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日获悉,凭祥市日前举行中越(凭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两国12个民间艺术团体以山歌、舞蹈、对唱的形式同台竞技。
长长的寿席上摆满了月亮糕、水果,《祝酒歌》《甩袖舞》洋溢着浓郁的朝鲜族风情。10月14日,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第四届“伞寿宴”拉开序幕,大连11位80岁以上的朝鲜族老人,在传统的“伞寿宴”上接受了晚辈们的祝福。作为朝鲜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伞寿宴”已列入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最隆重的一次。 朝鲜族自古以来把尊敬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礼节。在传统习俗中,为老人举行的寿宴...
10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赛罕区文化馆的共同努力下,赛罕区石人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在赛罕区石人湾村村史馆举行授牌仪式。 据悉,赛罕区文体广电局将把石人湾村作为非遗项目的传习保护基地,开展赛罕剪纸、银家泥塑、高跷秧歌、赛罕窗花、赛罕风箱、赛罕木雕、郭家营九曲等7个非遗项目于一体的传承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一个集中传习民俗文化的场所,从而更好地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同时,...
近日,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剧院的演员在为市民表演赣南采茶戏《搭船巧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自8月中旬起,该剧院每逢周五、周六均向市民免费呈上一台赣南采茶戏专场演出。
10月11日上午,由市委组织部、岳阳市文广新局联合承办的“2016年巴陵人才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传艺专家评审会”召开。来自岳阳传统戏剧、医药、民俗、民间技艺、民间文学等方面的20对优秀师徒,比拼技艺,接受专家的评审,争夺成为全市首批支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师徒。省文化厅非遗处和省昆剧团专家等亲临现场指导。 为推动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开展传艺...
9月18日,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田玉科率队来孝,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孝感市市长滕刚,市政协主席刘义明,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周先来,市政协副主席陈鸿杰、秘书长周千亮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考察了云梦黄香文化园、楚盛堂文化创意园、老茶馆皮影戏,孝南区丹阳古镇雕花剪纸博物馆、省实验楚剧团。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与市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非遗保...
悠扬动听的蒙古民歌、做工精美的哈萨克传统毡绣、流传民间的西王母神话、节奏欢快的维吾尔族麦西热甫……新疆堪称“非遗大区”,非遗资源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艺术、体育杂技等10个门类。近年来,伴随着旅游的跨界融合,新疆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市场相融合,并大放异彩。 “非遗文化大餐”大放异彩9月26日,“神奇玛纳斯·魅力帕米尔”的第七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上,传唱千古的世界非遗...
记者从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的认定工作。 据悉,目前全州累计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05名,其中:国家级26人,占全国1986人的1.3%;省级139人,占全省404人的34.4%;州级294人,县市级2546人。这些传承人主要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这个国庆节,许多中山人的朋友圈被《10月8日,中山人要记得收看CCTV1》的微信文章刷屏。在8日晚播出的央视中国民歌大会上,东升姑娘周炎敏和胜龙小学20名小学生登上央视舞台,让全国观众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咸水歌。 据介绍,中山咸水歌于2006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升、坦洲、民众等镇区均是中山咸水歌的核心传承镇区。2009年6月,东升镇胜龙小学获批成为中山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在葫芦上画画更有难度,是什么呢?一个是葫芦它是一个球体,所以在葫芦上你想画一个直线,你从这个方向看他可能是直的,从别的方向看可能是曲的,所以画面总有一些错觉,所以一定要掌握这个,和在平面上画不一样。” 日前,蓬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雕刻大师宋玉良先生日前应邀来到蓬莱市小门家中学,为这里墨彩艺趣园的同学们讲授葫芦烙画这种古老的艺术。 课堂上,宋玉良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电烙笔的构成和使用...
近日,来到务川县九天母石寨看到,一头“雄狮”在10多米高的桌台上,上蹿下跳,动作敏捷,引来游人惊叹与阵阵掌声。这是务川仡佬族的高台舞狮,已有200多年历史,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动作危险难度大,又赚不到钱,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出现传承难的问题。 200余年的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高台舞狮至今200多年历史,传统动作有五十余个,如“太公钓鱼”、“黄鹰展翅”、“宝塔冲天”、“猴子捞...
9月,自治区文化厅公布了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田林县申报的传统音乐“田林定安调”和民俗“田林壮族吼敢”入选。至此,田林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到8项,其余6项为“北路壮剧”、“田林瑶族铜鼓舞”、“壮族祭瑶娘”、“壮族祭瑶王”、“瑶族抛绣包”、“瑶族盘王舞”。 近年来,田林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着力做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正常化、常态化开展...
为“坚守传统工艺之匠心,传承传统工艺之薪火”,10月1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方寸之间·大千世界”——传统内画制作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举行。 此次展览展出了全囯京、鲁、冀、粤四大流派的著名内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是目前国内一次高规格的专业交流展示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内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高,使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
守望家园,追寻文明的足迹 2016年9月28日上午,由中共朔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朔州市文化局主办,朔方艺苑文化传媒公司承制的“守望家园,追寻文明的足迹”——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开馆仪式在朔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中共朔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加关,常务副部长刘文虎,市文联党组书记高怀国,市文化局副局长李文勇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开馆仪式上,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区县文广局非遗工作者、市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