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平遥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 申报日期 2006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内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道教宫观――清虚观,观内收藏着一组工艺精美、造型生动的纱阁戏人。据纱阁内壁题记,这组纱阁戏人制作于“光绪丙午”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者为“古陶六合斋”以及“五云轩”,“古陶”指平遥(王莽曾改中都县...
遗产编号 ⅷ-7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介休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介休市 申报日期 2006 贯馅糖是介休的传统冬令食品,也是山西省食品行业十大名产之一。介休贯馅糖皮薄馅香,吃着香酥甜脆,回味绵长,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国内市场。 贯馅糖是季节性产品,一般立冬以后开始制作,第二年元宵节后停产。以大麦、软米为主料,以绵白糖、核桃仁、蜂蜜、...
遗产编号 ⅷ-8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灵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灵石县 申报日期 2006 王家大院地处灵石县城东十二公里处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静升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历史文化氛围极浓,形成独特,灿烂的晋商文化景观,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砖雕、木雕、石雕艺术闻名遐迩,其题材繁多,内容丰富,刀法...
遗产编号 ⅷ-36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济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章丘市济阳县 申报日期 2006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最早发现于龙山文化,是龙山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龙山文化的时间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分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三类,统称为龙山时代。龙山时代的陶器有灰、红、黑陶,...
遗产编号 ⅷ-37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限公司 申报日期 2006 阿胶为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发源于古东阿(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药用历史2500余年。阿胶以稳定的质量、独特的疗效著称于世...
遗产编号 ⅷ-38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商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商河县 申报日期 2006 商河老粗布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明清民国时期制度达到了繁荣,在商河民间形成了女子14岁纺线,16岁织布的传统习俗。每人每年能支500尺,据老人讲在商河县每家每户姑娘出嫁,家里都带上多者40余床,少则20余床的粗布,摆在...
遗产编号 ⅷ-39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章丘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章丘市绣惠镇 申报日期 2006 【章丘大葱】济南特产。产于章丘,早在明代即已普遍种植,素有葱王之称。植株高大,葱白粗长,质地细嫩,脆而多汁,淡辣中有清甜,生吃、凉拌最佳,且耐久藏。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及铁、磷、钙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 ――章丘大葱敢于称...
遗产编号 ⅷ-40 所属地区 山东·济宁·嘉祥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嘉祥县 申报日期 2006 简介 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它是山东省独有的一种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鲁锦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元明之际,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面积种植,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绣工艺揉于棉纺工艺,形成了鲁西南棉锦...
遗产编号 ⅷ-2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阳城县 遗产级别 县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晋城市阳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焙面娃娃是我省阳城县一种独特的面塑艺术,它伴随着当地的民俗活动而产生。焙面娃娃的制作不同于一般面塑的笼蒸,也不是在鏊子里直接烤制,而是用一种当地特制的砂土套锅烤成,为阳城县独有,在我国的面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阳城县捏面塑的老艺人王玉环 (已去世...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高平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晋城市高平市 申报日期 2006 面塑,俗称蒸花馍,在我市广大农村,逢年过节都有做面塑的习俗,其中以高平最为盛行。高平面塑内容丰富,涉及许多农俗活动,而且造型美观,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在阴历腊月二十五这天,我们来到了高平市马村...
遗产编号 ⅷ-7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阳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晋城市阳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在阳城县东城办下孔村一带,至今仍保留着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造纸。这里所造的棉纸质量优良,用途广泛,远近闻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下孔村,去探寻一下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 下孔村位于芦苇河的下游,是阳城县东部的门户。这里水源丰富,桑林茂密,为...
遗产编号 ⅷ-20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惠民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惠民县 申报日期 2006 明代天启年间,惠民城内(当时为武定州治)就出现了一些酱园商号。后有“仙泉居”、“无香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号延续下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酱园的产品多次进贡朝廷。因惠民城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酱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间,武定府...
遗产编号 ⅷ-21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博兴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博兴县 申报日期 2006 山东省博兴县蓝?s草柳编工艺品厂位于美丽富饶的麻大湖畔,博兴县湖滨工业园区。产品采用天然的蒲草、毛草、玉米皮、工艺纸绳等编织而成,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草编玻璃瓶套,这是我厂的主导产品。我厂是草编玻璃瓶套的研发工厂,技术雄厚、加工能...
遗产编号 ⅷ-45 所属地区 山东·临沂·莒南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莒南县 申报日期 2006 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的泥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从南宋开始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其泥陶制品在鲁南、苏北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日常生活用品,其制作工艺在山东境内广为流传,并被带到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等地。...
金星砚是一历史名砚,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主产地在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宋村。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东晋陶渊明之手,至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临沂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传说王羲之偶得此石,爱不释手,磨制成砚,视为珍宝,故后人又称该石为羲之石,该砚为羲之砚。 特点 金星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