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慧心传承技艺 妙手接续文明 ——国家艺术基金“民族传统技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侧记 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技术部主任汪自强在讲授书画包天地杆 6月30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束了集中培训课程。来自重庆、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15个省份的50名学员将在接...
石家河遗址 在刚刚评选出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考古项目的代表成功入围。评审专家认为,近年来石家河发掘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人们对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作为距今5000年至4000年千余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高文明代表,它的各种新探索、新发现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不言而喻。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已经陆续进行了60多年。...
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
随着韩国流行音乐的不断盛行,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韩流粉丝纷纷前往韩国,希望能近距离感受偶像的气息。韩国最大的娱乐公司SM娱乐公司今年打造了名为“SMTOWN MUSEUM”的明星博物馆,为世界各地的韩流粉丝们提供了一个娱乐、展览、技术和体验相结合的复合空间。人们不仅能够在这里感受和体验艺人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和足迹,目睹许多非公开的资料和影像,还能体验明星使用过的录音棚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偶像近距...
5月4日,在历城明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徐光祥家中,徐光祥正在为桌案板凿卯眼。郝学娟摄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柴木家具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徐光祥工作间的墙上挂满了手锯、凿子、木条等工作器材,却找不到一根钉子、闻不到一丝粘合胶的味道。 图为徐光祥展示榫卯结构组合方式。郝学娟 “锯、凿、刨等几个步骤反复打磨做成一榫一卯,一穿一插,一张木案板就和木腿联结在一起了。”正在为桌案板凿...
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在古代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块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多色套印起源于宋代,用于纸币的套印。元代,出现书籍的朱墨套印。到了明代,有双色乃至四色套印的书籍。而能印出渐变层次的称彩色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约始于明代中期。其原理是将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分别刻成印版,然后再逐色套印,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多色套印...
从表面上看,裂隙似乎毫无规律,但根据有开玉经验的师傅讲“不怕大裂,就怕小裂成破裂”大裂是可以避开的,即有规律可循,而小裂很难避开,尤其是内裂、隐裂。 翡翠手镯有没有裂纹,对其价值影响很大。有了裂纹,手镯一旦碰到硬物就很容易断裂,所以消费者在选购翡翠手镯时,要特别仔细观察手镯是否有无裂纹。 平时消费者去购买翡翠,商家往往会用硬币敲一敲手镯给你听声音,冰并告诉你声音清脆就表示没有裂纹。其实,这种方法是...
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30年来,经过几代圆明园人的努力,圆明园遗址公园在遗址考古与保护、生态环境整治、文化事业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每年的游园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 2018年6月29日,是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30周年,圆明园遗址公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系列活动迎开放30周年 前5000名游客获赠纪念门票 6月28...
会议现场图。童轩摄 中新网铜仁7月8日电 (周燕玲)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8日在此间举行。 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分论坛之一,以“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为主题,已连续举办五届。本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云集铜仁,围绕梵净山弥勒文化的当代价值、梵净山佛教文化建设,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梵净山,...
2018年3月底,明代罕见手书金经《张掖金经》亮相张掖大佛寺。(资料图)杨艳敏摄 中新网兰州7月8日电 (钟欣)7日至8日,“传统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甘肃张掖召开,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文明的主题,展开一系列学术讲座、学术对话、教学研讨等活动。 临泽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会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解读了临泽出土的匈奴人的青...
河北省文物部门近日在文物调查时,在南宫市紫冢镇一户白姓人家发现一件明成化年间圣旨,虽已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基本保存完好。 南宫市地方志专家赵希文介绍,这道圣旨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对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白圭进行的诰封,内容为对白圭生前功绩的褒扬,并封赠其为荣禄大夫、少傅,谥号为恭敏。 七彩圣旨 此圣旨材料为七彩祥云瑞鹤提花锦缎,现存总长2.5米、宽0.29米,圣旨...
明代 · 鎏金香炉 青铜质 通高8,口径13.1厘米 焚香器具。口沿平,腹微鼓,双龙形耳,圈足,底部有铭文“云间胡文明制”。颈部饰双凤纹,腹部饰狮龙纹,圈足以一周藤蔓及四合如意纹为饰。胡文明为明代万历年间铸铜工艺名匠,擅长铸造铜炉与文房用具。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
明代 · 朵儿只唱图记 明代 象牙 狮钮 梵文 高6.1、 边长5.2厘米 此印为明朝万历皇帝封授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之印。万历六年(1578 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与土默特蒙古首领俺答汗在青海会晤,并与明朝中央政府取得了联系。万历九年(1581 年),明神宗应俺达汗之请,授索南嘉措“护国弘教禅师”名号和敕印。万历十六年(1588 年),明神宗又应俺答汗之孙——第三世...
明代 · 嘉靖竹雕人物船 长37厘米 造型为渔家竹蓬木船,船两侧共雕人物十四个,男女老少或浅笑,或玩耍,或做事,各有姿态。船首有“大明嘉靖年制”“东楼”款字样。
应妮摄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应妮)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将于7月11日至21日在昆明举办。此次展演首次将舞剧、舞蹈诗纳入,同时还将首次组织巡演。 在5日的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巡视员、副司长明文军介绍,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从报送的671个舞蹈节目,37部舞剧、舞蹈诗中,遴选出80个舞蹈节目、5部舞剧,共演出20场。展演开幕演出为国家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