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9日,由省文物局、省工商联主办,浑源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山西省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在浑源召开。北部片区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吕梁、阳泉六市文物部门负责人对本市文物建筑进行了推介,六市文物保护认养人代表作了经验交流,省文物局与省工商联签署《推进文明守望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六市认养人代表签订了《文物建筑认养协议》。 推进文物保护 浑源县是我省文物大县,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 4...
图1 图2 明代素三彩龙凤纹香炉的龙(图1)、凤(图2)纹饰两面 这是一件明代素三彩龙凤纹香炉(见图),长32.6、宽24.4、高32.5厘米。其炉口为长方形,直口下内收呈台状,外侧饰回纹,高直颈,亦为长方形,两端中间开设对称方孔。其下为炉腹,四角为委角下垂内收,炉两侧为透雕云龙纹,龙身弯曲成波状,四足爪强壮有力,分踏云朵。龙身间施黄、绿釉,云朵为紫色,意为“金龙呈祥踏紫...
“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的: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读过《水浒传》的人对此段描写应不陌生。在十字坡,武松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暗算,三人和解后,张青将两件奇器赠予武松,此后武松一直随身携带。对于刀,小说特别写道:“张青取出两把戒刀与武松看了,果是镔铁打造,非一日之功。”“武松抽出腰里两口烂银也似的戒刀来,在月光下看了,刀是好刀,却未曾发市。” ...
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揭幕,来自13个国家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共同讨论古代文明“朋友圈”。 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捷克等13个国家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 围绕大会主题,中国考古学会下设的16个专业委员...
日前,在黄岩区高桥街道三童岙岙口发现一处明代古墓,距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古墓已清理完毕,共发现墓志铭2块,青花瓷、水晶挂件各1件。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该古墓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是当地的两兄弟和兄嫂的合葬之墓。 昨日,记者从黄岩区博物馆了解到,该古墓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三童岙岙口,10月10日被正在进行古窑址探沟挖掘的工作人员发现。经发掘,该古墓中间的墓坑最高大,净墓高91厘米,宽76.5厘...
“绮春园清夏斋流杯亭基座和导流石槽” 昨天,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37件流散文物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营造“曲水流觞”意境的石槽,圆明园罹难后流落至北京大学园内,上世纪80年代回归圆明园。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这37件流散文物中,已有32件文物的3D扫描视频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感兴趣的公众可以直接在网上鉴赏这些石质文物。 昨天上午,在圆明...
10月13日,由天水市博物馆发起,联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与文明记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召开。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天水市政协副主席苏定武出席开幕式。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陕西历史博物馆、...
明黑漆嵌螺钿荷叶式六足香几 明代漆饰家具与明式硬木家具都是璀璨的古代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科学、客观地加以认识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和文化艺术。 在大多数人眼里,明代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而黄花梨家具是明代家具的杰出代表。而事实上,明朝的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不特别钟情于使用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制作家具,这些材质的家具只占明代上层社会家具中的一小部分,其等级...
神山、圣湖、土林、古格……这是西藏以西的阿里,无数人眼中的神秘与美丽所在。茫茫旷野、寂静苍穹,那些远在远方的风、那些埋藏千年的土,那些秘境里的过往随着考古的发现逐渐揭开面纱,西藏西部地区史前文明的面貌也逐渐被“勾勒”。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搞清楚青藏高原的古代历史,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全国考古专家,实施了有史以来西藏最大规模的联合考古。日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遗址...
14日,著名考古学家李汝宽先生之子李经泽先生如期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无偿捐赠给青博。这是李氏家族捐赠给青博的第26件藏品,也是自2009年以来,李氏家族连续十年给市博物馆捐赠。 馆长隋永琦为李经泽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李先生表示作为山东人,连续向故土捐赠文物也是一种乡情的表达。 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 这件器物口径21厘米、底径12.5厘米、通高...
图为:古墓发掘现场罗嘉亮摄 11日,浙江省黄岩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三童岙岙口一处明代古墓进行了发掘。目前,古墓已清理完毕,共发现墓志铭2块,青花瓷、水晶挂件各1件,已送至博物馆作进一步鉴定研究。 图为:三穴合葬墓 罗嘉亮 摄 据了解,10月10日,工作人员在进行古窑址探沟挖掘时发现这处古墓,为一个三穴合葬墓,其中中间的墓坑最为高大,净墓高91...
封泥作为古代官署及私人日常用印封缄的遗迹,近两百年来,才陆续被发现。她是除印章本身外,最能反映古玺印真实面貌的实物载体。古玺印与封泥存世数量不少,但印章与封泥对应吻合却极为罕见,原印与两千多年前同印钤出的封泥一同展出,则更为难得。在即将开幕的“临淄新见战国两汉封泥展”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玺印“戠(职)内帀(师)玺”与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藏“戠(职)内帀(师)玺”封泥届时在两千余年后将“团圆”于...
“饰代风华——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王妃首饰精品展”全省巡展首站日前在宜春市博物馆开幕,接下来,该展览将在全省多个设区市巡展。 省博物馆藏明代王妃首饰精品展去年曾在省博物馆首度与南昌市民见面,展出了省博物馆珍藏的128件(套)雍容华美的明代王妃首饰,包括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等珍贵文物。这些首饰制作工艺高超,采用了锤打、焊接、镂雕、掐丝等多种技法,造型奇巧,呈现出浓艳华丽、宫廷气息浓厚的特点。
9月26日, 圆明园“2018金秋游”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幕。活动期间,圆明园遗址公园将举办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圆明园文化艺术展、精品菊展、圆明园遗址公园开放30周年征集老照片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据了解,本次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将首次集中展示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从全国各地回归的37件圆明园重要石质流散文物,并将作为常设展免费对游人开放。流散文物展的开放,将使游客更近距离地了解圆明园...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遗址之厚南巢个展 开幕时间:2018/10/20/15:00 展览时间:2018/10/20-2018/11/20 学术主持:邵楠 策展人:樊小峰 主办:西安圣普美术馆 承办:藏愿文化、神州映像 协办:圆体艺术、艺术外滩 支持:楚上艺术、摩登氧分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