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河南省太康县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干尸保存完好,根据墓志铭等判定,该墓主名叫顾朴,官至右都御史,系顾佐后人。 多名网友发帖称,3月20日前后,在河南省太康县万城商贸集聚港东南方一个下水道施工现场,进行机器作业时挖出了一座古墓,引发众人围观。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为明朝御史顾佐之孙,太康县文物部门获悉后,立即赶去现场,24小时专人值班。 ...
古代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文明中已经享誉千年,而以齐白石等艺术家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画艺术,无论是东渡扶桑,还是远及欧美,都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 近日,故宫博物院、北京画院相继推出齐白石艺术展,他的作品同时亮相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10月至明年1月初,齐白石还将“登陆”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京都国立博物馆。这位20世纪中国艺术巨擘再一次站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前台。 把中国画带到世界 齐白石是20世纪享有国...
花鸟金笺扇页 张 熊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杭州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清风隽永——明清江南扇面精品展”日前在沈阳故宫开幕。本次展览选取杭州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收藏的扇面画作145幅,时代涵盖明清两朝,其中不乏数百年间名家手笔。 书画扇面集实用、工艺与艺术于一体,无论是团扇还是折扇,作为流传最为广泛的传统艺术品之一,为大众所喜爱。幅不盈尺的扇面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代表着中国传统...
明 玉鰲魚花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明代玉器的定义就是粗糙,不够精美。误解了“粗大明”的真实意义。粗大明并不是工艺粗糙,粗率,而是指其工艺粗犷、稚拙,相对于后世乾隆工的繁复精巧,更多了些自然流畅之气,又加上明代玉道未开,好料不多,故玉质多有瑕疵,正是这点倒是成为明玉的一大特点。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代、元代的艺术和工艺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
三水郑绍忠墓遭毁灭性破坏,被盗贼挖掘出深达3米的井坑 清明节又快到了,人们都陆续回乡拜山祭祖,但是不少人回到家乡才知道,家族的古墓竟被盗了。 记者了解到,江门、三水等地近期发现一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墓被毁、被盗!这些被毁被盗古墓的墓主,曾是当地名人,对当地历史影响深远,而他们的子孙则遍布珠三角及世界各地。 此事引起市民、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各地现存的古墓进行...
人民网(微博)北京8月1日电 不久前,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汇聚近十年来陕西主要考古发现的“陕西古代文明”开展。展览不仅展出逾3,000件难得一见的精品文物,首次运用高科技声、光、影技术,让民众近距离观赏文物、触摸历史,更直观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身临其境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宏伟和深邃,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陕博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是“陕西古代...
据海关总署消息,深圳海关隶属深圳湾海关近日查获1名港籍两地牌小客车司机携带元明清代文物8件出境案。 5月13日,深圳湾口岸客运出境车道,海关关员在对一辆两地牌小客车进行查验时,在车辆后备箱的一个纸箱内查获瓷器12件。 7月25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上述物品中共有禁止出境一般文物7件,分别为元明黑釉鬲式炉1件、清代广彩人物纹花口碟2件、清代蓝釉碗2件、清代哥釉双耳三足炉1件、清代...
轿箱是明清箱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是明代轿文化流行的产物,为方便官吏士绅于行旅时存放重要物品于轿内而制造,其两端下方内缩,恰可方便搭置轿内轿枨之上,既可储物,亦可当桌面使用,而下轿后,则可取下随身携带,还有拜匣之用。因与轿搭配使用,且具有仅供行旅所用的独特性,同时其使用者以官吏士绅为主,存世并不常见。其材质有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造型颇为多样。 如图所示这件长方T型小轿箱,黄花梨材质,长7...
佛山市高明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暑假,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文化味浓,“圆梦高明”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在4个镇街及2个企业同步开营、音乐盛事“最美歌声”激情唱响、“美丽乡村行”文化活动热闹纷呈……通过开展分类式公益文化服务,高明区精准回应未成年人、产业工人、空巢老人及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高明区文化和体育局局长仇艳芳说,高明区近年来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
图为展览现场。杨碧悠 摄 “一花一鸟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14日,“中国植物画第一人”曾孝濂国内首次个人专题画展亮相昆明,130副自然绘画作品展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美丽精妙。 曾孝濂是中国著名植物科学绘画艺术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家,曾参与完成《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西藏植物志》等多部科学著作插图2000余幅,并设计了《杜鹃花》、《...
贵州屯堡照片 谢赤缨 黄芳/摄 贵州屯堡,从族群到文化,本是明初出于军事和政治原因,从中原移来的一枝一叶,然而由于到贵州后便遗世独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到了中原已经不舍昼夜地流逝600多年后,相对封闭独立的贵州屯堡及其文化,反倒成了明朝的活化石。书写这600多年独特的一脉历史,我们从中会得到独特的领会和感悟: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变革,关于保守,关于大浪淘沙,关于遗世独立……这些主题都...
舞狮训练班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基本功练习。广西新闻网记者梁馨予摄 暑假以来,藤县禤洲岛上格外热闹,来自桂平、平南和陕西等地的数十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加入到学习狮舞的队伍中,伴随着响亮而有节奏的鼓乐声,一套功架耍得有板有眼。 舞龙舞狮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龙”、“狮”在民间的传说数不胜数。藤县狮舞是典型的南派舞狮,主要流行于广西藤县各乡镇和周边市县。其套路众多,形神细腻逼真,...
图为2018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刘鹏摄 中新网开封4月3日电(记者 刘鹏)4月3日上午,2018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于八朝古都开封拉开帷幕。一系列最具开封风格、开封符号、开封底蕴的文化活动将在节会期间轮番登场,还原汴京民俗传统、彰显千年宋韵清明。 从2009年起至今,古都开封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国家级节会——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明节民俗文化品牌,确立了...
所谓的“女娲遗骨”。 女娲遗骨被发现?是科学发现还是借机炒作?广州日报记者走进山西吉县拨开“女娲遗骨”疑云。 在当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政府官员,都矢口否认曾说过吉县发现了“女娲遗骨” 吉县人祖山蜗皇宫应该是我国可考证最早祭祀伏羲和女娲的场所遗址 遗址中发现的木函还写有“大明正德十五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留)在此……”等墨书题记 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
大明通宝有小平光背、背工、户、帅、招等种类,均铸于明清之际。其中,背工、户钱是浙东的鲁王监国政权于绍兴所铸,都较为少见,相对而言背户钱比较常见一些。大明通宝背“户”钱根据背面“户”字首笔的不同,又分为横户和点户,横户较常见。如图所示就是一枚“横户”钱,其直径24.8毫米。 鲁王朱以海乃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孙,鲁肃王朱寿镛的第五子,兄长朱以派以长子承袭王位。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入塞攻陷兖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