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6日至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十五),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羊区人民政府、金牛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文化惠民活动“2016成都金沙太阳节”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本届金沙太阳节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主题——秦汉成都与罗马帝国,大型灯组、绝美花市、精彩演艺等均展现着两者之间的呼应。 作为本届太阳节的重大亮点之一,“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览受到市民的追捧。此次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国内4家大型博...
大年初一,一场迎新祭祀活动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隆重举行。作为成都金沙太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祭祀迎新重现了三千年前古蜀王国的盛大祭典。 当正午的阳光照射到“太阳神鸟雕塑”时,“庄严的大祭司”、“勇武的金沙武士”、“圣洁的金沙神女”出现在观众面前,带领观众一起祭祀祈福。而今年的祭祀还打破往年单纯的祭礼仪式,以情景故事来讲述。祭祀同时,金沙人还向观众分发“金面具”,众人共同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幸福,阖家...
这就是墓葬群中,两位宦官好友的双室合葬墓。 这两名太监是谁 发小 两人分别叫魏玉、阮英,结缘于成化十四年。当时,8岁的魏玉和6岁的阮英同时进入蜀王府。 相约 正德十年,年过五旬的两人相约要“同堂共穴,兄弟永愿”,并共同选定成都东郊金象寺作为死后安葬之地。 罕见 考古人员称,像这样将两人合葬在一起的前因后果刻在墓志铭里,并保存至今的,却不多。 22日,在成都市锦江区金象寺四组地铁7号...
2016年1月20日,北京南北书画院南方雅集在成都温江成功举办。来自南方省市的陈乃建、吴泽全、邹伟民、沈道祥、苏加、邓长春、刘征兵、唐中建、缪永舒、吕骑铧、赵夜白、方晓、马禧山、刘舒、何玲、冯天与、杨秀辉、孙真勇、张仁君、李国东、赵龙、刘知非、何耀东、林汀、赵玉川、王一丁、王安、钟士敏、杨永君、王攀科、马青松、曹曰、帅权轩、经明、尹洪林、董学强、刘松、袁永林、杨昌林、郭青川、刘奇、张富坤、刘新宇、...
出土瓷俑 墓室内封门石 出土梅瓶 墓主人是谁 是明代蜀王府的“典服”、“典正”、“典宝”等五六品级太监。这是现存品级最高的太监墓葬群 随葬品丰富 金、银、玉、瓷器共有200多件,还有石俑、瓷俑,有一身铠甲的将军、也有端茶送水的佣人 墓葬超规格 从墓志铭来看,这些太监都是为蜀王服务的,借助其势力,安葬的方式甚至超过了自身的规格 龙纹封门石、彩绘八字墙……近日,一批明代墓葬群...
北纬30°,广汉鸭子河畔,掩映着距今约三千至五千年前古蜀国的辉煌。三星堆发掘,使一向以黄河文明为中华历史起点的叙述,融进了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这一支。 借李克强总理之手,青铜面具成了“中国面子”;借势“一带一路”,三星堆成了文化使者,走进希腊、美国、德国等国家。这些年,三星堆开始“跨界”,一次次华丽转身,从科研走向市场,从线下走向线上,从文物展览走向文化创意产业。 北纬30°的神秘古蜀王都 地...
记者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获悉,“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将于1月26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将展出来自意大利罗马考古特别遗产监管局、托斯卡纳考古遗产监管局和托斯卡纳大区博物馆监管局下属罗马斗兽场、帕拉蒂诺博物馆、黄金宫殿、罗马国家博物馆之戴克里先浴场、罗马国家博物馆之马西莫浴场宫、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锡耶纳考古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的233件(套)精美展品。 1月19日,记者来到金沙遗址...
1 月 13 日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 2015-2020 》(以下简称《总规》)进行了介绍与解读。根据《总规》,成都市地名命名要尊重当地历史和现状,突出历史文化特色。 《总规》以“人文性、前瞻性、整体性、大众性和专有性”为基本原则,分别对地名规划体系、各类地理实体命名规则、历史地名文化保护、中心城区地名区块命名指引、郊区(市)县地名规划引导和地...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土豪”频频现身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著名的拍卖行,天价竞得相当数量的艺术品。然而,在海外高价竞得的艺术藏品,带回国内同样要承担价值不菲的费用。因此,一大批海外购买的藏品迟迟未能带回国内,在海外“暂住”着。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近日刚刚投入运营的成都艺术品保税仓库迎来从香港“空降”的首批国际大咖作品。这五位世界顶级艺术家分别是达米安·赫斯特、萨尔瓦多· 达利、亨利·埃德蒙·克罗斯...
生命奥秘博物馆分为“人体的奥秘”、“达尔文的证据”两个展厅。在“人体的奥秘”展厅里,展览通过20余个造型各异的真实人体标本,所展现的肌肉纹理、脉络血管。胡敏 摄 一件人体塑化标本展现人的神经系统。据了解,“生物塑化”技术其可将组织如真实活体般保存下来,展示动物和人类的内在形态结构。胡敏 摄 12月26日,西南首个生命奥秘博物馆落户成都,通过“生物塑化”技术所制作的人体标本、动物标本等展现了...
市民参观罗巨白画展 市民昨日参观地宫 千载帝陵,蓉城记忆。菲菲小雨中,闭馆一年多重新恢复开放的成都永陵博物馆昨天上午迎来首批观众。成都商报记者一大早前往博物馆探访,注意到除了不少老成都冒雨来到博物馆以外,不少中青年也赶来逛博物馆的新改造的园林宣华苑和文物区,园林区和综合馆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政策,文物区的票价不变,但体验完全不同,“听说地宫变得更有看头了,一定要来看看有什么变化。”记者在...
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施工建设,“成都永陵(王建墓)安防监测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成都永陵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竣工。12月18日,成都永陵博物馆文物保护区将恢复对外开放,新建综合馆同时对外开放,常设“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也将对外试展。 2008年底,为配合市政府对永陵片区整体改造,永陵博物馆文物保护区以地宫为圆心,在保持博物馆文物区原貌的同时,打造一片开放...
12月13日,成都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组织召开“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棺木保护修复项目”中期评审会议。专家们肯定了项目取得的保护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船棺、独木棺合葬墓,出土了10多具大型棺木。经树种鉴定,皆为楠木。经探针等方法检测,棺木表面疏松腐朽达20—30厘米,含水率400%以上...
记者首先来到了永陵文物区的核心——“地宫”墓室门口。一眼望去,整个地宫都如同穿上了一件“玻璃衣”:地砖上铺设了一层玻璃,墓主人王建的棺床也被玻璃围栏围起。此外,沿神道走到墓冢前,需穿过一段长约30米的通道,而之前,这段距离不足10米。永陵博物馆副馆长胡斌透露,由于“地宫”通道较为狭窄,博物馆出于安全考虑,将在人流较大时实行限流,“每批参观人数将控制在20人。” 除了地宫之外,永陵博物馆新建的综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