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钧窑是青瓷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钧瓷采用含铜的蓝色乳浊釉为釉料,瓷品以其釉色的色彩斑烂夺目闻名于世,尤其它的窑变彩釉更是魅力无穷。钧窑从北宋时开始创烧,到北宋晚期发展至鼎盛。其实,钧窑的窑变瓷釉工艺,在唐代时就已有了,唐代在禹州烧造的花釉瓷,可以视为是宋钧窑的渊源。元代生产的钧瓷,无论胎釉,还是造型工艺,均大不如宋时,变得非常粗糙。这种明显的变化和退步,倒是有利于现下鉴识时对于宋元钧瓷的区分。 有...
隔扇是中国古代内檐装修的建筑构件,起分隔空间的作用。隔扇可以移动及改装,每件隔扇的上下两端与框间均以榫头固定。此组隔扇为黄花梨木制,由十扇组成,顶端出双榫,楣板及腰板为攒边打槽装绦环板,双面透雕草龙纹,双面工手,动感十足。隔心与裙板以小料攒斗加十字拼成透棂。每扇底部与边框两侧均装有活榫。此组隔扇榫卯严密,做工精细,雕工大气简练,为明代室内构件少见精品。有的专家认为是碧纱橱构件,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写...
万寿宫不仅是南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南昌人的城市记忆,是难忘的“豫章十景”之一。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备受关注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南昌万寿宫博物院陈展方案设计也已初步完成,明年将正式对外开放。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昌老城区西南部,占地80亩,铁柱万寿宫是整个街区的灵魂所在。我市将在街区内复建铁柱万寿宫,建设万寿宫博物院,将万寿宫打造成特色文化街区,成为...
(1)俯瞰四川省宣汉县庙安乡龙潭河村古建筑群一角(1月31日摄)。 在距宣汉县城25公里的庙安乡龙潭河村,有30多座古民居院落依山而建。这些院落呈木架穿斗结构、干栏式格调等特点,最早的有300余年历史,是典型的川东明清建筑。这些古建筑群是川东民居活化石,在民俗和建筑文化等方面具有科研价值。目前,这些古建筑群年久失修,不同程度上开始出现破损,一些村民对原有房屋的架构进行简单改建,虽改善了居住条件,...
2015年下旬,文物部门在南京热河路边发现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遗址,包括条石、砖道、砖井等遗迹一一现世。由于毗邻静海寺、天妃宫,有专家认为可能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起点“龙江关”的官署建筑。但随着发掘工作的逐步进行,目前基本判断,遗址是明城墙护城河的堤岸。它证明了南京的热河路,原来是一条宽达几十米的护城河。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可 文/摄 发掘现场 青砖条石层层叠加,典型的人工驳岸 发掘地点位...
宝清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经是远古人类生存的家园。近年来,宝清县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依法管理、加大保护和文物基础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文物事业不断发展,文物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全县文物保护事业呈现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宝清县有各类遗址408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6处,是我国首批文物保护先进县,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单位,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
南京城墙是南京的名片,城砖上有各种各样的铭文,是南京城墙区别于国内其他现存古城墙的最大特征。众所周知,南京城砖铭文,大部分记录城砖的产地、督造官员、烧砖民工等消息。不过,也有一小部分城砖,其产地并不是常见的府、州、县,而是当时的军队!最近,有网友在城墙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铭文,它们记录的,正是明朝军队参与南京明城砖烧制的隐秘历史。 城砖铭文里的明军番号 “老南京”版的读者张先生最近在小桃园附近的...
记者昨日从慈溪市文管办获悉,近日在慈溪观海卫镇五磊讲寺发现一个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铜钟,铜钟保存基本完好,外铸铭文尤为可贵,弥补了清光绪年间《慈溪县志》所录钟款识的遗漏和讹误,同时也是研究明代职官制度,卫所兵制、户籍与职业、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明代慈溪地方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据慈溪市文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铜钟由钟身和悬纽两部分组成,钟身高73厘米、底部直径81厘米,顶部直...
去年年底,南京的文物部门在下关热河路边发现一座面积达到数百平方米的大型遗址。考古持续了四个月,于日前结束。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文广新局最近就此次考古召开专家论证会,初步认为这处遗址是明城墙护城河的驳岸遗址,这说明了热河路曾经是一条宽达60—80米的护城河。 1、挖出两道墙竟是河边驳岸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热河路西侧、大观天地对面的这处工地。考古已经结束,现场还遗留八九个探方。直径约1米的砖井、...
海南黄花梨为何在明代盛行。海南黄花梨是我们很多朋友们都喜爱的一种珍贵红木品种,海南黄花梨的各类手串,手链等纹路的精美,在现在时尚带潮流下也有了自己的一份天地,海南黄花梨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享有盛名的,其中在明代的时候,海南黄花梨的热门程度达到了顶峰,一件东西在一个时代能够如此流行,也有其深层的原因,对此我们今天就来讲解一下。 在明代的时候,海南黄花梨的各类产品被权贵之家广泛收藏运用,期间所含的原因我...
罐高14.5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10.6厘米;胎体轻薄。靠近颈的肩部,有一圈青花连弧纹。自成化起,连弧纹经常出现在明中期的瓷器立件上(参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系该时期的重要纹饰。这条装饰,成化瓷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弘治、正德时期,而在“空白期”及明晚期,这类连弧纹装饰几乎一概不见。 此罐肩部如意纹与胫部螺丝靥形莲瓣纹,系承袭天顺笔意,而颈与腹的纹饰,均以双勾填色绘制,敷色淡雅,且不留...
罐高6.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3厘米;釉汁晶莹、透青,青花翠蓝艳丽,形制规整,胎薄体轻。底为涩胎圈足,胎质洁白细润。 元明时期不少的罐,原本是带盖的。但盖子太容易破损也太容易丢失,古罐缺盖,也就理所当然。有时,罐带盖,反倒有些不合情理不自然。数百年下来,盖子那么完美,尤其是一些珍稀品,要留心,其中多数有诈。然而,老盖子的釉色和胎色,常常同器身的胎釉色调会不一致,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烧造时,盖...
明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断创新,制瓷工艺技术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达到了我国青花瓷器艺术的高峰。明代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弘治时期处于明代中叶,此期青花在风格上与成化瓷器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但从器型、纹饰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镇江大市口古井出土2件造型及画面相似的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图小罐(见图)。罐口径4.2厘...
一般而言,人们在谈论文化时,很少涉及军事文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军事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概念,所以人们关注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上的偏颇和漠视,认为军队只是打仗,与文化的关联性不大。但事实上,军事文化是文化这一整体概念的重要分支,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封长虹 近期,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良渚博物院“消逝的古国——良渚文明展”于1月25日在上海嘉定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130件(组)精美文物,涵括玉、石、陶、骨、木等类别,都是该院馆藏文物中的精品,尤为珍贵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玉器,其鬼斧神工的雕刻工艺让人叹为观止,既有让人敬畏的神人兽面像,又有憨态可掬的圆雕小动物龟和鸟。在这些文物之中,你足可以感受良渚文明的先进和良渚先民的伟大,感慨如此先进的文明最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