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安明阳,一九二七年生。河北定县人。擅油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安明阳 1943年学习于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文工队美术组。1951年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调干班。历任军委政治学院副处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天津市出版局副处长。主要作品有《炉火纯青》、《瑶族姑娘》等。
巴光明,别名光明,锡伯族,新疆伊犁人。擅长油画。1964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美术教员、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助教。199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梅尔夫油画讲习班。现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巴光明 巴光明,其作品《七月流火》入选全国油画展;《艺人》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察布查尔草原》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佳作奖,并被民族文化宫收藏。出版有《巴...
内画 中国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工艺,起源于明末,距今有几百年历史。内画鼻烟壶是融绘画书法以及特制的料器为一体的综合手工艺品。内画的画法十一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等材质的壶坯内反手作画,划出细致典雅的人物、山水、虫鸟、花草等图案。如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渐渐成了内画鼻烟壶的热门题材。(讲解:北京玩具协会会员,内画艺术家谢珊珊任子鹏 整理/摄影)
成都永陵博物馆和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他家在明朝-泰州市博物馆藏明朝服饰特展”16日在成都正式启幕,用四百年前簪缨袍服为观众立体再现当时人民的衣冠风貌。 明朝服饰 《诗经》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自古以来,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展出文物共计4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套,三级文物6件/套,有帽、补服、披风、马甲、裙、袄、袍、鞋、护...
明(1368—1644) 长24厘米 宽15.4厘米 高2.2厘米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以其质地细腻、色泽多变、发墨如油、不损笔毫而颇受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用澄泥制砚,起于唐代,是以经过滤洗的细泥加入添加剂烧制而成,使用起来不亚于石。明代是澄泥砚发展的成熟阶段,在制作、雕刻方面均有极大的飞跃。由于烧造技术的进步以及添加剂品类的创新,着色技术已到达炉火纯青的程度...
明隆庆(1567-1572) 直径8.7厘米 高1.7厘米 圆形绿色彩墨,一面有描金双龙戏珠图案,中间楷书“龙香御墨”,背面阴刻“大明隆庆年制”楷书款。 《涉园墨萃》中“中舟藏录”(袁励准)著录赭彩墨两件,其中一件形式、尺寸与此墨完全一致。明《麻三衡墨志》“稽式”中列有“龙香御墨”一种,与“探徽神品”同为嘉靖御墨。馆藏此件为隆庆年制,说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均有制作。此墨一面模印双龙,...
明嘉靖(1522-1566) 直径10厘米 高2厘米 墨作圆形,四周浮雕龙纹,中间篆书阳文“经之墨”,右侧“嘉靖”二字款,背面作团龙纹。此墨下端磨过,从磨过的地方看没气孔,可见其原料细腻,质地缜密,且墨模雕刻精细,虽磨用过仍不失为一件珍贵的墨品。 古墨鉴赏家尹润生先生在《明清两代的集锦墨》一文中曾述及此墨:“休宁汪中山所制的墨品目繁多,至今流传下来的只见一锭,正圆形,下端磨去少许...
明(1368-1644) 长30.5厘米 斗径5.7厘米 笔杆为红木制作,象牙笔托,笔头为黑棕色。笔杆细长,笔托较宽。造型完美,做工精巧,匠心独具。
明(1368—1644) 直径18厘米 高10厘米 此砚石质苍黑纯净,石鼓形。直径18厘米,厚10厘米。砚面开月牙形水池及弧形砚堂,水池之上有“内府之宝”方印,印两侧各一篇顾从义摹刻的“石鼓文”。砚底中部纵开长方形凹面,内书“石鼓”、“子子孙孙用之永保”、“东海顾从义摹勒上石”,凹面两侧亦分刻两篇“石鼓文”,凹面之上刻有朱善旂题铭,表明他于道光辛丑(1841)年重资从曹绍橚处购得此砚并...
明(1368—1644) 直径5厘米 高0。9厘米
明(1368—1644) 直径12厘米 高1.8厘米
明洪武二十年(1387) 纸本 纵13.8厘米 横232.7厘米 《急就章》在唐代以前称为《急就篇》,是汉代一种启蒙读物,相传是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作,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或称“章草”。书写上比隶书便捷,其笔画仍有隶书特点,且每字独立不连写,广泛流行于东汉。宋克此卷《急就章》行笔劲健而气韵恬合,章法严密,首尾气势相连,顾盼生辉。笔画中的波脚与瘦劲的点画形成对比,特别是字里...
明成化十六年(1480) 纸本 设色 纵173.1厘米 横64.2厘米 位于苏州城西北郊的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美誉,山光塔影和典故传说使这里成为文人墨客雅聚吟咏的绝佳场所。明成化十六年(1480),54岁的画家沈周为其同乡,任职工部,在山东主持水利工程的徐源(仲山)于虎丘饯行,他们携酒而来,山林间以诗文唱和,其后沈周便创作了《虎丘送客图》。 《虎丘送客图》轴,纸本设色...
宋(960—1279) 绢本 设色 纵28.5厘米 横28.6厘米 金明池坐落在北宋东京汴梁顺天门外(今河南开封城西),是当时著名的御苑之一。每年三月由皇帝赐令开放,并与士庶于此共观龙舟争标,郊游赏玩,成为京城一大盛事。靖康之变后,赵宋王朝南渡,“争标赐宴”则成为历史的陈迹,不复存在。因此传世近千年的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金明池争标图》成为我们领略当日繁华胜境的最直观方法。 ...
明成化十九年(1483) 纸本 纵 24.6厘米 横355厘米 本卷内容分为三段,首段为临苏轼李白诗两首,第二段为录金相蔡松年跋,第三段为张弼自书题跋。纵观此卷,笔墨饱满,势态飞动而流畅,笔画的提按起收均富有变化,形成了跌宕的独特书风。此卷是其存世作品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张弼(1425—1487),字汝弼,晚号东海翁,松江华亭人。其狂草雄畅劲健,从张旭、怀素狂草中脱胎而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