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对外巡展项目“陶韵瓷魂——中国陶瓷文化巡礼”首展慈溪市博物馆。 “陶韵瓷魂”展览以官博“中国古代陶瓷文化陈列”为蓝本,从一棵“陶瓷树”入手,概括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随后便以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陶瓷制品为代表,从日常生活、茶酒文化、文人世界、丧葬文化、宗教文化、中外交流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让人们在了解中国陶瓷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感受陶瓷与人们日常...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 中国绘画从写真发展到追求意境、意趣,为文人画的孕育准备了土壤。到宋代,一批骚人墨客又以画寄情,借物抒情,遂产生了文人画。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以苏轼、文同、米芾父子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他们都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质信笔挥洒。以苏轼《古木竹石图》为例,画中虬...
即墨区博物馆珍藏了一部宋代用金银书写的书——《妙法莲华经》,1987年,这本精美的古经卷曾轰动中国文物界,博得“稀世珍宝”的美誉。 观宝 金银书《妙法莲华经》采用了瓷青纸蘸着金、银泥书写绘制而成,每卷卷首都绘有说注图和佛教故事,装帧极其精美。瓷青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好的书写纸张,是五代至宋时的一种华丽的染色加工纸,一般较厚重,染以靛蓝,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称为瓷青纸,到明朝时又被称...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多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进入宋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社会救助日趋活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救助格局,而且引发传统救助结构与模式的一系列变革。 突破荒政模式:城市官方救助体制的建立 宋代城市社会救助是在官方的推动和主导下兴起的,是宋政府面对城市转型和社会变革所作...
战国 赵 货币 山西省平朔县出土 长5.4厘米、宽2.8厘米 三孔布为圆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铸一圆孔,面上有“宋子”二字,系铸币的地名,背文“十二朱(铢)”,系该币的重量。三孔布出土数量不多,“宋子”布更为仅见,故为钱币专家所宝。 这件布币圆首、圆肩、圆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铸有一个圆孔,布与孔皆有郭,面文“宋子”,是铸币地名,在今河北赵县东北。背文“十二朱(铢)”,是此币...
婺州窑位于今浙江西南部的金华、衢州一带。唐代这一地区属婺州,故名。这一地区烧瓷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烧制出原始瓷,东汉中晚期又成功烧出了瓷器。婺州窑在唐代创烧乳浊釉瓷,并延续到宋、元,一直盛烧不衰,并形成了一个独特完整的婺州窑系,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婺州窑历史悠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婺州生产的青瓷碗列为第三。我...
国人收藏传世古玉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经验,关于鉴定古玉的古今专著已有不少种,但过去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众说纷纭,分歧错杂,未能整合梳理而趋于一致。由来已久的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仍在古玉鉴定领域发挥作用,扭转这一混乱局面是当今文物工作者和玉器研究家的当务之急,也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宋玉鉴定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一个误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宋玉面貌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前,在故宫博物院流传...
进入读图时代,读图比读文省时便捷直观,成为一种选择和时尚。收藏中,有时看实物、看精美图片,要比看半天的文字解说,感受更深一些。实物大于图谱,古陶瓷残件远比完整器多,存世的实物远比收录图谱中的多。有关宋元瓷器的图册不少,但收录的黑釉盏完整器不多,品种也就那么几个。而从出土的宋元黑釉盏标本来看,除了纯黑器、酱釉器、白辐轮器外,建窑、吉州窑、广元窑、邛窑、当阳峪窑等众多窑口,当时生产的茶盏品种可谓千变万...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 吉州窑创烧于唐末五代时期,发展于五代与北宋,南宋至元代初、中期,是兴盛时期,终于元代末。 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具盛名。黑釉是不引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
福建武夷山是世界著名风景区,景区内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宋代窑场遇林亭窑址,位于以九曲溪为中心的武夷山风景区北侧,宋时产“斗茶”佳器黑釉盏等。1998至2000年间经福建省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宋代金彩天目碗残片36件(片),为传世的金彩天目找到了原产地。现已建棚保护,列为景区景点之一。经对比发现,日本收藏的原定为建窑产品的金彩碗实为遇林亭窑产品,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遇林亭窑未发掘之前,传世品一般被定为建窑。 ...
3月11日,“奢华之色——江阴市博物馆藏宋元明金银器特展”在余杭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开展。江阴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本次展览便是展示了大都出土于江阴当地窖藏及墓葬的宋、元、明三个朝代的金银器。 本次特展共展出金银器85件,以发饰和生活器具为主,在工艺上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镂雕、累丝等多种技术,许多金银器还镶嵌着珍贵的美玉、翡翠、碧玺等。这些金银器奢华高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代表着宋以后江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