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容摘要] 在传世的历代中国名画中,北宋早期绘画因“画风上承五代,下开巨制绘画风格之先河”的特殊样貌而备受世人推崇。但由于北宋早期为特定的画风历史转型期,加上我国罕有书画这种有机质文物出土,因此是北宋早期绘画研究,也是中国画史研究中最大的难点。江西赣州慈云塔北宋绘画的重现光彩,则为研究北宋早期社会文化形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在历时5年的第一阶段修复工作中,30余幅北宋初年绢本、纸本绘画...
在内蒙古敖汉旗日前举办的 “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座谈会”上,有学者提出,根据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古代遗址出土的黍和粟碳化颗粒标本研究证明,敖汉地区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中黍和粟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古代旱作农业起源地。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中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专家经鉴定后认为,这些碳化糜子和谷子标本属人工栽培形态,距今7700年至8000年左右,比欧洲发现的种植谷子早2700年。 距今约8...
6月3日早上,笔者亲赴山东省汶上宝相寺,亲历了“盛世佛光——宝相寺塔地宫出土文物展”的文物运输全过程。此次展览是宝相寺塔地宫佛教文物出土后第一次赴山东博物馆的全面展示,山东博物馆将为这些出土文物设立专门展厅,全方位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据悉,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将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文物工作人员将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小心翼翼的抬出汶上中都博物馆。 ...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2日报道,在法国北部的一座城市,建筑工人正准备施工建房,无意间发现了4个坟墓,考古学家随即赶往现场打开坟墓拍照以便进一步了解各种细节。然后,这几个坟墓被运往他们的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墓室。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法国波尔多大学的专家们发现其中一具尸体是一名年轻的女性。该女子去世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年,年纪约为二三十岁。除...
5月20日,葫芦岛兴城市温泉小学附近一施工工地出土4块400多年前的明代石碑及陶罐。 4块石碑基本呈正方形,长约60厘米,厚度约6厘米。完好的陶罐高约15厘米,直径约10厘米。工作人员初步判断,石碑的主人有可能是明朝将领袁崇焕手下的一个副将,石碑应该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6月3日本报记者作为特邀记者亲赴山东汶上宝相寺,亲历了“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的文物运输全过程,此次展览是宝相寺塔地宫佛教文物出土后第一次赴山东博物馆的全面展示,山东博物馆为这些出土佛教文物设立专门展厅,全方位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 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佛牙、舍利、石函、金棺银椁、水晶舍利瓶、玻璃舍利瓶、水晶摩尼珠、跪捧真身菩萨、引路银菩萨、章仇氏造像碑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也...
近日,在河间市卧佛堂镇西告村原佛寺遗址,出土了三尊造于明朝永乐三年以前的青石材质石佛像。 据了解,《河间县志》记载,河间市西告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当时因有一座明代佛寺,寺西又建一阁,故村子取名西阁丽村,后讹化为西告力村,1981年定名为西告村。该村83岁的村民张书信回忆说:“年轻时,就听老辈人说,村里佛寺香火很旺盛。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只剩下长30多米、宽20多米的寺庙遗址和一大两...
近日,在河间市卧佛堂镇西告村原佛寺遗址,出土了三尊造于明朝永乐三年以前的青石材质石佛像。 据了解,《河间县志》记载,河间市西告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当时因有一座明代佛寺,寺西又建一阁,故村子取名西阁丽村,后讹化为西告力村,1981年定名为西告村。该村83岁的村民张书信回忆说:“年轻时,就听老辈人说,村里佛寺香火很旺盛。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只剩下长30多米、宽20多米的寺庙遗址和...
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南郊的繁昌窑遗址柯家冲窑近日发掘出一座长约35米的龙窑。龙窑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白瓷器。 根据考证,繁昌窑的产品年代最早始于五代,上世纪50年代被发掘,由相邻的柯家冲窑、骆冲窑等组成。200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对柯家冲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一座斜长50多米的龙窑,被称为繁昌柯家冲1号龙窑。这次发掘的2号龙窑是从去年11月份正式开始发掘的,...
江西曾出土过许多与音乐舞蹈有关的文物,像鄱阳的宋代戏剧俑、丰城的戏台瓷枕、南昌的西汉舞女玉佩以及商代陶埙、西周编钟等。其中,有些是古时统治阶级宴飨、礼乐或祭祀仪式中歌舞场面的生动写照,有些是平民百姓用乐舞庆祝生产生活的场景再现,这些时代各异的珍贵文物为我们展现了古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从南昌东郊西汉墓出土的舞女玉佩是迄今全省唯一一件。 菜地下发现大型墓葬群 出土江西迄今唯一玉舞人 1...
陶制大碗 数十枚当年守卫长城将士用泥土自制的象棋棋子出土后,秦市抚宁县板厂峪景区明长城修复工程现场再次传来喜讯,施工人员于近日在159号敌楼附近相继发现碑刻残片以及与明代守城官兵相关的生产、生活工具。其中,一枚刚刚出土的明代铁质锹头在修建长城工具方面尚属首次被发现。 明代象牙质“点钞机”被发现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板厂峪景区,景区负责人许国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近期发现的一批文物。按照文物的用...
5月2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 据悉,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了铜锺、铜鼎两件青铜器,器物内分别盛有疑是“酒”的液体和“骨头汤”。 其中,铜锺高35.2厘米,腹径22.5厘米,底径14.2厘米。当考古人员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
去年,广元(微博)昭化古城边发现一座秦汉古墓群,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初步估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出6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73座墓葬,是省考古研究院迄今发掘的该时期面积最大的古墓葬群。 昨日,在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表示,广元(微博)昭化古城墓葬群是中原人群、中原文化进入巴蜀地区的一种反映。发掘中,一块刻有西王母、羽人、天门造型的画像砖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有专...
陶制大碗 明代青花瓷酒盅 铁质锹头 数十枚当年守卫长城将士用泥土自制的象棋棋子出土后,秦市抚宁县板厂峪景区明长城修复工程现场再次传来喜讯,施工人员于近日在159号敌楼附近相继发现碑刻残片以及与明代守城官兵相关的生产、生活工具。其中,一枚刚刚出土的明代铁质锹头在修建长城工具方面尚属首次被发现。 明代象牙质“点钞机”被发现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板厂峪景区,景区负责人许国华先...
五月初,浙江自然博物院一期建设工程内发现一古墓。该墓包括前室、后室及墓道,后室为双穴,除前室券顶坍塌外,其它部分保存完整,为该区域截至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砖室墓。 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清理工作一度受阻。5月24日,终于从现场传来消息——古墓清理完毕,出土20余件陪葬器物。墓主人身份、墓室所属时期等谜底也都一一揭晓。 据了解,来自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前期对后室进行针对性清理,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