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因此,每一件宣德炉...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90年——1300年) 1974年河南郑州张砦南街出土 通高87厘米 口长67厘米口宽61厘米 该鼎为多范分铸而成。口呈长方形,上立二次铸成的拱形立耳一对,深腹,腹壁微内敛,平底,下有四个上粗下细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铸单线兽面纹一组。每面两侧与下部饰乳钉纹,足上部各饰兽面纹。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铜冶铸...
6月20日消息,历经500多年,玛雅国王统治着新大陆最富有和最先进的文明。然而在公元800年左右,玛雅帝国开始崩溃,并且其国王也很快销声匿迹;大约在公元1000年,大多数大城市和寺庙变成了废墟。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最近几年中,科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一系列的干旱,但相关证据却一直模糊不清。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断言,干旱实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降雨的实际减少量是相对适中的。 在其...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青浦县福泉山遗址出土 腹下三足呈鱼鳍形 ,上刻数道直条纹。
新石器时代 崧泽文化 形制厚重庞大,宽口沿外折,可承盖。 直壁深腹,圜底下残留黑色的炊煮痕迹。 足部的剖面呈直角曲尺形,具备优良的承重性能。
由宁夏力鼎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4春季力鼎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27日下午在复朴博物馆举行。此次拍卖活动的艺术品预展时间为6月10日至27日,地点在银川市凤凰商务楼一楼。 据有关人士介绍,这次参加拍卖的艺术品共计60件,其中我区书画家的作品占到一定的比例。任重先生的《坡翁诗意图》、周一新先生的《荷》、已故王敬平先生的《下山虎》等作品都名列其中。宁夏力鼎拍卖有限公司是我区唯一一家具有国家...
商代晚期 小立耳,方唇,深腹,圜底,三柱足。 口沿下饰一周回顾式鸟纹。 器形厚重,花纹精细,具有商晚期的典型风格。
商代晚期 高25.1厘米 口径18厘米 双耳高大,柱足粗壮,气势雄健。 腹部饰鸟纹和兽面纹。 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史”,表明其为商代的大族史所拥有。
商代晚期 通耳高18.1厘米 口径15.2厘米 重1.620千克 双耳厚大,方唇,深直腹上有6条扉棱,柱足。 腹饰兽面纹,足饰三角云纹。 腹内铭文“戈”为器主之族名。
西周晚期 通高37.3厘米 口径35.7厘米 重9.25千克 捐赠人:李荫轩 邱辉 高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 口沿下、腹部和足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 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铭文共62字,记录史颂受王命省视苏国。 此鼎传世共3器: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 1件。
西周,立耳,折沿,垂腹,圜平底,细柱足。沿下饰龙纹。腹内壁铸刻43字,记器主因军功受晋侯赏赐一事。
春秋晚期,为典型的晋地器物,足部偏矮,盖顶设有三个环形装置,在器物放置时形成三个支点。鼎上的花纹为蟠曲的交龙纹,体躯扁阔,横向或竖向交缠。
西周早期 高78厘米 口径56厘米 腹径58.4厘米 腹深35.4厘米 重84.86千克 陈翔久 旺敬之捐赠。为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
西周成王 高21.3厘米 口纵13.3厘米 口横17.5厘米 重2.4千克 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5行34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受到廉公馈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属罕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