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象棋 23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获悉,天府新区一号文物点,近日发现了宋代墓群,其中一个墓出土了青铜镜、武士俑和一套青铜象棋。这是成都首次出土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象棋。 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了解到,该墓群是在5月20日发现的。目前,本次出土文物还在整理阶段。据了解,本次发掘的是长方形砖石墓,该墓被发掘时,这套30枚的象棋倒在墓主小腿骨旁边,很多粘连在一起。一起被发掘的,还有买地...
面对当下的市场经行情,艺术品市场呈现抄底检漏现象。艺术品将出现市场真实价值。据香港贞观集团对整体市场分析。2018年艺术品市场会再现收藏高潮。 什么是艺术品投资? 艺术品投资其实就是炒作艺术品和炒股票的原理一样。底价位买进,高价卖出。 今年几乎所有拍卖行都遇到了“征集难”,因为手里没货,听说北京过半规模较小的拍卖行今年春拍都不拍了? 贞观国际拍卖成都公司将为收藏家和...
成都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摄影记者 张直 “成都的民俗生活成为这里的‘压轴戏’!” 新馆分为公共活动区、展陈区、文物库区等。地上5层均为展厅,地下4层为文物库房、设备间和临时展厅。将采用4D、幻影成像等高科技布展方式,分为通史、民俗、皮影三大板块 在通史板块,已有天府广场发现的石犀、汉碑等近几年在成都城市重大考古中发现的文物提前进驻展厅。在民俗板块,一些艺术家正在墙上手绘成都老茶馆...
把川剧搬离灯光、舞台,将其融入威严的古代城墙、宫廷,城市中的公园、小桥、流水……以现代摄影的手法和展示方式,在传统和现代等多元的建筑背景下,把川剧中的唯美造型穿插在各个艺术形象中,这将给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5月9日晚,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成都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前世今生》川剧摄影艺术展在成都太古里广东会馆开幕,标志着成都摄影家姜晓文、赵秀文历时3年时间创作的史诗级“川剧...
今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音乐厅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完成项目选址并启动建设…… 日前,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已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将按照“跳起摸高”原则制定“成都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按照《实施意见》,成都将在公共文化建设已走在西部前列的基础上,...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这一主题促使博物馆对它们的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博物馆应该在获取、研究、开发、提供和共享其所在地域知识的同时,为生活在本地区的社区居民提供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观察这些景观。 日前,成都市文广新局初步汇总了2016年全市国际博物馆日相关...
4月20日,成都博物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文物修复师在修复文物。 2016年1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多年坐冷板凳的文物修复师们,成为了新一代“网红”。其实不只是在北京,就在咱们成都,也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每天面对灰头土脸的文物,通过一双巧手,让这些古老的玩意儿重获新生。这群人,有年过半百的“老手艺”,也有朝气蓬勃的“90后”;有不玩微信、QQ的“老古董”,也有爱动...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专家介绍...
高山古城遗址发现的成人土坑墓(图片转自四川在线)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17日宣布,该单位在对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发现距今约4500年前的史前墓地,墓中人骨保存状况良好,有助于破解史前先民DNA,此外还发现象牙手镯等珍贵遗物。 2012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山古城遗址内外区域进行了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89座、人祭坑1座。墓地中的墓葬均为...
最震撼/ 高山古城遗址人骨罕见完好,亦为成都平原已发现年代最早最完好史前墓地。 最费解/ 随葬品中发现3枚4600年前的核桃,这一随葬习俗在成都平原尚属首次发现。 神秘的古蜀文明,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约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队员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距今4500年-3700年的8座古城遗址,它们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人们把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宝墩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获悉,最近成都市龙江路考古出土了一批南宋城墙砖。这些城墙砖不仅规格统一,它们集中烧制在砖体正中,可以依稀辨认出有“郫县”、“新繁”等文字,且大多数砖上都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制干”的字样。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城墙砖,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空白。 盖了章的城墙砖 今年3月,成都市考古工作队为配合武侯区危房改造,在龙江路危房基址清理发掘了一处元明时...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
出身并非豪门贵族、墓穴中也没有随葬品,成都龙江路附近一座元明时期的平民墓葬,却让考古专家欣喜不已。 原来,墓主人“挖”了宋代城墙的墙砖建墓,这些砖上还有宋代砖厂的标志。据考古专家介绍,砖体上有“南宋嘉定十年”等字样,可以断定,这些砖就是南宋嘉定十年烧制的罗城城墙砖。在成都市的城市考古工作中,这也是首次发现刻有“制造商”印记的城墙砖头,证明了宋代筑城的历史,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的空白。 元明平民墓葬...
按照国普办和省普办关于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3月31日,成都市“一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成都市2016年普查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县级普查办、市文广新局直属文博单位、市文广新局“一普办”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5年成都市“一普”工作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对2016年全市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普查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