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缅甸媒体报道称,在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录的缅甸仰光蒲甘的古寺调查期间,又新发现几处佛塔遗址。其塔内文物普查工作预计将在2016年2月底结束,该遗址可能将于2017年作为缅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竞标列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与缅甸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吴登伦告诉国营日报记者:“到目前为止,蒲甘的11个行政区已发现佛塔800多座。有一些被埋藏于地下的佛塔,正逐步被发现。” 缅甸蒲甘历史古城是该国著...
记者13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云南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初步成果,,考古学家判定兴义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并发掘出滇中青铜时代遗存,专家推测遗址下部有更早期的文化遗存。 兴义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兴义村。2015年7月,兴义小学在扩建过程中发现人骨及陶罐等文化遗存,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初步认定兴义遗址为包含有海东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存的遗址。 据悉,兴义遗址为贝丘遗址...
记者近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据统计,30座墓葬中19座出土有随葬品,共计各类器物63件(组),出土隋五铢钱140余枚。陶瓷器主要以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和青瓷为主,有罐、壶、杯、陶俑和模型明器等。 考古人员依据残留墓主遗骸初步确定,5座墓主系成年女性,2座成年男性墓,女性墓主占比较...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对入选200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集宁路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了46座元代墓葬。此次发现的墓葬与2014年发掘的59座元代墓葬皆属集宁路古城居民的墓葬区。 此次发掘清理的46座元代墓葬中,带墓道砖室墓2座,土坑竖穴墓44座。葬具有木棺、陶罐、瓷罐等,二次葬较为流行,有单人葬、合葬墓、骨灰葬等葬式。随葬品有陶罐、瓷罐、铜手镯、铜镜、印章...
2月18日,苍南县文物工作人员在龙港镇鳞头村指导姜立夫故居修缮工作时,在该村姜氏宗祠正前方意外发现两座清代石构庙宇——土地庙与文昌庙。 土地庙位于东侧,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文昌庙位于西侧,建于光绪七年,两座庙宇均为单开间石构建筑,前方置祭埕,祭埕前有一个椭圆型池塘。两座庙宇建筑的石墙、望板、檩条均由花岗岩石块、石板、石条垒砌而成,檩条有方型状及圆型状两类,中部檩条刻有庙宇建造时间铭文,其余刻有捐...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发现7000年前的人类部落 房屋保存良好,里面有地板、工具、陶器等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耶路撒冷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部落。 据外媒报道,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发现7000年前的人类部落。以色列工人在耶路撒冷附近修路时,发现这个古代遗迹,于是请来以色列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两个房屋,估计建于7000年前。房屋保存良好,里面有地板、工具、陶器,还有人类骨骸。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15日对外披露,内蒙古文物普查组近期在阿拉善盟博物馆发现一件中国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 消息指,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元年”(107年),碑刻为东汉时期西北驻军所刻,文字内容有“北置朔方,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郡塞,西界张掖居延”;“王莽之乱”等...
朱泾镇待泾村蔡家溇发现的7根石柱 石柱边保留完整的落舍老宅 最近,在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蔡家溇发现的7根石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称,这7根石柱是清代船坊遗址。也有可能是上海首次发现的古代私家船坊遗址,这是真的吗?当地政府部门表示,已经开展调查研究,将尽快给出答案。 所谓“船坊”,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泊船的建筑群。蔡家溇在待泾村蒋泾10组,位于建设中的朱泾镇“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花开海上”...
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形成的一些习惯,历经千万年的沉淀,逐渐固化而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每逢春节,这些习俗总会更为集中地呈现。 饺子馅里有岁月——猪 春节时,包饺子多以猪肉为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曾用猪殉葬,并将猪的形象用于器皿和礼器中了。 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家猪源于野猪的驯化。然而,野猪到底在何时何地被驯化成家猪,依然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考古学家以往用骨骼形态和DNA来区分家猪和野...
近日,来自伦敦考古博物馆 (MOLA) 的考古学家在伦敦市区街道地下六米处发现了一片曾用于装饰古罗马富人居所的华丽壁画,同时展开了新遗址开发的现场工作。该壁画是古罗马时代英国现存最古老的壁画之一,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纪晚期(英国建立的最初十年)。得益于浩大的古罗马建设工程,这一罕见壁画得以与世隔绝,长存于地下。图为十六块装饰壁画之一,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时代英国建立的最初十年。 中国文物网2月1...
北镇市富屯乡龙岗子村埋葬着辽国第五代景宗皇帝耶律贤的两个孙子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耶律宗允墓已回填,耶律宗政和秦晋国妃合葬墓对外开放;资料图片 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境内,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闾山即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日前,这座山又因发现辽代帝王陵疑迹而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提起辽宁境内的帝陵,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清代的永陵、福陵和昭陵。其实,在辽宁境内,还有两座不为人知的...
近日,在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川区渭头河窑址内,淄博兴利陶瓷公司总经理司维利正在对其办公场所进行深入挖掘、清理,挖到地下2米深处,他心心念念寻找的窑神庙原址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 开挖现场位于淄川区渭头河窑址的馒头窑以东,在地下2米深处,施工队挖掘出旧时窑神庙的两级台阶、大门底座、迎风墙、算盘珠样式的石头等,其中 大门底座为梯形石座,上方宽约280厘米,下方宽约400厘米,四周花纹雕刻精细、...
记者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墓地位于当地民宅地下,清除基础部分后,墓葬开口暴露。30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其中25座为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直线式洞室墓,5座平面略呈刀形。 刀形墓墓道开凿于墓室南东端,墓道东壁和墓室东壁相连,依照平面差异,墓葬又细分为直背刀形和弧背刀形墓两种...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辽市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址。根据遗址房屋形制、出土遗物特点推断,这个遗址属于哈民文化遗存。 哈民文化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因距今5000年至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而得名。这类遗存的文化中心大体分布在中国东北的科尔沁沙地地区,遗存文化面貌独特,年代与红山文化晚期相当,与周邻地区已发现命名的新石器文化均不相同。 这处被称为腰伯吐哈民文化遗...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集宁路古城遗址发现46座元代墓葬。 曾入选200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集宁路古城最早建于金代,后被元朝利用,是当时蒙古草原与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最终毁于战争。2002年至2005年,考古人员曾对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器物之精美,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前所未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