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宁省鞍山市考古部门28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已初步完成对鞍山地区古代岩画的考古调查,共发现17个岩画地点的百余处岩画。 岩画是人类祖先以石器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描绘记录其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属于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据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发现的岩画中包括143组图案和3000余个个体图像。记录的内容多为日、月、星辰图等自然景物,部分图案镌刻在...
一代女皇武则天与李治所葬地乾陵因拥有无字碑而闻名遐尔,记者2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在武则天儿子唐中宗李显的定陵,考古专家也发现了一块无字碑。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之子,唐朝第4位皇帝。其定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北20里的凤凰山上。相传按乾陵制度,凿石雕各种石刻50多件,其无字碑不亚于乾陵。 陕西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博: 因为无字牌在咱们这个民国时期有一个西北艺术古迹调查团曾经做过调查,那...
辽宁省鞍山市日前完成了对古代岩画的考古调查,共发现17个岩画地点,103处岩画,并根据考古调查整理出版了《鞍山岩画》一书,对鞍山地区岩画进行解读,填补了辽宁地区抽象岩画的空白。 岩画是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鞍山市在铁东区、立山区、千山区与海城市等区市共发现17...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月25日报道, 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名7岁男孩在去一个考古地点玩耍时无意间发现了3400年前的古代裸女雕像。 以色列文物部门在一份声明里称,这名叫奥里•格林胡特的男孩在考古地点泰勒雷霍夫攀登一个土堆时发现了一个被泥土覆盖的人形石像。格林胡特将该石像带回了家。 他的母亲莫里亚•格林胡特很快发现了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像”。“我们向他解释说,这个雕像是一件古代的文物,考古发现是属于...
近日,在内蒙古开展的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组在阿拉善盟博物馆登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元年”(107年),碑刻为东汉时期西北驻军所刻,文字内容有“汉武帝”“北置朔方,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郡塞,西界张掖居延”“王莽之乱”“更于郡之北山沙...
昨天,有市民在北碚区水土镇绕城高速嘉陵江大桥下,发现江水退去后有4根阴沉木露出“真容”。重庆自然博物馆专家到现场查看后分析称,这些阴沉木是造山运动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测,在几千年至几万年前,北碚乃至重庆森林茂盛,或是一个“植物园”。 昨天上午,家住渝北区宝圣大道金鹏小区的周先生开车到北碚水土镇办完事后,看到嘉陵江水陡然消落,便来到绕城高速嘉陵江大桥下面游玩。“在一处消落带上,我突然在江边看到几根疑...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24日对外披露:近期,内蒙古博物院文物普查组在文物登记工作中,登记确认发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 经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专家登记确定:《蒙古农民》共16页、64开、铅印本,此期为创刊号,刊印时间为1925年4月28日,封面右上为刊名,以蒙汉两种文字书写“蒙古农民”,这是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上第一份传播马列主义的刊物,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925年...
淘宝人在工地上挖到了宝,发现了一大缸孙吴时期的古钱币,瞬间,工地上乱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工地负责人吴大命令手下,将土转移。此举是为了引开淘宝人,可当工人将一百多枚古钱币从土中分拣出来后,吴大却悄悄将这些钱给收了起来。如此“藏宝”给他自己惹来了大麻烦。因涉嫌盗窃罪,吴大被检方提起公诉。 1 淘宝人发现宝贝工地乱了 1972年出生的吴大、吴晓来自河南光山,二人是一个村子的,如今都在江苏某工程公司...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日前公布了38个提名参加初评。浙江有3个项目入围,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项目首次入围。 该项目是2011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项的,5年来,考古专家对我市平水、漓渚等乡镇的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葬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并有了重大发现。从调查结果来看,越国的大型高等级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平水、兰亭、东湖、漓渚、皋埠等乡镇,而且初步确定平...
在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中,陕西考古人员对武则天三子唐中宗李显的定陵神道遗址进行清理,发现其原来拥有18对36件石刻,可惜的是除个别保存较好外,大部分已经被毁。 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说,在往年考古钻探基础上,2015年度对定陵陵园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主要包括陵园南门门址,南门列戟郎的西侧遗址,以及西侧的番酋殿遗址和无字牌的牌亭遗址等。结果发现定陵石刻原来应该有...
记者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墓地位于当地民宅地下,清除基础部分后,墓葬开口暴露。30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其中25座为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直线式洞室墓,5座平面略呈刀形。 刀形墓墓道开凿于墓室南东端,墓道东壁和墓室东壁相连,依照平面差异,墓葬又细分为直背刀形和弧背刀形墓两种...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的魅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出来。继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中国最早的明胶之后,日前,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再度令人惊叹:距今约3600年前,小河文化的先民们已在使用以牛心为材料制成的“化妆棒”。正是用这种化妆棒,小河文化的女性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涂上了耐人寻味的一抹红色。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杨益民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报告》(Scien...
昨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于近日启动,新疆和硕县红山墓群成为疆内惟一入围的考古项目。 据红山墓群考古项目的负责人王永强介绍,红山墓群位于和硕县红山谷地的西北部,由红山沟墓地、红山墓地、乌兰托里盖墓地共3处墓地组成,共计400余座墓葬。此次发掘38座,其间发现了房址1座,祭祀遗迹14处。墓葬群出土遗物多达近500件。其中,仅陶器在数量就占据整个出土...
太平门遗址发掘现场。记者 熊明 摄 古代重庆人从水码头上岸之后,经由哪条路能最快抵达当时繁华的白象街、四方街?答案是太平门。 曾经是“重庆第一门”的太平门,近日跻身由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选名单。接下来,太平门遗址将和同样入围初选名单的全国各地30余个考古发掘项目一起,接受包括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中国考古学会在内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评审,有望晋级终选。 太平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