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两个多月的保护性挖掘,河北沧州市文物部门在任丘市鄚州镇七里庄发现的一处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商代晚期村落遗址中,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蚌器等100余件文物。 据沧州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郑志利介绍,这处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墓地区。从今年4月23日考古队进驻场地起,目前已经挖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现了灰坑、灰沟、窑址等。 郑志利说,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物遗存对研究...
考古队工作人员清理墓葬。 现场保护随葬品。 广元昭化古城墓葬群出土1100余件随葬品,经过专家论证确定 一片墓群的出现,让原本就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元昭化古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批文物的重现天日,再次给昭化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历时半年的发掘,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的大坪子墓地,经过专家论证认为,昭化古城或为中原文化入川的起始地,以及秦汉时期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完成清理...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公布。据介绍,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出土的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成为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2012年7月中旬,为配合成都地铁3号线施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牛区天回镇建设工地(俗称老官山)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魄摄魄的诱 惑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6月22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这条文化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达42680公顷,代表性遗迹共33处,其中我国就占一大半,有22处遗迹。 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之路。那么这条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到底...
为配合烟台开发区工程建设,2013年3至7月,烟台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工程占地部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历时4个多月,清理汉代墓葬77座,多为中小型墓葬,出土随葬器物主要是陶器,器型为陶罐、陶壶等,少量的铁器、铜器,铜器为铜镜,铁器为铁剑等。根据墓葬形制特点及出土遗物,时代可以确定为汉代,现将发掘情况汇报如下: 三十里堡位于烟台开发区古现办事处南约5里处的黄海海滨的丘陵地带,北距海岸约2公里。此次...
河南不仅是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繁荣的见证者,还是保护和传承的坚定实践者。河南将抓住申遗成功和欧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把河南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王阁(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现在申遗成功了,我们前期的努力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这只是暂告一个段落,我们的保护工作还将更重,还需要我们继续长期不懈努力,共同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
近日,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田螺山早期文化层底部,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独木舟模型器。该模型器用整段圆木刻意雕凿而成,全长35厘米,舟身宽近10厘米,高10厘米左右。尖头、“V”字形底,中段挖凿出长约25厘米的椭圆形船舱体,深约6厘米;尾端近方形。模型器具有比较成熟的船体形态,显然已脱离了独木舟原始的形态。 独木舟在浙江省的跨湖桥遗址和茅山遗址中已有出土,这次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模型器,一...
21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江东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公布,该馆附近工地出土的443发旧式子弹等物品,初步鉴定为二战时期使用的旧式重机枪子弹。 6月20日下午,在南京江东门纪念馆北侧工地内,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土方挖掘作业时,在场地西南角发现数枚已经严重生锈的子弹。 由于施工现场紧邻江东门纪念馆,施工人员立即将情况向当地建邺区政府报告,专业人员随即赶到现场,对发现地点以及...
河南不仅是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繁荣的见证者,还是保护和传承的坚定实践者。河南将抓住申遗成功和欧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把河南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王阁(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现在申遗成功了,我们前期的努力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这只是暂告一个段落,我们的保护工作还将更重,还需要我们继续长期不懈努力,共同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汉晋时期绿洲城邦古国“精绝国”)一座高规格的王墓中,发现了一件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的织锦。据考证,这件织锦为射箭时的护臂(“射褠”),年代在东汉中后期,即公元1世纪末—2世纪末。织锦色彩绚烂,纹样诡秘神奇,所载文字激扬,为国内外高度关注,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从材质上看,“五星...
何尊是西周早期标准器。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镇陈家后院,后被卖到废品收购站,1965年9月被宝鸡博物馆发现并收藏。最初被称作“饕餮纹青铜尊”,直至1975年调北京展览时,才被故宫的唐兰先生(有的说是马承源)发现了底部的铭文,从此便身价倍增,被定为国宝。因这件饕餮纹青铜尊的作者叫“何”,因此,这件青铜尊也就正式更名为“何尊”。它的发现印证了《史记》上关于周初营建洛邑的史实,解决了西周史研究上的疑案...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区云波路北侧发现了北魏、明清时期的古墓葬群,该古墓葬群西北位置的10号墓里,有一个石椁墓尤为引人注目,到目前已发现十几件彩陶随葬品。该石椁墓的发现,对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18日,记者来到该墓葬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已在墓葬上方搭建了保护棚。该石椁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内有石椁、石椁内有木棺。在现场,记者看到,椁外有不少随葬的陶制品...
6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一处人工湖发掘中,发现了极其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种中世纪棋盘游戏的碎片和具有1000年历史的梳子等,这些发现将为了解中世纪爱尔兰人的生活以及该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新线索。 科学家在英国北爱尔兰恩尼斯基林市郊区的人工湖发现铁、青铜和骨饰品。发掘中出土了航海日志的碎片、皮鞋、刀具、衣服饰针、木船和一个在底部刻有十字架的碗等。鹿角和骨头梳子的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