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代有进贤冠、进德冠、高山冠、今天我们欣赏唐代一种特殊的冠帽—鹖冠。昭陵陪葬墓李贞墓出土一尊贴金彩绘武官俑,头戴一顶有鸟的冠帽即鹖冠。 李贞,字贞,唐太宗第八子,燕德妃所生,封原王、汉王、越王,历向州刺史、绛州刺史兼太子太保、绵州刺史、豫州刺史,垂拱四年(688 年)起兵反武,兵败自杀,享年62 岁。开元五年(717 年)追谥敬王,开元六年正月二十六日(718 年3 月2 日)陪葬昭陵。 鹖,...
图1 图2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名闻遐迩、享誉中外的精品之作,也是越窑青瓷制作水平的最高代表。“秘色”一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不但极尽赞美秘色瓷器釉如“千峰翠色”,而且明确指出其为越窑所产。晚唐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亦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
这件唐黄堡窑青釉双鱼瓶为双鱼合体型,鱼口即为瓶口,小口圆唇,高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器表光素无纹,肩部饰对称鱼眼,腹部双侧有鱼鳍及鱼划,两侧有四只贯耳便于穿绳提携。 鱼与人类的关联由来已久,世界各地的远古 岩画,如狩猎、放牧、捕鱼等画面出现得最多,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之中,鱼纹也是常见纹饰。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鱼纹同时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还有学者认为鱼乃阴阳的象征,“鱼跃于...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在中晚唐,终结于五代。长沙窑彩瓷的出现,既代表了中国陶瓷从注重釉面装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究竟是怎样的?通过唐代沉船“黑石号”的珍宝可见一斑。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近期推出“唐代沉船”珍宝展,与参观者分享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船的故事。 1998年,德国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因其靠近一块黑色大礁岩,所以将其命名为“巴图西塔姆号”,中文译为“黑石号”。 “黑石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阿拉伯沉船之一,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
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七十七——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特展》1月28日在省博物馆举行。继红小学的14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展览与活动。 俑,即所谓的偶人,是中国古代墓葬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俑的出现大概是在商代晚期,到清代初年消亡绝迹,造像形式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嬗变扩展。本次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所展出的是于1964年在坝墧王家坟...
村民家中挖出的唐代古井 近日,沧州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村民张呈和在自家菜地里挖出的一口井被鉴定为唐代古井,同时还出土唐代小执壶、扑满(存钱罐)、拴马石等文物。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表示,这口唐代古井对于旧城古城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 张呈和家位于旧城村南头,位于古城基北大约50米左右的位置。据张呈和介绍,这口古井是2015年夏天他和儿子在院子里翻土种菜时挖出来的。“刚翻土时那里有些松...
近日,在圣安寺东北方向工地上,挖出一批古砖。古砖为青砖,分大、小两种,大的长35cm、宽19cm、厚5cm,小的长26cm、宽13cm、厚3cm,工艺精,胎泥细,中间无砂质。 据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考古专家黄军认介绍,经过实址考证,出土古砖确定为唐代的古砖。通过对古砖做工、烧制工艺及规格等方面分析,出土古砖在当时普通人不能使用,很有可能是贵族及显赫之家、衙门或庙宇所用。至于基址是否为唐代古圣...
唐代皆公寺造像龛碑(见图),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南赵村东井内。通高50.5厘米,石质坚硬,呈黄褐色,原饰有彩绘,现仅存一小部分,整体呈半舟形。 造像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主佛像头顶高髻,上嵌宝珠,面相丰腴,双目微闭,嘴小唇薄,双耳垂肩。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右手抬掌曲二指,施说法印,而这种印相在鲁北地区的佛教石造像中是极为少见的,左手扶膝,结跏趺坐于方形台上,赤足各踩一覆莲台。项光素面桃形...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梦奠帖》局部 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楷书正式代替汉代的隶书而成为书写汉字新的典范。时至今日,人们练习书法最普遍的入门手段就是楷书了。 唐代是楷书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书法史上常习惯说“唐人尚法”。“法”这一个字或许可以理解为“法度”、“结构”、“间架”,也可以理解为“基本功”的严格,而对此最好的例证就是欧阳询。 活跃于唐初的欧阳询应算是建立楷书典范最早的人物之一,他的...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份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帖铺首衔环,具有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