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
佛教最初传人中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史学界一般以汉明帝求法故事为佛教入华的标志。史载,汉明帝永平七年(64),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翌日晨,帝问梦于朝中大臣,太史傅毅答道,你梦见的是位神,名叫佛。佛有非常的神通,是西方的得道者。于是,明帝派遣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永平十年,纪元67年),蔡愔等从西域请来了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还洛阳。明帝在洛阳城西特为...
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由三个基本要素--台基、柱梁、屋顶--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高级建筑的台基可以增加到2——3层,并有复杂的雕刻。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层顶大多数是定型的式样,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5种,硬山等级最低,庑殿最高,攒尖主要用在亭上(见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廊更简单,基本上是一间的连续重复。单座建筑的规格化,到...
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在2015年持续回落;全球艺术品市场2015年销售额亦较2014年略有回调,为640亿欧元,是持续三年强劲增长后的首次下滑。“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期间发布的《TEFAF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欧洲艺术基金会)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TEFAF报告》撰写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指出,中国艺术交易市场经历前几年高速发展,现在市...
4月26日,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文物回家”公益基金成立仪式暨“淞沪会战”文献照片捐赠活动在上海举行。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海外回流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热点和主流。据中国文物学会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到海外的珍贵文物超过了1000...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3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2005年被授予国家AAAA旅游景区。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
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16公里桥河岔乡,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姜氏庄园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院内互相通联,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 庄园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庄园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
建于1958年10月,196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9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该馆建立五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藏品,内涵丰富。 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建筑及中国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
日前, 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经一年的运行和提升完善,获得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冠名“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设,旨在站在全国的视角和高度,展现三线建设历史,保护三线建设遗产,弘扬三线建设精神,让世人铭记我国三线建设这段艰难困苦、气吞山河的辉煌历史。该馆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于2015年3月全面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总投资 3.4亿元,建筑面积24023平方米...
作为密檐式塔的鼻祖,嵩岳寺塔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著名的上海金茂大厦以及郑东新区会展宾馆就闪现着嵩岳寺塔的身影。 现存中国古塔中的老大 佛塔,在古代的印度是坟冢的意思,“塔”是中国人给它的一种很形象化的称谓。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遗体火化后凝结成了五彩斑斓、击之不破的结晶物,称作舍利子。当时有八个国家分别得到了一份,按照印度古老的传统习俗在自己的国家建塔供养起来,...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寺巷内。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及保护,才成为目前的格局。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的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
现代画家吴冠中风景油画《沉沦》 布面油画 1994年作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沉沦》画於19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