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国内知名矿冶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来桂阳进行考古研究,在该县正和镇、浩塘镇等地发现了明代炼锌遗址20余处,遗址中有大量不同型制的坩埚、炉渣等实物,其中双联排冶炼炉、坩埚挡土墙遗址为国内首次发现,这对于研究古代炼锌厂设置、古代炼锌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明代炼锌遗址分布在桂阳宝山矿区周边8公里范围内,其中10余处位于城郊附近,靠近耒水最大的支流桂阳西水河,而遗址多建在煤层上面...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又新发现一座辽代贵族墓葬,墓葬位置距离此前发现的辽代贵妃墓约300米,墓葬部分装饰甚至超过贵妃墓。 此次发掘的考古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说:“这座墓葬与不久前发现的辽圣宗贵妃的墓葬同属一个箕形山谷,墓主人也应是贵妃家族的重要成员,对这座墓葬的发掘一定会对辽代的历史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考古队正在清理这座墓葬的墓道与墓门部分...
作为中国史前最大的石头城址,石峁遗址内人们的住房条件如何?考古专家给出了最新答案:石峁外城东门附近清理出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错落有致院落,其窑洞式住房、高处库房、礼仪性厅房及石铺地坪和院落门址等结构基本清晰,如此完整而罕见的石砌院落无疑对于研究龙山文化晚期较高等级人物的居住条件和早期国家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处黄土高原北部、黄河西岸的石峁遗址,经过近五个年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仅发现了由“皇城...
继9月15日发现西汉贵族墓后,昨日,在开福区陡岭路附近的浏阳河小学建筑工地上,考古人员再次发现一处古墓。截至昨晚11时许,该墓还未正式发掘,接下来,考古人员将通过人工方式对其进行谨慎发掘。 昨晚11时许,记者来到该处工地看到,在此前发现的西汉贵族墓往东约20米的地方,有一处约10平方米的区域被警戒线围了起来,中间插有一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写出的提示牌:“此有古墓,严禁动土。”在被围起来的...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厅召开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2年至今,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填补了黑龙江省早期人类历史研究空白。 岩画纹样以人和动物为主 大兴安岭是我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
本报于8月3日报道了矿区受损陀罗尼经幢开始修缮一事。今年7月28日修缮正式开始,清洗、脱盐、加固、封护等工作一 一进行。但是9月14日早上,为了加固地基,施工师傅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骨骸,这是不是佛家传说中的“舍利”? 现场 天护陀罗尼经幢原址上发现骨骸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矿区天户村。天护陀罗尼经幢的修缮现场周围已被塑料布围住。记者从东禅院进入修缮现场,就见到了原来经幢所在的位置。...
近期,临湘市文管所在文物调查工作中,在羊楼司镇友爱村新发现一座清代墓葬——张德万墓。 该墓葬位于羊楼司镇友爱村柳平组坟坡山坡中,面积约90平方米,为夫妻合葬墓。 墓葬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青石构筑,共分三层,除了墓碑之外,分别雕刻有梅花戏鹿等动物和梅花图案。 据张氏族墓记载,墓主人张德万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卒于清顺治壬辰年,是当地员外,为人仁厚,乐于济贫。该墓葬修造比较讲究,有青石罗围,封土堆...
9月21至23日,国内知名矿冶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带领的团队,经连续考察、论证,在桂阳县正和镇、浩塘镇等地发现明代炼锌遗址20余处。这些遗址距今有500多年,里面有大量不同型制的坩埚、炉渣等物,其中双联排冶炼炉遗址、坩埚挡土墙遗址为国内首次发现,对研究古代炼锌厂设置、炼锌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炼锌遗址分布在桂阳宝山矿区周边,其中近10处位于城郊附近,靠近耒水最大的支流桂阳...
9月21至23日,国内知名矿冶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带领的团队,经连续考察、论证,在桂阳县正和镇、浩塘镇等地发现明代炼锌遗址20余处。 这些遗址距今有500多年,里面有大量不同型制的坩埚、炉渣等物,其中双联排冶炼炉遗址、坩埚挡土墙遗址为国内首次发现。 对研究古代炼锌厂设置、炼锌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炼锌遗址分布在桂阳宝山矿区周边,其中近10处位于城郊附近,靠近耒水最大的...
巴西考古学家23日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了整个美洲大陆最早被斩首的人,时间是在9000多年前。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考古学家2007年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这个人的骨头。考古学家在其下颌骨和第六块颈椎骨处观察到“V”形的切砍痕迹,据此推断这个人是被斩首的。 考古人员还发现,这位古人的右手被截断后放置于脸部左侧,远端指骨指向自己的下...
常宁市湘江与茭河交汇处,在千万年的泥沙冲积作用下,形成了一片肥沃的三角洲。河边坡地上生长着低矮的小乔木林,往南靠近居民点的地方是一片片规整的菜地。 2013年底,一把考古探铲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考古人员破开土层,夯土城墙、护城河、古窑址露出痕迹,一片片网格纹、回字纹的陶器残片被从地底翻出,一座规模罕见的商周古城,慢慢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将这处古城遗迹称之为江洲城址。 20...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居部落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丰城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历经5个多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为我省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该遗址外围有城墙和壕沟,地层关系复杂,遗迹丰富。目前,考古队已发掘房址10处、墓葬6座、灰坑60个。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部分石器。陶器有陶纺轮、鼎、豆、...
9月21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绛州州署遗址Ⅱ区考古已经结束,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唐至清的建筑遗迹,让我们对州署遗址的整体建筑布局和文化面貌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 2014年7月,在结束了绛州州署遗址 I区 (现存大堂建筑前)的考古工作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对位于现存二堂以北,绛守居园池以南的区域进行了布方和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为1500平方米。 整个Ⅱ区的...
23日,记者从新疆若羌县获悉,一支由考古、地质环境、遥感等多学科组成的科考队伍,从罗布泊地区22日返回若羌县城,完成了第二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是次科学考察活动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楼兰故城的水陆交通遗迹、村落城池遗迹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调查,科考成果丰硕,新发现两处人类居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石器、陶片、木制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