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长城资源调查队日前在赤城县独石口乡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处大规模的窑址群。经调查队专家初步认定,窑址群是独石口域内长城沿线烽燧、关隘及独石口城建设的主要建材制作供应处。 遗址分布范围约1万余平方米,现暴露窑址10余处,种类齐全,初步确定的有砖窑、瓦窑及烧制各类生活器皿的窑址,部分窑内尚可见到砖瓦等残留遗物。从暴露的窑址看,形状大体为圆形,窑室直径约3.5米左右,窑壁烧结面厚达0.5米。 窑址群...
位于地中海附近的尼姆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全法国保存最好的罗马时代古城遗址。有人说,在尼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掘地一米,就会发现古迹。 最近,法国的考古人员就在尼姆市中心发掘出了两片古罗马时代的马赛克,据估计它们制造于约2000年前。 这两片马赛克的大小分别是35平方米和50平方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据负责这项考古挖掘的科学家介绍,其中较小的一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
2007年7月13日,河北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赤城县独石口乡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处大规模的窑址群。 窑址群位于独石口乡西门外村西部山坡下部,所处为白河西岸一级黄土台地,东、北侧地势低缓,西南侧为黄土陡坎,东400米处为独石口古城,遗址与古城之间为白河干道,白河由北向南纵穿其间。 遗址分布范围约一万余平方米,现暴露窑址十余处,种类齐全,初步确定的有砖窑、瓦窑及烧制各类生活器皿的窑址,部分窑内尚可见到砖...
近日,在对乡土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时,调查人员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发现了一处至今保存较好的清代护陵营房建筑,也是清乾隆时期陵寝护陵营房中的孤品。 该营房位于梁各庄镇岭东村,多罗果恭郡王弘曕园寝的东侧,与王爷园寝一河之隔,有石桥相通。过桥为一青石铺就的斜坡,营房大门的遗址在位于斜坡上,青条石墁地,存有柱础四个。大门南侧的南倒座三间尚存,但已破败不堪。据当地老人介绍,进大门后,曾有两处相同的院落南北...
江西省考古人员在瑞赣高速公路开工前进行考古调查时,在赣州市会昌县发现了明清时期大型客家墓葬群。10日,这一客家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初步完成,专家认为这是江西省内发现的最完整、最能科学揭示客家丧葬习俗的客家墓葬群。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军介绍,这个明清大型客家墓葬群位于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马尾湾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大小墓穴20个,大...
9日,记者从拉萨市文物局获悉,文物专家近日在拉萨柳梧新区发现吐蕃时期的遗迹。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文物保护方案。 7月3日上午,拉萨市文物局和自治区文物局的有关人员到实地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处的文物是吐蕃时期的寺庙遗迹建筑遗迹,周围还有4座佛塔遗迹和一块断裂的石碑。拉萨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目前正在收集和研究相关的资料。
昨日,在晋江深沪湾新石器遗址,考古人员有意外收获,在现场总共捡到了数十块遗物,其中既有新石器时代的物品,也有商周时期的遗物,时间均在1万年以内。 “这些砖瓦片原本是埋在沙层里,由于水土流失而意外露出地面。”泉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张红兴指着地面一堆碎砖瓦片告诉记者。他拿起其中一块陶片,陶片表层呈鲜红色,纹路细腻漂亮。他分析说,红色表层叫红衣,是古代人类烧制陶器表层上的颜色层,...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近日向记者透露,红山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很多石质和陶质纺轮,这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纺织业。 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的6件陶纺轮,呈扁平圆形,正中钻一孔,均用陶器残片加工而成,直径4厘米左右。西水泉遗址出土的5件陶纺轮,利用陶器碎片制成,直径4厘米至5厘米,中央有穿孔。其中4件用彩绘陶片,一件用之字形压纹陶片制成。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对大港区两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古代灰坑27座,灰沟10条,水井2口,灶址2座,窑址1座,出土元、明时期瓷器、陶器、铁器、骨器、铜器等文物标本数百件。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部长盛立双介绍,这两处遗址为沈清庄遗址和小苏庄遗址。在沈清庄遗址,发现了灰坑、灰沟、水井、灶址等丰富的古代遗迹,出土了瓷质的碗、盘、俑、枕,陶质的盆、瓮、罐、砚台,以及骨篦、铁斧...
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山东省考古所的考古人员最近在山东省汶上与嘉祥交界处梁济运河内发掘出一处宋金时期的聚落遗址。据了解,如此大规模发掘宋金时期聚落遗址,在山东尚属首次。 目前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20多座,有的存在明显的组合关系,应为院落。另有陶窑、沟、灰坑、灶、墓葬等遗迹数百座,获取大量陶、瓷、铁、石器和碳化植物颗粒等遗物。陶器以残砖、瓦等建筑材料居多,还有精美的螭吻残件、兽面瓦当...
江西省安义县一建筑工地日前发现9件保存较完好的青铜器。考古人员初步断定,它们是约3000年前的东周时期的生活、祭祀器皿。 这批出土文物有5件保存完好,另外4件略有破损。安义县距南昌市数十公里,当地凤山村七里墩村小组的建筑工人在施工时,挖出了这批青铜 制品。 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介绍,这9件文物分别为古代祭祀时用于盛装谷物、食物的青铜簠、青铜三足盘,供洗涮、喝水用的青铜洗、青铜...
记者昨日从韩城获悉,在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备受关注的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古墓将公开发掘。届时,考古人员将对128墓、502墓以及30个中型墓葬进行发掘。整个发掘过程将通过电视面向全国直播。 新一轮考古发掘已开始韩城梁带村两周时期大型古墓群被列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8月,盗墓贼的一声“炮响”和考古人员随即展开的抢救性发...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孙洪伟)记者昨日从韩城获悉,在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备受关注的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古墓将公开发掘。届时,考古人员将对128墓、502墓以及30个中型墓葬进行发掘。整个发掘过程将通过电视面向全国直播。 新一轮考古发掘已开始韩城梁带 村两周时期大型古墓群被列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8月,盗墓贼的一声“炮响”...
装有该纺织品的铜罐 据美国媒体今晨报道,希腊考古学家发现一块罕见的3000年前的纺织品,这块纺织品被保存在一个铜罐中,据推测,这是荷马史诗时期连同当时的士兵一起下葬的物品。 考古学家阿克斯蒂斯说:“这一发现十分罕见,因为纺织品是很难保存下来的脆弱材料,而且当时普遍采取火葬,居然发现了土葬的遗物也很稀奇。”这块纺 织品至少在铜罐中保存了3000年,未受到细菌侵蚀。 ...
一对清雍正时期的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帮,拍卖估价超过3000万元。(香港文汇报图)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两个清朝雍正时期的桃蝠纹帮,绘以六桃五蝠,为皇帝贺寿,其价值已不再是瓷器般简单,而是一件结合历史与美学的艺术品,拍卖成交估价超过3000万元,被视为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中最瞩目的拍品。 拍卖行佳士得将于本月29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春季拍卖,逾300件明清制瑰宝、漆器及画作,总成交价估计高达3亿元。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