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外形:青铜,矩形内,饰蛙纹,柄中部饰菱形纹,勺部呈桃形,内凹,饰饕餮纹,周围饰云雷纹。 文物藏品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流传历史:1980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新都马家乡发掘出土,发掘人匡远滢。
外形:青铜,甑与鬲分体,双耳,甑底为条孔圆箅。鬲为三兽足,素面,甑饰三角纹、雷纹。 文物藏品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流传历史:1980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新都马家乡发掘出土,发掘人匡远滢。
外形:侈口、斜肩、鼓腹、圈足,肩上有兽面衔环。有盖,盖面微拱,饰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三鸭形钮鼎立。壶身满饰嵌错图案,以三角云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弋射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圈足饰菱纹和四瓣纹。 文物藏品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流传历史:1965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发掘出土。发掘人李复华。
外形:青铜,浅胡,栏基三穿,两面饰饕餮纹,内有一桃形穿。内上有一椭圆形穿,并阴刻有该墓出土铜器的特殊符号。 文物藏品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流传历史:1980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新都马家乡发掘出土,发掘人匡远滢。
外形:十四枚编钟,大小依次递减,长方形鼻钮,两铣下垂,口不齐平。舞部饰云纹、雷纹,篆带饰涡纹,鼓面饰蟠虺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甬、衡饰三角纹与涡纹。舞部及两枚之间有剔凿的槽,有的透空。其中八个编钟的钲、于、铣部有错金纹饰。 文物藏品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流传历史:1972年四川省博物馆在四川省涪陵小田溪发掘出土。
天坛斋宫内铜钟也曾面临被“献纳”的厄运资料图 呈报伪市政府的公函中,附的颐和园可“献纳”铜品列表 在北京游览过的人,大多见过颐和园铜亭、故宫的铜缸、北海天王殿的铜塔、天坛斋宫里的铜钟……这些美轮美奂的文化遗存,让人们由衷地赞叹。但您也许不知道,这些工艺精美文物曾被当作废铜,“献纳”给侵华日军,面临着被熔炼、被制造成枪炮子弹的厄运。这荒谬、屈辱的一幕发生在沦陷时期的北京…… 日军掠铜 伪政...
收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商代青铜人面龙身盉,《怪物史莱克》的导演是在这里找到的创作灵感嘛? 出土于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的青铜簋,谷歌是不是应该把这版权费补上? 出土于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的青铜簋,谷歌是不是应该把这版权费补上?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新时期时代的陶豆,因为被网友发现酷似越狱兔,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青铜愤怒的小鸟。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滑...
近日,武鸣县罗波派出所民警到罗波镇凤林村开展农村社区警务工作时,有村民在闲聊时反映了一条线索。村民称,有人在都武二级公路罗波至马头路段工地,挖出了一面青铜鼓;而且,此人可能将铜鼓转手卖掉。 接到反映信息后,民警立即进行调查。6月5日下午,民警终于打听到了铜鼓的下落。挖出铜鼓的人,是旧陆斡村村民危某、韦某、覃某。 一开始,危某等人并不情愿交出铜鼓。经民警做思想动员和法律宣传工作,阐明...
记者从广西武鸣县公安机关获悉,武鸣县罗波镇旧陆斡村村民在作业时挖出一面铜鼓,并准备将铜鼓私下售卖,民警得知此事后,与村民多次沟通协商,村民最终同意将铜鼓上交文物部门。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面铜鼓为隋唐时期器物,距今约有1500年历史。 武鸣县公安机关称,武鸣县公安局罗波派出所民警在开展日常警务工作时,接到村民反映有人在工地挖得一面铜鼓,并有可能将铜鼓转手售卖。民警多次走访调查后了解到,罗波...
皿方罍器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收藏配图 颠沛流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青铜器珍宝皿方罍12日在纽约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微博]正式移交中国。根据协议,曾创下世界拍卖市场亚洲艺术品最高成交纪录的皿方罍将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今后不得出现在任何商品交易市场。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12日在交接仪式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皿方罍可以说是“亚洲艺术品之王”,如果进入拍卖市场,可能还会创造新的亚洲艺术...
记者8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还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中国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荞麦岭商代遗址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掘。经初步钻探,其分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此次发掘考古面积为20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清理了一...
国家博物馆藏的铜壶滴漏 齐吉祥 在没有手表也没有挂钟的古代,怎样计时呢?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想到了一些法子。 起初他们所用的方法是,选一个比较平整的地面,当中竖一根竿,再在地面上划一些表示时刻的线条,根据竿的影子在线条上的位置,就知道什么时间了。有人说这就是“太阳钟”,那竿子是时针,太阳在天空中由东向西移动时,也在无形中“拨动”了时针。这种计时的工具有个正式的名字叫日晷。但日晷在有阳光的时候...
记者8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 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荞麦岭商代遗址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掘。经初步钻探,其分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此次发掘考古面积为2000平方米。目前已发...
汉代 长7厘米,高7.2厘米 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战国 通长27.5厘米,援长17.9厘米 征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