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水木清华图》,清代,朱耷,水墨纸本,纵120厘米,横50.6厘米,中国南京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酷爱画荷花,他的国画作品的画荷的构图特点是绘以一花片叶然后留一大片令人寻味的“余白”。欣赏这件作品,我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他的这种画风,画面的左侧伸出几片荷叶,或大笔重捺,或泼墨大写,荷茎圆转苍劲,曲折舒张,荷花轻柔婉转。与它相对的画一倒悬危石,只略加勾皴,石顶一丛芙蓉,墨韵盎然。荷石在上相接,下方留...
八大山人死于公元1705年,而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的赝品,当前市场上八大山人的假画更是花样百出、源源不断。 添款冒充八大山人死后百年还有画? 一些毫无历史知识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人,见八大山人作品价值上涨,就四处搜寻无款无印的老画,随意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识,钤上照像制版的伪印(这种塑料伪印,在旧货市场上20元就能买来)大摇大摆地拿到市场上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八大山人作品而又期望一夜致富的收...
《兴福寺碑》也称《半截碑》,为兴福寺僧大雅集王羲之行书,存三十五行,每行二十三四字不等。此碑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一同被视为唐代集王书碑刻精品。 王羲之帖在唐朝以后便难见真迹。据传,《兴福寺碑》于晚明万历年间在陕西被发现,是当时可据以研习王羲之书法的最新材料。八大山人得其拓本极其兴奋。八大山人这件《临〈兴福寺碑〉》册页(局部见图二),是八大山人书法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己卯年(1699)书写此册时...
近年来,八大山人作品的走红,引起书画收藏界追逐八大作品的狂潮,各地相继涌现出了不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在众多过亿书画家中,八大山人的上升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八大山人”风光无限 近年来,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成为收藏界追逐的热点。2004年,一幅八大山人《仿董源山水》在北京拍出286万元,人们已感到十分震惊;2009年6月一幅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就创出了8400万元的天价。此后,各地拍卖...
身世迷离 “金枝玉叶老遗民” “金枝玉叶老遗民,笔砚精良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眼空兜率是前身”。这是与八大同为清初四僧的石涛在八大所绘的《水仙图》上题写的挽诗。当时身在扬州的石涛误以为远方的八大已经离世。石涛和八大同为前明宗室后裔,在艺术成就上也彼此相当,他们惺惺相惜。石涛一句“金枝玉叶老遗民”写足了八大一生因为身世而纠结的坎坷和不屈。 关于八大的生平有很多争议,包括他的原名都有不同...
八大山人(1626-1705),本名朱耷(音:d),江西南昌人。他是大明朝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弋阳王孙。大明朝的遗民,清初画坛的“四僧”之一。 朱耷的“耷”,有说是因为他生下来耳朵大,所以取名“耷”,拆开就是“大耳”二字;又有说“耷”乃是“驴”字的俗写在他生平用过的号中,就不乏“驴”、“驴屋”之类,个中况味,辛酸自叹。 59岁,他开始以“八大山人”为号,一直用到80岁去世,此前用过的五...
《孔雀图》朱耷 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成绩最高者,我以为非八大莫属,他承前启后,堪称花鸟画大写意之泰斗。 我们先看一幅作品。《孔雀图》可谓是最典型的一幅,这是一幅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对时事进行了辛辣讽刺的典范。画面上是一块残破的石壁,石壁的角落中有牡丹和竹叶,石壁下有一块石头,石头上站着两只孑乙雀。这几个意象,本来是花鸟画中的传统题材,但此画通过变形处理和艺术创造,却突出了一种丑怪的风格。石头尖而不稳,...
清代画坛名家辈出,八大山人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位。他是一位和尚画家,其诗、书、画都达到禅意深幽的境地。他行为诡异,才华卓绝,身世也离奇。他是明朝皇室后裔,一出生就背负了国破家亡的命运。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朱耷少时聪慧过人,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的朱耷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明朝。然而,就在他人生盛年,他一心要为之效忠的明王朝灭亡了。那一...
历史更替时,皇室后裔依然能较为体面地生活的,可谓寥若晨星;这些前“金枝玉叶”们往往遗世独立,隐姓埋名。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或哭之,或笑之,朱耷是个典型。 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破云樵者、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大气,别具一格。 朱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史书记载,他8岁能作诗...
作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八大历来备受推崇。“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膺服他“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世齐白石盛赞他“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那么,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画的又是什么样的画呢? 八大山人原名朱统,乳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八大19岁那年,明朝覆灭了,清廷旋即对朱明宗室展开追捕和杀戮。锦衣玉食的皇孙,瞬间沦为亡命江湖的逃犯...
八大去我们已数百年,然而山人画中那古而不古、死而不死的灵魂却穿越时空照耀后世,历久弥新。每每翻阅其画,徜徉其间,总能让自己心动不已,丝毫不受后人的赞美或非议所左右。每次展卷,心中总有一股暖流行遍周身,一时间神清气爽,涤尽世事尘心。 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疲于奔命的我们,已无法完全理解八大的心境。即便是在山人生活的年代,又有几人能懂山人的寂寞忧愁?正如惠子所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八大山人出家地遗址亟待保护。 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艺术家八大山人(1626年——1705年)的出家地“介冈灯社”位于何方,300多年来一直是史学界和美术史界未曾破解的谜,也是困惑八大山人研究界的一个重要问题。2008年12月8日,八大山人研究专家萧鸿鸣在南昌县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及黄马乡乡干部的陪同下,前往南昌县黄马乡涂洪村界岗自然村考察,对黄马乡界岗村的历史变迁而改名为“界岗”的“介冈灯社...
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瓷库中国沈教授认为,中国大写意画派巨匠八大山人是从明代景德镇民窑的写意青花瓷上找到了灵感,并发扬光大。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艺术的本源存于民间,真正的艺术家,往往是溯源而上,从而寻找到最后的汪洋恣肆。 八大山人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自二十三岁清兵占领南昌后退避新建,落发为僧,...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后更号人屋、驴、个山驴、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入清后隐其姓名,长期隐居在南昌青云谱道院当道士。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清初四大画僧〔弘仁、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一。八大山人专工水墨画,善书法,能诗文。其山水、花鸟作品,画风雄奇隽永,自成一家。 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宗,笔情...
八大山人赝品画一般类型分析 八大山人死于公元1705年,而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的赝品,当前市场上八大山人的假画更是花样百出、源源不断。 添款冒充八大山人死后百年还有画? 一些毫无历史知识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人,见八大山人作品价值上涨,就四处搜寻无款无印的老画,随意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识,钤上照像制版的伪印(这种塑料伪印,在旧货市场上20元就能买来)大摇大摆地拿到市场上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