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据晋代郭璞注解,...
铜炉是中国古代铜器一个独特的品种,包括炭炉(又称燎炉)、温酒炉、熏炉、手炉等,这些铜制的炉基本上都是实用器具。和其他中国古代实用器一样,古代铜炉也是艺术品,并且深深地刻上了传统吉祥文化的烙印。 炭炉作天寒地冻取暖之用 地球有春夏秋冬,人类需要避暑防寒。炭炉,就是古人在天寒地冻时燎炭取暖的用具,类似于现在的火盆。所以铜炉最初的定义就是“盛火器”。炭炉在我国很早就出现,在商代墓...
御宝轩现身青铜器瑞兽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青铜器是显示贵族身份的礼器。青铜器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文化遗产的...
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只装有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网7月10日电(欧叶) 据日本共同社7月9日报道,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只装有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其中许多铜钱是在日本仿制的中国古代钱币。 8日,多家日本民间发掘调查公司联合发布消息称,京都市下京区贞安前之町日前出土一只装有约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铜钱全部用线串起。根据当时的价值,1枚铜钱约合...
方口内敛,口沿侧壁斜弧。长束颈。肩部四面随器形成斜梯状过渡,梯面微弧。四方鼓腹下收。方圈足外撇,足沿四角再起足竖立。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阳刻篆书款。颈部左右堆贴螭龙双耳,螭耳简形,与壶身纹饰相对比照。口沿侧壁浮雕团寿比列,再匀雕三角波浪曲折间隔。颈中,四弦上下各二,共成长方圈带,圈带以乳钉团寿规整布局。腹部,四面浅剔轮廓,内中同式装点:中域如意云纹开光,其内回纹作地,团寿置中。外区,浮雕T...
湖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象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70厘米、重67.25公斤。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商代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器柄向下,而发声的铙体则向上,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低沉而洪亮。经金相分析,含铜量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二二,铅锡含量甚微,说明这两件铙均系红铜铸成,取其性能柔韧,重击而不易断裂,以适用于打击乐器。 象纹铜铙虽然看似厚实笨重...
众所周知“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即陶瓷之国。顾名思义与陶瓷的发明有关。陶瓷使人类告别了“饮毛茹血”的时代,进入“鱼羹稻饭”的文明。热爱陶瓷的帝王不少,对瓷器礼赞有加的首推乾隆,如咏青瓷和白瓷诗云:“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识云气勇生于胆,此是武阳面白时。”我国瓷工虽南北互仿,色彩丰富,但总体“南青北白”,以越窑青器和定窑白瓷而着称于世。 钧窑之窑变红釉器的诞生,宛如青...
魏师傅希望专家鉴定一下它是不是军用望远镜? 整个望远镜由黄铜制成。本报记者李志华摄 7月7日魏先生来电: 我有部日军侵华时期留下的铜质望远镜,想无偿捐给国家,同时也想找专家鉴定一下,它是哪里制造的,是不是军用望远镜? 据调查: 望远镜已存放30多年 7日16时许,记者来到省会东良厢村,见到了村民魏建华。魏建华捧出一个布满灰尘的方形纸盒,“望远镜放了三十多...
6月28日,美国克拉克艺术馆新馆举行落成仪式,中国上海博物馆应邀举办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为新馆落成揭幕。 此次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也是对2013年克拉克艺术馆“从巴比让到印象派”展览的回访,共展出从夏朝中期到西周时期的珍贵青铜器32套共40件,其中包括7件一级品。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表示,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上海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展出将为庆祝这一两国关系中...
近日,在海外漂泊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皿方罍器盖在长沙合体。这再次引发市场对青铜器收藏的关注。 2001年,这件皿方罍器身由日本藏家释出,继而被法国藏家购买,成交价高达924.6万美元。然而,这一高价却难掩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温不火、行情不甚可观的尴尬局面。虽然近几年青铜器收藏市场略有升温,但与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书画、瓷器...
中国铜镜的仿古,出现于铜镜发展的鼎盛期——唐代,北宋时期政府崇古,文人好古,于是构成了收藏、着录、研究的风潮。北宋之后,金、明、清,不但铜器仿古,而且玉器、瓷器、陶器也开始仿古,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器物相互模仿,比如用铜镜仿钟鼎礼器。这些作品名曰仿古,实在独树一格,倒成了后世着名的收藏品。一大批仿古铜镜堪称仿古的顶峰之作,在仿制的过程中体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它们所仿的只是器物的形体,内在的精力气质却...
楚国,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楚国都是其中之一。楚国强盛时的疆土几乎包括了我国现今版图的整个南半部,所谓楚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淮南子·兵略训》)现今的湖北正是当时楚国的腹地,着名的湖北江陵纪南城遗址就是当时楚国的国都—郢的所在地。所以湖北又被称之为“楚”,“楚地”、“楚天”都是人们常常对湖北的另一种称谓。两...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皿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古代的青铜容器、酒器等,壁厚都比较薄而且均匀。如果采用现代的常规砂型铸造方法,则难以保持其容器的厚度均匀;如果采用现代的精密铸造法即现代失蜡法,则较容易产生芯子扁心。我们通过对古代青铜器表面仔细观察发现,在一部分青铜器的表面,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则的小方块式的垫片,在一些古代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物表面,往往能看到一些方形或圆形...
佛教艺术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佛教造像以其最能体现佛教教义而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艺术风范。我国自两汉以来,各个时代都创造出了不少工艺精湛、纹饰绚丽、造型优美、面目慈悲的造像精品,佛教造像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神圣与庄严感,也总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并有着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和替代的价值。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
图1 图2 剑是一种单尖两刃的手持格斗兵器。西汉训古学专着《释名·释兵》解释:“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剑,首先是一种防范意外——如刺客或猛兽的个人自卫兵器,不一定适用于正面战场;但必须携带方便,取用快捷。青铜剑是人类首先接触到的金属剑。现以东周青铜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实心圆茎剑为例,将中国青铜剑各部位逐一介绍如下:剑的使用部分——有锋有刃的那一部分就是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