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市文广新局27日发布《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非遗蓝皮书》)。该报告是广州市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也是全国首本地市非遗保护蓝皮书。 《非遗蓝皮书》剖析了2006—2015年十年间的广州非遗保护工作,结合专家学者的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比较研究、图表分析等,形成兼具客观性与前瞻性的综合研究报告。 广州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共17项、省级非遗名...
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里,大大小小的狮头或挂或摆,虎虎生威,让这个略显简陋的房间充满了精气神。 在这间工作室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狮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2岁的黎婉珍和女儿黎嘉欣正在紧张地为山东的客户赶制狮头。 “赶时间但不能手脚急,每一个狮头都代表着扎狮人的技艺,马虎不得。”黎婉珍说,扎狮头是纯手工的活儿,不比流水线生产,一笔一划间都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意蕴。 ...
12月26日,记者从湖南省岳阳市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高山田歌“啰啰咚”、云山山歌、幕阜武术、岳州窑烧制技艺、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岳阳张氏正骨术、白羊田天狮舞等岳阳市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次新增的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一次性全部申报成功。截至目前,岳阳市非物质文...
记者23日从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上获悉,目前该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达2023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中国国家级项目数量居于西北地区前列,但省级项目总体偏少。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省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热贡艺术、格萨(斯)尔、“花儿”等5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3项,省级136项,州(市)级572项,县级1237项。 ...
村里老人制作夏布过程 纺织机 12月24日,“借双慧眼看‘工小美’”2016年全国重点网媒新余行采访团一行走进昌坊旅游度假村,游山水文化广场、品当地美食以及探访夏布坊,学习夏布制品工艺精细的制作过程。 夏布坊坐落在一座优美、古老的庭院中,夏布制作的程序繁复,需经过打麻、绩纱、经纱、刷布、织造五道工序。并且,夏布的制作对空气湿度要求很高,因此村民在织布时,都用塑料罩住,以保...
绣娘正在绣制 “我的目标是要让夏布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名绣,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小红在向全国网媒记者介绍夏布绣时说。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为绣地,以材质命名的绣种,俗称麻布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月23日,“借双慧眼看‘工小美’”全国网媒新余行记者团来到夏布绣博物馆,博物馆内的墙上随处可见手工艺精良的夏布绣作品,让记者们叹为观止。 夏布绣融合夏布自然的肌理及...
为了大力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2016年12月23日,保定首宝健身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特技表演队,走进校园,来到河北小学,为师生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表演。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今后首宝健身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北小学合作开发适合少年儿童的健身球活动项目打下了基础。 保定铁球位列保定“三宝”之首,保定铁球制作技艺自2015年以来,先后列入保定市和河北省非物质文...
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29日在苏州开幕。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并作了题为《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的发言,指出“非遗不是文物,也不是什么活态的文物”。 项兆伦指出,要准确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简称《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简称《非遗法》),客观认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状况。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资料图 12月12日上午,四川省合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习基地授牌仪式在合江镇月亮街小学举行,合江县在201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瑰宝——匠笔画,也正式有了传承下去的载体和希望。 合江匠笔画发端于汉代,完善于唐宋,最早在甘雨镇产生,作为四川地区傩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道场、庆典等多种场合,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知晓匠笔画的人越来越少。如今,结合合江县正在开...
日前,我州非遗相关工作人员结束了《五句子山歌》最后一站——建始县长梁乡的普查后,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回到了州城,开始后续的资料整理工作。 据悉,“五句子山歌”是我州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整个全州各地均有分布。为切实保护“五句子山歌”,全面摸清我州五句子山歌的分布区域、传唱艺人以及歌词唱腔,州文化馆、州非遗中心自今年11月15日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普查、采风活动。在宣恩县...
近日,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首次被镶嵌于表盘之上,让这种濒临失传的纯手工技艺重回人们视线。
摄影名家齐聚东莞,参加摄影嘉年华 近日,“爱摄影 爱东莞”2016东莞摄影嘉年华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项目在东莞市民艺术中心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摄影名家,以及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数百会员、上千市民共同见证活动启动,一起分享摄影之乐。活动包括摄影展览、名家点评、名家讲座、现场评选以及非遗影像项目研讨会、非遗墟市、非遗展演等多项内容。
资料图 聊城少林拳、飞白书、聊城大花轿婚俗、朝城竹马龙灯、空心琉璃丸子制作技艺等55项亲切而又熟悉的名字呈现在我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大名单中,该批名单刚刚结束社会公示,很快,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又将加入新的成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
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推动非遗保护数字化,力争通过数字化技术,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实现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等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这两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州龙舞的第七代传承人李成家格外忙碌,他正在用竹子扎制金州龙。目前,这项制作技艺只有李成家一人能够独立完成。从扎制、画龙皮到组装成型,金普新区文化馆的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