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G20峰会期间,火树银花的南山路可谓出尽风头。而在南山路的西子湖畔,有一座记录西湖的“巨著”——杭州西湖博物馆,也以崭新的形象亮相,惊艳了世人。 杭州西湖博物馆在杭州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西湖独创的山水景观组合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能领略景观背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所有发生在西湖边的人、事、一段段与之有关历史,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也...
9月7日,随着西湖景区管制区的恢复开放,杭州西湖博物馆里正在举办的“珍藏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年征集文物精品展”与“湖畔寻古——讲述西湖考古的故事”展同时面向市民游客开放,两个展览分别展出西湖博物馆历年征集的书画、古籍、织锦、瓷器、钱币等百余件(套)文物精品和省市考古所数十年在西湖周边区域寻找到的见证5000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物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物精品来讲述“西湖的故事”。展览将持续到九月...
9月4日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上演,演出美轮美奂、诗情画意。在西湖上“开屏”的巨型彩扇,配合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成为晚会中的一大亮点。这把扇子也纷纷被网友们称赞:美哭了。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隽美,堪称中华一绝。扇子别名凉友,宋陶谷《青异录·器具》:“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 ...
江南旖旎风光中款款绽放的“西湖之花”,其实说的是西湖绸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今天开始推出“美丽的西湖绸伞——西湖绸伞精品特展”,展期2个月,到10月30日结束。 工作人员说,这次展览用了近4年时间筹备,寻访了20余位西湖绸伞关联者,最终展示了杭州人自己制造的工艺精品,也告诉你西湖绸伞背后的故事。 伞仿佛天生就是属于江南的,戴望舒的《雨巷》为杭州的伞赋予了婉约的气质。 ...
杭州不仅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还有古老的大运河。有人说,西湖是杭州的灵魂,运河则是杭州的气魄。她们不仅是杭州的,更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G20期间,她们的美将被更多的人知道。无论是徐家期,还是宋广齐父女俩,都将成为文化的使者,把美丽的西湖和古老的运河介绍给每个国内外游客。 运河漕舫上的这对父女: 读历史学英语,为了奉上更优质的服务 杭州的运河漕舫上,有这...
昨日,由天一阁书画艺术院联合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的“锦里西湖胜画图——民国西湖织锦展”在天一阁博物馆开展,集中展出70余件民国时期以西湖为主题的织锦作品。 织锦是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丝织物,曾随着丝绸之路的团队走遍世界。江南水乡杭州,丝织业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近代,随着现代丝织技术的革新,出现了以表现西湖风景为主的织锦。民国时期,西湖风景织锦广受欢迎,杭州城里涌现出了都锦生丝织厂等著名的近代民...
图为展览现场。杨韵仪摄 “书画作品是中国的国粹,要自己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国外的展览让更多的人看见。”浙江杭州江南书画院院长宋柏松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当日,董也山、宋柏松两位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联合展出了他们创作的西湖20景墨宝,用画笔留下杭州西湖的诗意与神韵。这也是首次以西湖20景作为主题的集体创作和展出。 西湖的“老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
图为在杭华人“走读西湖”方堃摄 1997年的时候,我们举家到大陆旅游,第一站就是杭州。我始终记得这个场景,车子缓缓开经北山路,两边伫立着高大茂密的梧桐树,顿觉山色葱茏、云树笼纱。”台湾康师傅控股华东区董事长杨乾辉站在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上,摇着扇子告诉中新网记者,对这个片段的不断记忆促使他在2014年定居杭州。 苏东坡曾经说过:“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确实,西湖,记载...
吴理人 烟霞三洞 什么叫六法?六朝南齐时谢赫早就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是千百年来指导绘画创作的不二法门,也一直是我创作的指针。我画杭州西湖已有几十年了,出版了《钱塘里巷风情》、《运河杭州风情》、《跨越钱塘》和《西湖四时幽赏图》、《西湖赋图》等几十本书画集。我自己归纳,就是“巧”用六法。 谢赫的“六法论“文字尽管不多,...
6月24日,是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纪念日,一湖碧水在5年前的那一天沸腾了。 杭州市旅委统计,2015年来杭入境游客为341.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237.86万人次,占比69.64%,港澳台游客占比30.36%。市旅委工作人员解读说:“对比全国一年1亿多的入境人次里80%是港澳台游客,说明杭州很有国际范。” 今年年初,《纽约时报》再次将杭州评为“2016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
今天,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浙江省文物局在今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上,首次公布18项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比如杭州富义仓、宁波海曙督学行署、温州夏鼐故居等等。这些在城市发展中慢慢落伍的老建筑,如何保留时代印记又激活它们的使用价值,在新时代里活出新生命? 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这样的例子,它是省级文保单位,名为“清泰第二旅馆”,是杭州最早建...
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 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特别是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杭...
“根深叶茂——天一阁馆藏珍品展”将于3月1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杭州西湖博物馆和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展出包含科举文献、家谱、地方志、珍善本、碑拓等多种类型的展品70件套。 西湖的藏书文化与天一阁之间,渊源深厚,联系绵延至今。此次两馆联合举办“天一阁馆藏珍品展”,主要通过天一阁主、书藏古今、黑白乾坤、古阁新貌四个部分,展示了天一阁的沧桑发展历史、惜字崇文的保护理念和富有特色的...
“目前西湖景区内的丰湖书院、丰渚园以及合江楼等代表性景点,底蕴浅显,格调不高,存在短板。”市政协委员、市文联主席安想珍建议对上述景点进行提升,注入文化内涵,彰显城市历史人文丰厚底蕴与迴异的建筑特色。 安想珍建议丰湖书院打造“五个一”工程。“一院”:引进饶宗颐国学院;“一馆”:筹建惠州古籍暨地方文献资料馆;“一堂”:筹建惠州国学大讲堂或定期组织开展理论文化专题研讨会或设置常规的“岭东文化论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