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义卖活动现场 2015年8月16日,以“德行天下·筑梦中华”为主题的书画义卖助学大型公益晚会在成都芙蓉丽庭隆重举行。 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西藏人大原副主任、四川中国西部发展与研究促会执行会长郑英,世界易道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冯柏龙,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瞿传国,中外美术网总编、中外视觉艺术院执行院长彭贵军等领导嘉宾分别致辞。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爱心书画艺术家共同出席、共同奉献、...
昨日,“铭记·致敬——探寻驼峰英雄轨迹”公益活动凯旋暨驼峰航线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建川博物馆举行,这也标志着此次公益活动成功完成了赴西藏冰川寻找驼峰坠机文物的任务。该架飞机的部分残骸于14日凌晨从西藏运回成都,已在成都建川博物馆正式展出。 据悉,本次活动组织车队进入西藏林芝地区若果冰川收集了二战时期美国编号为41-24688的C-87型运输机残骸共计50余件。 最新进展50余件运输机残骸运回成都 ...
向家坝发掘现场 巴蜀符号青铜印章 青铜带钩 2009年6月,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淹没区进行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在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的叫化岩遗址,考古队员发掘了7座房址、10个灰坑、5000余片陶片、若干磨制石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将川南地区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上溯3000年。 2015年8月2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考古宜宾...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地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的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由历代蜀锦、蜀绣、服饰、纺织器具展示;锦绣制作工场;蜀锦、蜀绣工艺品、艺术品展示销售三大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蜀锦蜀绣展示、保护、研究及宣传窗口。 (博物馆里的手工织机) 在四川成都,有很多以“锦”字命名的地方,...
2015年7月23日,北京南北书画院第一届理事会2015年工作会议在南方总院(成都)成功举行。北京南北书画院理事代表在成都相聚一堂,部署工作,展望未来,共商艺事。北京南北书画院法人代表彭贵军,理事长沈道祥,秘书长孙真勇,副院长洪波,理事代表康杰、刘舒、张春德、唐潮、杨昌林、邓鸣湖、尹洪林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南北书画院秘书长孙真勇主持。 法人代表彭贵军首先代表北京南北书画院发言,他谈...
7月中旬,在成都安仁古镇,千把彩色油纸伞将一条景区通道装扮,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古镇千把油纸伞撒满道路成景。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古镇千把油纸伞撒满道路成景。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古镇千把油纸伞撒满道路成景。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古镇千把油纸伞撒满道路成景。 张浪 摄
穿越千年 古今两代人共修佛像 拨开层层黄土,一尊尊南朝佛像穿越1500多年时光重现人间。佛像嘴角那一丝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让在考古现场的文物修复人员连声惊叹——去年9月至1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一处空地进行例行考古时,意外发掘出100多件南朝精美佛像。遗憾的是,这批佛像出土时大多已破损。时隔近一年,出土的佛像今天怎样了?昨日,记者来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探...
“敷面膜”处理完毕后的佛像 新闻回顾 2014年9月至1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一处空地进行例行考古时,意外发掘出了100多件精美佛像。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闪耀着夺目光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更是极为罕见的珍宝。据悉这批石刻佛像多属于南朝时期,弥足珍贵。这也是近年来,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南朝造像。 “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南朝佛像,以清...
2015年9月11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举行,主题为“传承文脉,创造未来”。国际非遗节为何落户成都?成都非遗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让我们走进成都,这个与非遗有关的“世界”。 穿过安靖镇的街巷,前行左转,便听到水声若鸣,过一条街,两侧茶馆林立,竹门掩映,不远处,就是蜀绣工坊了。推开门,这是鲁莉熟悉的世界,转手处,绣品各处安置,绷架上,就是她还未完成的蜀绣作...
考古现场,水渠蜿蜒曲折线条灵动。 记者7月13日从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了解到,在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的通锦路,发现一处修建于盛唐时期的人造园林遗址,考古研究员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成都千年古刹万佛寺的园林。 今年3月,中铁二局项目在通锦路3号施工,成都市考古队开始抢救性发掘。截至7月上旬发掘结束,共发掘约2500平方米的遗址,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全长90米的唐代砖砌沟渠和一处人工池...
今年3月,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一建筑工地开始了系统的考古勘测发掘。经过近4个月的发掘,日前考古队公布了初步的考古成果。在该工地2500平方米的考古范围内共清理出墓葬18座、水井1口、灰坑8个、沟渠3条、池塘1座和数千件生活用陶瓷器以及少量与佛教有关的石刻造像及建筑构件等。 成都市考古工作队通锦路发掘现场负责人易立说:“从此次考古发掘现场出现的沟渠和池塘的形状以及规模上来看,遗址主...
2015年7月15日,成都考古队近日在成都通锦坊建设工地挖掘出土一唐代生活遗存,估计是五代时期的万佛寺。此次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期间发现了丰富的汉代至明代文化遗存。共清理出1口水井、3条沟渠及1座池塘等遗迹,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生活用陶瓷器和少量与佛教有关的石刻造像及建筑构件。 2015年7月15日,成都考古队近日在成都通锦坊建设工地挖掘出土一唐代生活遗存,估计是五代时期的万佛寺。...
开幕式现场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左起:刘德扬,廖峰,程峰,武海成,徐鼎一,吴阿章,周鼎,禹海亮,任正江,周广军,戴一黎,樊怡 2015年7月11日,由中国美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艺术院、北京荣宝斋画院、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墨缘书画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珠海市美术家协会、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主办的“墨缘五家” ——...
记者昨日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中国科协于日前组织开展了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工作,全国649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名列其中。此外,该校博物馆还获批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2015年科技场馆科学教育培育项目”。 据了解,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西部高校中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已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省、市、区...
报纸博物馆正式开馆彭戎摄影报道 “这里有1837年的清代报纸——《京报》。”“这里还有金报、银报和丝绸报!”近日,热爱于报纸收藏的李彬,在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成西南地区首家报纸博物馆。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近日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正式批准成立。 藏品种类多珍品影响大 据了解,该馆位于华林二路25号的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民间公益性报纸博物馆,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