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3日,记者从新疆若羌县获悉,一支由考古、地质环境、遥感等多学科组成的科考队伍,从罗布泊地区22日返回若羌县城,完成了第二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是次科学考察活动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楼兰故城的水陆交通遗迹、村落城池遗迹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调查,科考成果丰硕,新发现两处人类居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石器、陶片、木制品、...
德国官方称考古学家在 2015 年 9 月 17 日于该国西部法兰克福一建筑工地施工期间发现了 200 具拿破仑一世时期士兵遗骸。据初步估计,这些都是 1813 年从俄国战场上战败返程的拿破仑军队士兵。图片来源:法新社/丹尼尔·罗兰。 1813 年 10 月,15,000 人卷入了法兰克福附近区域的战事中。这些士兵很可能死于战伤或患上了当时在其整个军队中肆虐的斑疹伤寒,但这尚未经科学验证。图...
四千年前的祭祀场景什么样?考古工作者最近对我国史前最大城址——石峁遗址的一处“祭坛”遗迹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结果表明这处“祭坛”的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一般,很可能是构筑在山包上的“哨所”,跟高大的石峁城墙一起构成了人类史前强大的防御工事。 主持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周勇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们今年对原先调查中发现的“祭坛”遗迹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结果发现“祭坛”的结构很可能...
日前,滦县出土一个石雕人像,考古专家称其距今至少6000年,早于红山文化。 据悉,石雕人像长约7.4厘米,宽约8.4厘米,高约15.1厘米。我省考古专家谢飞介绍,滦县出土的石雕人像取材于天然砾石,花岗岩质。雕像依原材自然形状设计,造型古朴典雅,加工浑厚有力,颇具审美理念,与周边出土的同类标本风格一致,是滦河流域出土的石雕人像代表作之一。 谢飞说,这尊石雕人像,应属于距今6500年至6000年之...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多伦县发掘一座辽代贵妃墓葬,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说,对这座辽代贵妃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已经发现金、银、铜、铁、玉、玻璃、琥珀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龙纹玉带銙、仰覆莲纹白釉定瓷罐、鹦鹉纹影青执壶、金扣口白瓷盏、玻璃瓶等皆为辽代文物的精品之作。 据了解,墓葬中出土墓志一...
近日,德安县发现一座元代古墓。目前,古墓已被填埋,相关碑石碎片正在保护之中。 9月14日,德安县一楼盘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挖出了石板、石碑,随即打电话告知县博物馆。县博物馆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挖掘。挖掘时,发现墓室里面是空的,并且墓室后方还有一个盗墓洞。工作人员通过拼凑破损的墓志铭,初步掌握了墓主人身份,并确定墓主人死亡时间。
江西丰城发现距今5000多年新石器时代遗址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该遗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委会老詹自然村秀水河西岸约200米处,东昌高速桩号K87+600附近,一个叫寨上的地方。寨上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处于秀水河小盆地的中部,秀水河从遗址东侧由南往北流过。遗址呈长方形,周围是水田,遗址比周边高出3-4米,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包括壕沟在内,...
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在整理发现的石块。 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第20窟西立佛有望重现北魏时的风采,高约9米 9月18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属云冈早期造像——“昙曜五窟”之一,由于窟顶崩塌,西立佛像原形态一直不为人知。目前,经考古专家整理研究后发现,西立佛原形态依据现有的残存石块数量,有望恢复佛身主体,重现高约9米西立佛北魏时的风采。 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
清代墓葬——张德万墓全景 清代墓葬——张德万墓墓顶 近日,临湘市文管所在文物调查工作中,在羊楼司镇友爱村新发现一座清代墓葬——张德万墓。该墓葬位于羊楼司镇友爱村柳平组坟坡山坡中,座北向南,墓向30°,面积约90平方米,为张德万与其妻薛氏合葬墓。 墓葬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青石构筑,共分三层,第一层为墓台和墓碑,5柱4碑;第二层墓碑为4柱3碑;第三层为墓冢、墓碑和墓围。墓冢为五层螺旋转顶,均...
距离最初发现墓葬的地方,周围又新发现又一处墓葬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挖掘中。 日前, 长沙市开福区陡岭路原浏阳河小学建筑工地发现距今2000余年的西汉古墓的新闻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9月17日下午4时许,考古所工作人员又在周边新发现两处墓葬的封土。据考古所工作人员透露,此处可能是一处西汉古墓葬群。 小知识 何为封土? 墓穴都在地表以下,但通常下葬后并不是再把土填平成跟地表一样平,而是高...
记者昨天从市文物局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茶陵县人民医院的工地,至少发现了6座明清土坑墓,其中一座墓葬顶部有多层瓷器,目前已发掘出200多件瓷盏及瓷碟,另外还发现一明代官吏的墓志铭。 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长王峰介绍,8月下旬,他们接到茶陵县文物局的反映,在茶陵县人民医院的改扩建工地上,施工人员挖出了一座明清古墓。8月26日,王峰与相关考古人员来到该工地开展发掘工作。 截至9月7日,在该医院的施工...
截至9月7日,在该医院的施工范围内,考工人员至少发现6座明清时期的土坑墓。其中一座墓葬,墓顶是用三合土、瓷盏、瓷碟浇筑的,说明墓主在当时具有一定地位,很可能是一位官吏。目前,200多件瓷器已被清理出来。
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在整理发现的石块。 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9月18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属云冈早期造像——“昙曜五窟”之一,由于窟顶崩塌,西立佛像原形态一直不为人知。目前,经考古专家整理研究后发现,西立佛原形态依据现有的残存石块数量,有望恢复佛身主体,重现高约9米西立佛北魏时的风采。 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王雁翔介绍,从去年开始,该院组织考古研究人员,对...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广为世人所知,东立佛的形态也清晰可见,但已坍塌1500年之久的西立佛是什么样子?因没有记载一直是一个谜。从2014年开始,云冈石窟研究院对1992-1993年窟前出土文物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从现存痕迹和考古发掘出的坍塌的西立佛一百多块大小石块看,西立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状基本可以确定,这一发现,是西立佛自北魏就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对于研究西立佛和20窟洞窟形态提供了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