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金代白釉剔花筒式罐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宋、辽、西夏、金、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频繁的战争没有阻挡住陶瓷匠师们的探索,尤其是每当战争停止、和平来临,农业不再遭受战争的破坏,当商业复苏,城市又开始喧闹起来之时,瓷器制造业就得到迅速发展。在这400年间,南北大地窑场密布,瓷器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和造型,形成了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宋时以汝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釉瓷器如玉一般青翠滋润,色彩温...
继发现江南馆街遗址之后,近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工地上又现一处唐宋街坊遗址。有专家推测,该遗址可能是唐代的酒肆富春坊,唐玄宗曾在梦中在此地买酒。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成都市的古代遗迹处理问题曾有类似案例,经过合理改造,地产开发可与遗迹保护并举。 “原来停车的地方竟是遗址” 成都春熙路群光广场附近发现唐宋街坊遗址的消息,引发成都市民们的热议。成都市民李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这里曾是...
排水沟与之前发现的唐宋街坊相连。 成都春熙路附近的城守街旁,离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大约200米处,又发现一处唐宋街坊遗址。 这处遗址存在房屋、道路、排水沟遗迹,与江南馆遗址有许多相似之处,再次印证了当时成都的繁华。经过考古发掘,专家推测,这里也许就是文献曾记载的传说里,唐玄宗在梦中买酒的繁华酒肆――富春坊。 前店后坊 遗址约有3000余平方米 成都市中心林立...
南宋道路遗址。本报记者吴晓铃摄 唐宋时期的春熙路,是否如今日繁华?在零星史料记载之外,考古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5月3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春熙路片区城守街某建筑工地考古成果。在这面积3000平方米的区域之下,再度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坊市遗址――前店后坊式的房屋整齐排列,市政排水沟纵横交错,道路用特制青砖铺就……这已是春熙路片区第4次发现唐宋坊市遗址。它与附近的“国保”江南馆街遗址...
宋 通高2.1、口径7.2厘米 1982年日本京都阪本五朗先生 捐赠 此盘为圆形六瓣花式口,浅腹,圈足,夹纣胎,表面髹酱色黑漆,镶细边铜口,内底微有断纹数处。外底中心有朱漆阳文篆书“碧天”二字方印,疑是作者的名号。此盘轻薄平整,坚硬结实,形近宋定窑的瓷器,故专家们定此盘为南宋时期制作。(撰文:刘辉)
宋 每开纵25.7、横36.7厘米 1964年吴空先生 捐赠 诗刻拓本,剪裁装潢为折叠式册,共十六开本,每开四行,每行二、三、四字不等。七言四十句长诗,行楷书。诗前有“奉题琴师元公此君轩,庭坚”,诗后:“元符二年冬访予干楚道……咄嗟而成,又不加点”,共五十字。引首有张延济书签题“山谷先生诗刻”,下三行小字行书 “宋拓本,清仪阁珍品,道光癸巳九月十八日,廷济”。下钤“延济”,“张东...
近日,施工人员在中雁荡山西漈景区龙山湖畔建设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南宋时期钱宜之古墓,墓内出土了南宋时期的墓志、铜钱等珍贵文物。有关方迅速联系文物保护部门对墓志铭进行保护、考证。 经考证,该墓主人为吴越王钱镠第十二世孙钱宜之,乐清白石人,该古墓距今约800年时间。施工人员发现的墓志高33厘米,长48厘米,厚7厘米,阴刻13行,每行12字,共计156字。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铭详细记载了墓主人钱宜之...
图1 图2 我国古代的玻璃器存世量较少,它的时代特色是西周时期朴素无华,春秋战国时期以仿玉为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异域风格加重,唐代时期波斯风格浓厚,宋元时期小巧精致,清代时期色彩绚烂、工艺高超。其中宋代的玻璃器,不仅相较于前朝在数量、品种上有所增加,而且形制多样化、工艺技术全面化,在用途上也十分广泛。同时其造型多样,种类繁多,每类器物还有不同的样式,并通常以“...
近代 纵22.5厘米,横49厘米 作者: 谭嗣同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酬宋燕生道长见投之作,即用元韵。居夷浮海一潜夫,佛□、公山召岂徒。孔后言乖犹见义,(《春秋》志文俱晦浅者或不识之。若夫见诸行事;如《论语》之深切著明,独无传者,何哉?)秦还禁驰亦无书。(秦变法而学与之俱变,非关挟书之禁也。居大道晦盲之际,则敢为一大言断之曰:三代下无可读之书,士读尽三代下书已不易,况又...
网络配图 北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徽宗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出色的艺术家,爱好艺术,这对工艺美术的发展给予巨大的影响。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热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
提起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书法发展概况,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流行书风”这个词。这里的“流行书风”是一个泛指概念,与当代书坛“流行书风”这一特指的书法创作现象是不同的。其实书法史上每一种新书体、新风格的出现,在当时都是“流行书风”。既然“流行”,那么它至少代表了当时书法创作的一种取向。这种取向要么是一种探索行为,昙花一现;要么是经得起书法史的考验,成为新的书法传统。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流行书风”是以...
双喜图崔白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擅画花竹、禽鸟类。熙宁初年受宋神宗赏识,补入图画院学艺。他的花鸟画清淡野逸,一改宋初以来黄筌父子开创的富贵浓艳风格,推动了北宋花鸟画的转型。 《双喜图》,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中秋风呼啸,枯草伏地,空旷的原野一片萧索。一只褐色野兔立于土丘旁回头向上方张望,原...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内方外圆的铁币造像,有40多枚零散堆放。近期,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研究后发现,铁币旁边整齐堆放的石刻造像就是...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
建窑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唐至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后来形成以建窑为主的黑瓷系,同时也兼烧青白瓷和青瓷。建窑黑瓷釉色黑而润泽,器物内外均施釉,底足露胎,釉厚而釉汁垂流,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因烧制时所含氧化金属的作用而形成窑变花釉,有的釉面呈现黄色或褐黄色,釉中央有自然形成的丝状纹,俗称“兔毫盏”。 黑釉器有印花、刻花、划花、剔花等,尤以自然形成的窑变花纹著名。兔毫釉在漆黑发亮的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