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介绍的杭州。同时,也为杭州城市国际化指明了方向——杭州要实现的国际化,不仅要有高度现代化特征,让世界能体验到现代城市的时尚、便捷和活力,更需要延续杭州千百年来所传承和构建的自然特征、历史特征和人文特征,让世界能感受到东方名城的底蕴、品质和魅力。 这才是...
31日,风雅宋——看得见的西湖南宋文化之“南宋四艺”雅集暨“西湖十景”小使者选拔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博物馆举行。该馆旨在通过体验西湖“南宋四艺”、观“西湖老照片”展等活动,计划成立“西湖联盟”等方式,更好地传承与传播西湖南宋文化,展现其独特韵味。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一一展示,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
清代断桥残雪的美景,清末民初的雷峰塔,20世纪10年代的白堤旧貌,20世纪20年代的苏堤春晓……西湖的“清末范儿”与“民国范儿”,你有领略过吗? 2月6日,“风景旧曾谙——馆藏西湖老照片影像资料集萃”展览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展。展览萃集了230多张清末民国时期的西湖老照片,用黑白影像串联起了一部关于西湖的近代史。 有文字记录的西湖两千年,有绘画记录的西湖一千年,而有影像记录的西湖...
新年的第一个周末,杭州市第六届西湖明信片大赛也迎来了颁奖典礼。来自杭州各个学校的两百多位获奖孩子,欢聚在杭州西湖博物馆,领取他们期盼已久的“新年礼物”。 据了解,本次大赛以“绿水青山画西湖”为主题,大赛历时半年,共收到近万幅参赛作品。每一件作品背后,都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以及对西湖的美好祝愿和向往。经评委会筛选和讨论,最终评选出200幅等级奖作品,其中特别大奖2名,一等奖2...
1月6日, 由亚洲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闵庚灿艺术馆主办艺庐文化集团、敬艺学府承办主题为《翰墨传承——首届西湖国际青少年艺博会暨浙派青少年中国画传承展》在画外桐坞艺术小镇闵庚灿艺术馆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画展的名家有国际艺术教育家、浙派国画大师、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名誉院长闵庚灿先生;中国美院著名花鸟画家竺庆有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回宫格创始人楊为国教授;著名书画家中国美术学院何鸿教授;中国著名书...
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南宋时,两峰插云成名并跻身西湖十景。 “双峰插云”美的重点,并不在于两座山,而是两座山的山顶上,都有一座尖尖的塔。 2011年西湖申遗时,官方《西湖申遗文本》中,对双峰插云是这样描述的——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
记者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我国两个史前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湖北天门石家河聚落遗址分别获得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 据介绍,本次论坛主题是“水与古代文明”,获奖的这两个史前遗址都恰好与水关系密切。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这两个遗址的入选反映出国际考古界高度关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问题。 本次论坛评出9项“重要考古研究成...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附近,西湖棋盘山上的草木茂盛处,竟然隐藏着千座坟冢。近日,从杭州市园文局、杭州文史爱好者丁云川先生处传来消息,这千座坟冢作为清代墓葬群被列为2017年最新梳理出来的杭州市文保点之一。 1000多个墓碑标有序号 棋盘山墓葬山头距离最近的双峰村村民家不过10分钟脚程,山脚下是闹市,石块铺就的便道上了坡就没有了,倒是野猪、蛇类等常常在附近出没,周围草木森森。 领路...
丁云川在家中,展示自己就棋盘山“野冢坟”的研究成果。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附近,西湖棋盘山上的草木茂盛处,竟然隐藏着千座坟冢。 昨天,从杭州市园文局、杭州文史爱好者丁云川先生处传来消息,这千座坟冢作为清代墓葬群被列为2017年最新梳理出来的杭州市文保点之一。 清代墓葬群首现真容,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藏身此处?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跟着杭州市园文局相关工作人员和丁云川前往...
2017年,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丁云川五访西湖里鸡笼山,发现了疑似太平天国期间的墓葬群。墓葬群,数量庞大,有编号,有1000多号。专家推测距今150年—160年间,约为太平天国时期,颇有历史和文物价值。 这样规制的冢墓,杭州实属首次发现。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相当重视,将“野冢坟”列入2017年市级文物保护点,延请市文物考古所进一步探究。 故事 里鸡笼山发现墓葬群 讲...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附近,西湖棋盘山上的草木茂盛处,竟然隐藏着千座坟冢。 昨天,从杭州市园文局、杭州文史爱好者丁云川先生处传来消息,这千座坟冢作为清代墓葬群被列为2017年最新梳理出来的杭州市文保点之一。 清代墓葬群首现真容,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藏身此处?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跟着杭州市园文局相关工作人员和丁云川前往踏访。 青石碑大小如“铅笔盒” 粗略...
每年的金秋,总有一场诗情画意的活动和市民游客见面。昨天下午也一样,第十六届“相约西湖”文化系列活动西子湖畔长桥边拉开帷幕。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诗画西湖、美丽杭州”为主题,有跟着诗词品西湖、画出你心中的西湖——西湖诗意画征集、与西湖相约的1000个理由、“诗画山水 秋月雅集”现场活动等四部分。 一首诗一幅意境画,画出你心中的西湖,这次向全市市民征集“西湖诗意画”,给了每一位市民一...
苍虬劲松 陈曾寿 谈起清末民国的“前清遗老”,似乎应该是上海、天津这样的开埠之大码头。在北京的紫禁城与六部饭碗丢了,通常就会到沪津之地靠买卖字画文章来养家糊口。进入商业圈谋食而不失风雅,忠君守节,不事新朝,是“遗老”们最足自诩的所在。 “海内三陈”与同光体诗家 民国时期的陈三立、陈衍、陈曾寿,诗界有“海内三陈”之名,号为清末“同光体”一派。江西义宁陈三立(散原),为清代诗坛班头创...
西湖湖滨 刘海粟 1945年 刘海粟与西湖结缘大抵始于上海美专开创旅行写生初期。旅杭写生在实行教学探索的同时,也在一段又一段往复的行程里为刘海粟创造出沉浸个人艺术创作的机会。西湖成了他早年绘画中的重要景观。 1918年至1921年多次率学生赴西湖旅行写生期间,刘海粟或乘船或步行或登高,至三潭印月、雷峰塔、高庄、西泠桥、苏小小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孤山等处,写各种风景;赴忠烈祠,写建筑...
自1998创办伊始,西湖艺术博览会坚持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标准,在市场语境中致力于提高展览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经过稳步地发展,已成为中国艺术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值20周年大庆之际,本届艺博会隆重推出“国际教育家、著名浙派画家闵庚灿艺术展”。从学术角度出发,展览精心选取了闵庚灿老师近些年创作的书画精品,艺术展在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三个维度为观众呈现闵庚灿老师在专业学术建构、发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