窟形制、壁画题材与布局、石窟年代、遗址保护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 考察过程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文物局主办的“汉魏洛阳故城太极殿遗址考古与保护座谈会”于2015年7月5日至6日在洛阳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光冀等专家学者和省、市文物局领导以及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的记者二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对汉魏洛阳故城太极殿遗址...
7月4日,为期两个多月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展品经专业运输公司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运抵良渚博物院。 这次展览在北京大学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参观客流量达到5万余人次。北京大学结合本次展览,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比如举办“早期文明的对话:世界主要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早期文明中的权力与信仰”学术沙龙活动,...
为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辽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推进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正式对辽上京宫城东门和东墙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辽上京城是辽代营建最早、最为重要的首都,是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中的一颗明珠。尽管辽上...
7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郭沫若纪念馆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考古”展在郭沫若纪念馆举行。展览详尽记录了中国考古学人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的义举。展览将持续至8月7日。据悉,郭沫若纪念馆将在8月和9月陆续举办“‘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量’——郭沫若与茅盾”和“抗战中的郭沫若历史剧”两个展览。
7日,《霸:迷失千年的古国》展览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作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的考古成果是首次在川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霸国”虽为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却从未有史料记载,其版图疆域等信息均不详。虽受西周文化影响,“霸国”却有着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极其讲究祭祀、婚丧、嫁娶及宴饮时尚。此次展出的150件(套)精美器物中,有包括鼎簋在内的成...
昨日,《霸:迷失千年的古国》展览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作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的考古成果是首次在川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霸国”虽为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却从未有史料记载,其版图疆域等信息均不详。虽受西周文化影响,“霸国”却有着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极其讲究祭祀、婚丧、嫁娶及宴饮时尚。此次展出的150件(套)精美器物中,有包括鼎簋在内的成套青...
昨日,考古科普展《霸:迷失千年的古国》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为观众揭谜未曾见于史料记载的秘境—霸国。作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的考古成果首次在川展出。在山西南部的翼城县大河口村的上千座西周墓葬中,一座神秘的大墓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它不仅有着数量惊人的随葬品,而且葬俗十分独特。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 大公报记者 贾磊摄 会见中王儒林说,山西的历史悠久且厚重,做好非煤产业这篇文章,第一是要加大对山西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王儒林说,自从到山西工作以来,开始更多从历史和考古角度了解山西。他赞赏香港媒体把这次到山西采访的主题确定为“中华文明之旅”,认为这个主题对山西来说非常贴切,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尧舜禹、夏商周至今的历史文化都是可追溯的,史迹遗存非...
7日上午,湖北省博物馆首届考古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举行,夏令营为期5天,参与者以大学生为主,通过湖北省博物馆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及教育资源,为广大对考古、历史等方面知识具有强烈兴趣的大学生搭建零距离接触考古工作的平台。 此次活动内容以商周文化为探索主题,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考古知识主题讲座、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现场发掘与考古遗迹整理、埋葬发掘记录与绘图等具体环节,意在让学员全面了解考古学的...
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考古学与文物保护,目的是想就为何要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以及怎样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之中的问题,和同仁们交换意见。下面,我分别就文物内涵很广,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中的一部分文物,和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物,考古学正是研究了这部分文物,才成为了显学;为何要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又怎样将考古工作纳入到...
长期持续的发掘工作、系统精密的记录方式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笔者于2014年8月参加了在波兰南部的Perspective Cave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并在发掘期间参观了遗址所在的Ryczow高地的一系列洞穴遗址。波兰同行的工作,既有与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相似之处,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Perspective Cave为一处典型的石灰岩洞穴,位于波兰西南部Udork...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