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5日,记者从修水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该县黄港镇双溪村有一座洞山寺,近日,村民们在寺庙附近发现了多座和尚古墓。 修水县黄港镇分管民族宗教的负责人王浩林告诉记者,洞山寺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始建于唐正德上元二年(761年),寺内发现了佛教第一代、第二代曹洞宗(曹洞宗为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舍利塔,一直到清朝时期,寺中都是僧侣众多,香火不断,解放初期逐渐败落。 2015年,王浩林...
小嘴遗址青铜器作坊遗存 黄陂盘龙城遗址作为我省重要考古发现项目之一,目前参与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记者昨悉,考古工作者在杨家湾发现一座高规格的商代早期墓葬,推测墓主应该是盘龙城最高级别首领。 该考古项目领队、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称,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杨家湾发现6座集中分布的墓葬,其中M17出土有多件重要遗物,如青铜带鋬觚形器,器形为过去所未见;兽面纹大型牌形青铜饰件,装饰风格也为...
早春二月,益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者鲁新民又有新的发现:发现了一块清咸丰年间的武官墓志铭,找到了一块“同治七年”的城墙砖,该砖为目前益阳公开资料中年代最早的。同时,他还将重新校勘后的一块黄自元碑帖拓片捐给了市博物馆。 今年1月19日,益阳市发布《关于征集黄自元书法作品公告》,计划整理出版《黄自元书法作品集》,以推介益阳文化名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鲁新民退休前系株洲市公安局警官,因工作关系,知道醴陵有...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文保所获悉,邯郸市近日发现了14座金元和6座明清家族墓地,出土文物56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金元家族墓地位于邯郸市高开区南屯头村西部,该区域拟新建一处保障性住房。为了支持和加快工程建设,依法做好小区占地范围内文物保护工作,邯郸市文保所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对其建设范围内前期探明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分为两大片区。按照时间早晚,由北向南有序排列...
遭破坏的古墓 工作人员正在古墓现场勘查。 近日,九江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在附近的洞山寺发现众多古墓。修水县相关工作人员赴现场调查,发现18座古墓。令人遗憾的是,其中11座古墓被盗。 据悉,我省目前有不可移文物3万多件,但被盗案件频发。业内人士呼吁,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亟待加强。 佛教曹洞宗发祥地发现众多古墓 刘水山是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我们这里...
记者3日从江西省南昌市博物馆考古部门获悉,日前,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一工地发现一座古墓。经专家勘察初步分析,该古墓属于西晋至南朝时期,距今约1500年。 “由于古墓所在地区正在施工建设,古墓的墓顶等地方遭到破坏。为保护古墓,墓穴已被掩埋。”南昌市博物馆一位彭姓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该古墓是砖室墓,“砖室墓是西晋至南朝时期,南方特有的古墓形制,初步分析,这座古墓属于那个时期。”? 该考古...
下窑岗窑址出土的陶瓷件 闽清东桥镇下窑岗窑址发掘现场 记者从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昨天举行的2015年度文物考古汇报会上获悉,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去年我省对闽清义窑下窑岗窑址、南靖东溪窑封门坑窑进行考古发掘,找到了由宋至清福建古瓷器出口海外的新生产源头。 福建古瓷器出口 找到生产新源头 考古人员通过对闽清义窑下窑岗窑址、南靖东溪窑封门坑窑窑炉以及周边工作棚、储泥池、沉淀池等相关作...
在考古学语义中,“文明”即国家,文明的诞生就是国家的诞生。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名著中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即国家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在考古学上,一般把金属工具、文字和城市的出现视为国家或文明出现的典型标志。人类迄今走过长达数百万年的历程,文明的出现所占不过5000多年,可以说文明或国家是人类文化发展到很高阶段的产物。 根据经典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国家的诞生需要...
去年南昌市博物馆的专家曾称,青云谱花博园工地下方,由于历史原因,很可能存在着很多古墓。继出现阳光乳业的古墓后,3月1日,梅湖景区的花博园工地内,挖掘机又发现了一座古墓。 花博园工地内出现一座古墓 1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时,古墓已经被工地工作人员用泥土回填,看不到古墓的样子,古墓被挖出来的青砖散落在回填的泥土中。 据工地的工人温伟军称,事发现场准备修建一个下水管道,3月1日下午2时30分左右,...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月25日报道, 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名7岁男孩在去一个考古地点玩耍时无意间发现了3400年前的古代裸女雕像。 以色列文物部门在一份声明里称,这名叫奥里 格林胡特的男孩在考古地点泰勒雷霍夫攀登一个土堆时发现了一个被泥土覆盖的人形石像。格林胡特将该石像带回了家。 他的母亲莫里亚 格林胡特很快发现了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像”。“我们向他解释说,这个雕像是一件古代的文物,考古发现是属于...
记者昨天获悉,福建博物院去年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平潭史前考古和闽清义窑丝绸之路考古等都有重大发现。 去年该院完成田野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0项,勘探面积8.35万平方米。 范雪春领队主持的“福建史前考古调查研究”,对分布在漳平市、龙岩新罗区以及三明市大田县的史前遗址,开展史前遗迹的分析与研究。发现的穿云洞、留阳洞、慧林洞等3处史前洞穴遗址,为九龙江流域乃至福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框架的建立及...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在伦敦市区街道地下6米处发现了一片曾用于装饰古罗马富人居所的华丽壁画,由此展开了新遗址开掘工作。据悉,该壁画是古罗马时代英国现存最古老的壁画之一,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纪晚期。 遗存壁画近2.5米宽,高度超过1.5米,非常易碎。英国考古学家将该壁画分为16片,并小心地从遗址中抬出。所有壁画断片均进行了加固、底切和整体抬装,旨在让泥土裹住并保护灰泥质层。 公元100年,第二个古罗马大...
近日,内蒙古博物院文物普查组在文物登记中发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这期《蒙古农民》刊印时间为1925年4月28日,封面右上为刊名,以蒙汉两种文字书写“蒙古农民”。经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专家登记确认,这期《蒙古农民》为创刊号。 1925年4月,在著名共产党人、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邓中夏指导下,《蒙古农民》第一期在北京蒙藏学校出刊。该刊物由内蒙古最早的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