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潍坊安丘市博物馆新入藏明代墓志两合,并对上缴该石刻文物的兴安街道马家楼居委会送去锦旗以示表彰。 据考证,该墓志主人为马文辉与黄孺人夫妇,墓志内容:其一墓盖题:“明庠生涵宇马公之墓”,志文为明代安丘籍进士张绪伦书墓志铭,其二墓盖题:“万历三十二年五月十六日吉旦/明孺人黄氏墓志铭”,志文为赐进士第承德郎礼部主客清吏斯主事墓主侄马应龙撰《明故黄孺人墓志铭》全文。马应龙:明代《安丘县志》编纂人马文...
我区元代金石文献考古工作取得新成果。近日,考古学者从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出土的文书中,发现了元代地方官长期执行的“圆议连署”民主议政制度。 额济纳旗黑城遗址,是元代亦集乃路旧址。考古学家通过出土文书得知,亦集乃路设主官达鲁花赤(三品)1员,总管(三品)1员、同知(四品)1员等,同时设有经历、知事、照磨具体负责拟写官文初稿,提供会议决策参考。在亦集乃路还设有办事员8人。再往下,有儒学教授司、蒙古字学教...
本期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馆馆员冯小琦 想收藏瓷器的收藏者,一定要做好功课,做功课打基础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横向纵向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品种的资料。 私人收藏是现在不可小视的力量,全国各地都有一批收藏家,我觉得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不过,就我这几十年所看到的情况,私人收藏者手中的假东西不少。判断一个收藏者的收藏水平,有时从几件顶级的东西就可一窥全貌,而有时看到收藏者一屋都没有能看上眼的东...
5月15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江西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藩王掠影、珠玉琳琅、鎏金华美和金玉良缘,精选了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的137件(套)文物精品进行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8月20日。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江山永固,实行封藩制度,将皇子皇孙分封各地,此后相沿成规。整个明代,分封在今四川省境内的为...
基本信息 作者: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護中心 李学勤 编 出 版 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3-12-1 版次:1 页 数:314 字 数:360000 印刷时间:2013-12-1 印 次:1 开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ISBN:9787547505977 内容简介 《出土文献(第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清华竹简《耆夜》的饮至礼;《蟋蟀》诗主旨辨...
“七眼透龙碑”碑身断为两截。摄影 张扬 一方石块、两条盘龙、七眼石孔、几朵卷云……近日,一度失踪多年的清朝光绪皇帝亲笔御赐的“旌表马母杨太夫人节孝”碑经泉眼镇政府多方寻找,终于在马家坟屯边(雾开河南段路西15米处)挖出。这一历史文物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附近居民的关注。目前,镇里已经将文物转移至镇政府院内设专人看管。 “七眼透龙碑”失而复得 村主任功不可没 13日,记者从莲花山度假区了解到,从...
[内容摘要]日前,河北省秦皇岛市文物工作者在长城地基下发现40余枚烧制象棋棋子。专家称这些象棋子的发现,恰好为当时边疆社会将士的这种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物证。 河北省秦皇岛市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对域内明长城板厂峪段修复过程中,在长城地基下发现40余枚烧制象棋子。出土的棋子透露出当年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休闲娱乐的别样风景。 绵延在秦皇岛明长城既是宝贵的历史遗迹,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在抚宁县驻操...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神灯” 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却尚无定论。《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灯)错些”,这是目前我国古文献中关于“灯”字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战国时灯具已经出现,且已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但是,战国时灯的结构已相当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显然,在其之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应该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暂时还未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那么,我国最早的灯具...
刘旷墓志铭。 通讯员 刘金英 提供 [内容摘要]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是武强至今出土最早的一方墓志。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
[内容摘要]近日,陕西省大同市出土了一处40余米完好的城墙石基,该石基的建筑术语称为“土衬石”,有力地证明了大同北小城的具体位置,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既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在大同市北苑路北小城东墙基础抢险加固施工过程中,于城墙根部发掘出40余米完好的城墙石基,这为明代大同北小城的边界认定提供了有力佐证。 新发现的40余米城墙石基比东侧的路面高出约1.5...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皇14年,墓主为“大隋,故莒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君,讳旷,字宽亮,信都武强人。开皇七年(公元588年),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尚书左仆射高颖言其状,上召之,擢拜莒州刺史。开皇十四年(公元595年)甲...
近日,埃及有关方面表示考古学家在该国南部发现了一座珍贵古墓,并发掘出土了一具5600年前保存完好的木乃伊遗体,其历史时期早于古埃及法老第一王朝,因时间久远而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这一重大发现对于研究前王朝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而言,提供了一份重要的资料。图为考古学家此次在埃及科姆埃尔·阿玛尔(Komal-Ahmar)地区希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遗址附近古墓中发掘出土的一尊长髯男子象牙雕像...
“许昌人”2号头骨出土地 “许昌人”2号头骨化石部分断块 5月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考古发掘领队李占扬,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许昌灵井镇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大发现——在同一探方出土了第二颗10万年前的“许昌人”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 “许昌人”1号旁再次出土头骨化石 今年4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灵井许昌人遗址,新出土了27块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有完...
记者最新获悉,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组织的考古发掘队几天前正式进驻盐亭县城鸿瑞国际城工地,对月前在施工中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工地现场领队宋建民介绍,此次考古发掘的面积为150平方米,设置6个点,考古队从5月4日进场至今,现场有不少重大发现。经过清理,宋代、明代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均已现身,出土了大量宋代时期的钧窑、龙泉窑等名窑的瓷器碎片。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宋代时期,盐亭县城...
法国出土约6000年前女性雕像 近日,考古学家在法国北部地区发现一尊约6000年前的丰满女性小塑像,被称之为“维莱卡博内勒夫人”(Lady of Villers-Carbonnel)。这尊小塑像曲线丰满,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变迁,仍保存完好。据推测,小塑像用于拜祭生育女神的仪式。 这尊保存完好的小塑像高8英寸(约合20厘米),采用当地的泥土或者黏土烧制而成,造型与在地中海地区发现的小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