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黑人文明博物馆外景 26日,中塞双方在位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中国援建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内举行竣工典礼,塞文化和新闻部长姆巴尼克·恩迪亚耶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博物馆揭牌。 恩迪亚耶在致辞中说,拥有一座展示黑人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是塞内加尔政府和人民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在中国的帮助下得以实现。黑人文明博物馆是塞中两国合作的又一典范,项目的竣工将会进一步...
这尊明代石雕阿氏多尊者像(见图),为青石质,通高1.48米。造像跏趺端坐于方台上,方台正面阴刻篆书“阿氏多”,双手抱一火焰纹宝珠。面部表情刻画生动传神,眉骨突出,直鼻高挺,双唇含笑,极为写实,给人一种超越凡人的亲切感。超越凡人的神格在尊者面相上表达到了极致。身着僧祗支,衣饰贴体利落,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整体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风格,形体比例头大、相貌特征惟妙惟肖,完全...
这件酱釉白花三足炉(见图),高9厘米,口径16厘米。器型为敛口式三足炉,形体较矮,腹部圆鼓,三足短小粗壮,三足底部露胎。炉内施满白釉,炉外施酱色釉,釉面肥厚,莹润光洁。炉身外壁饰以白彩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间以飞虫、小鸟等点缀,画面丰富而生动,笔法简练而流畅。其酱釉与白花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图案的立体感。值得一提的是,此炉周身均未见款识,从它的造型与绘画风格看,应为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产...
日前,丽水市莲都区文物监察大队接市文保所函告,丽水市文保单位仁寿寺保护范围内,施工人员正对仁寿寺大殿西侧进行施工建设。莲都区文物监察大队联合市文物监察支队共出动5名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检查。 经查实,仁寿寺负责人未经文物部门审批,在仁寿寺大殿西侧建设施工,建房三幢,面积约868平方米。执法人员当场制作了检查记录并拍照取证,对其发出责令停工通知书一份,要求当日内立即停止施工,报文物部门审批。施...
这就是墓葬群中,两位宦官好友的双室合葬墓。 这两名太监是谁 发小 两人分别叫魏玉、阮英,结缘于成化十四年。当时,8岁的魏玉和6岁的阮英同时进入蜀王府。 相约 正德十年,年过五旬的两人相约要“同堂共穴,兄弟永愿”,并共同选定成都东郊金象寺作为死后安葬之地。 罕见 考古人员称,像这样将两人合葬在一起的前因后果刻在墓志铭里,并保存至今的,却不多。 22日,在成都市锦江区金象寺四组地铁7号...
清代康熙朝的制瓷业是中国陶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康熙一朝六十余载,御窑瓷器不仅在创新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在摹古方面也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对于明初官窑制品的仿制,不仅形似,对于器物的韵味把握更是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早期的陶瓷研究学者一直认为明代官窑五彩瓷肇始于成化,对于明代《博物要览》中“宣窑五彩,深厚堆垛”的记载,因为缺乏实物资料而无从考证,只能将信将疑。直到1984年摄影师...
图1 图2 图3 这件明晚期黄花梨门脸四件柜(图1),高181厘米,宽107厘米。从时代风格看,较之清代的四件柜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是柜的高度适中,使用方便,而清代的四件柜一般比较高大,柜高两三米的也比较常见;其次是上大下小,柜门间无闩杆(硬挤门),即顶柜较高,底柜较矮,完全符合明晚期同类家具的特征,而清代的四件柜则恰恰相反,是上小下大,即下面的立柜比较高大,上面顶箱柜的尺寸就小了很...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
平陵,一般由广阔平坦的原野和高低起伏的丘陵组成。较之高山大川的雄奇险峻,平陵之地山环水抱,空旷幽雅,更具一种妩媚景色。如果将平陵山水景物融入画中,通过笔墨的渲染,展现出来的那种景致意韵并不比高山奇峰、飞瀑流泉所构成的山水逊色,反而多了一丝柔媚与婉约的风情。只见在一片疏旷的平陵之地,山丘静穆,林木萧萧,亭屋轩敞,水波平静,小桥横跨于水上,平添出几分村居人烟的生气……一缕悠然的风景,充盈在一幅距今已有...
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商贸往来,更架起了文明交流的桥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成都,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商贸活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罗马文明照亮西方之时,中国也正经历着秦汉时期的辉煌。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将成都的蜀锦与蜀绣带到了遥远的古罗马帝国。当时在古罗马宫殿内,罗马人想不到他们所推崇的东方丝绸与锦绣就可能来自遥远的秦汉成都;他们更想不到,2000多年后,古罗马的精美文物会跋涉万里,来...
图1 图2 图1所示是一只明代青花牡丹纹罐,高32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12厘米;糙口沿,缺失帽式套形盖;肩饰二细夹一宽带弦纹,其下饰云头纹一周。正面主体绘牡丹一株,两朵大牡丹盛开,上部还有一花蕾。背面可见很美的冰纹开片,其右上方还有一朵花蕾从主枝绕来;下部近底饰一周变形蕉叶纹。罐内施白釉,可见接胎痕,外底(图2)内亦施白釉,底沿露胎,胎细密坚实。从其造型制式、青花呈色、装饰绘图等几个...
一提起明成化瓷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斗彩鸡缸杯。早在明代万历时,此种小杯子的名气就大得惊人,清代《唐氏肆考》中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到了后世,其名愈隆,清乾隆皇帝弘历题有《咏鸡缸杯》一诗,深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民国《饮流斋说瓷》一书称:“鸡缸为成化精品”。在藏界,“斗彩”一词仿佛成了“成化”的代名词,以致于成化年间出产的其他种类瓷器被斗彩瓷盛名所掩,光彩大失。其实明代白...
市场的抉择 延续四年来的调整节奏,2015年中国艺术市场整体下滑明显。 除了大拍卖公司的春秋大拍业绩一齐下跌外,中小拍卖公司有不少选择了停拍。此外,据画廊、艺博会等反馈的信息,一级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行情调整已经触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老买家观望,新资金注入趋缓导致的现象,而对2016年艺术市场的“钱景”,他们也不敢乐观。不过他们预期,艺术市场一定会加快转型的步伐,20...
明正统青花如意纹大口小罐(见图),高6.9厘米、7.1厘米、5.2厘米。造型呈口大足小。足为涩胎,平底内凹,质灰白。通体以简笔如意云纹为饰,青花发色浓淡不一,浅者蓝中泛灰,深者青中透黑。纹饰、造型,颇有元代青花罐之貌,很容易被人误断。然而,同元青花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内口的边沿处,加设有一道青花弦纹线,而此条弦线,属正统至弘治时的装饰风格。 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5—1464),由于官窑基本...
婴戏童子是宋元以来常见的古代玉器造型,这种婴戏童子造型最早由佛教题材“磨喝乐”演变而来,是当时“七夕节”人们用以表达祈求多子多福、子孙兴旺之意。由于“磨喝乐”所表现出的是一个持荷婴儿的可爱形象,所以这一形象也为当时幼儿所模仿游戏,如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有“七夕前三五日……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进入两宋时期,逐渐由帝王贵族专享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