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昌平区南口镇臭泥坑村村民发现一尊名为火焰宝珠的石刻。其通长66厘米,宽43厘米,厚14厘米。石刻通体青石质地,居中雕宝珠,宝珠周围刻满火焰纹饰,图案呈辐射状,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宝珠石刻原为寺庙所用,后经演变,被用作皇家陵寝、达官显贵墓地的牌坊装饰品。“该火焰宝珠就是石牌坊上的一个石构件。”昌平区文物专家邢军介绍,从其纹饰以及发现地点判断,该石刻为明代作品。 石刻发现地不远处有一...
早在多年以前,在平度南村镇沙梁村就相继发现了不少古陶器残片,后被文物部门确定这里埋有一个距今4000多年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出于原地保护考虑,这里一直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3月8日,记者从平度博物馆获悉,最近一段时间,又有村民在农田作业中捡到了不少陶片。 平度南村镇西南向的沙梁村一直以种植大葱、姜和土豆等蔬菜而闻名,五六天前,为了给即将开始的蔬菜种植做好准备,68岁的李保志和一些村民开始在农田开垦土...
3月7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对隆安县乔建镇罗兴江古“雒田”遗址进行开发考察,发现一批古水利建筑遗址和古雕塑文化遗存。这些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古“雒田”在我国稻作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隆安县乔建镇罗兴江古“雒田”遗址于去年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罗兴江的“罗”字是壮语水田“那”的上古音,“兴”是壮语“鹭鹚”鸟的上古音,“罗兴”就是“鹭鹚鸟田”,即古籍所记载的“雒田”(也叫“鸟田”)。 ...
浒墅关“赵王坟”发现的金砖,清晰地刻有“乾隆伍拾玖年成造细料贰尺贰寸金砖”边款。 高新区浒墅关镇上塘地区近日发现南宋“赵王坟”遗址,现场挖出部分金砖。经苏报牵线,考古部门前天傍晚已紧急介入。 热心读者、“吴文化学习群”QQ群友钟华6日下午向苏报报料,浒墅关上塘地区在平整地块时,在浒墅关中心小学原址处发现“赵王坟”遗址,里面出土了不少清代金砖,品相较好的已被一些挖掘者取出并随意买卖。钟华还发来了...
大理又现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近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一个缓坡地带,发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遗存。这里的居民不仅耕田种地,甚至多以打鱼为生。 遗址在哪里? 磻曲遗址位于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处于苍山三阳峰下的缓坡地带,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由遗址东侧南北向并行而过。 为配合大理磻云落白族人文度假建设项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
昨天,热心市民温先生反映,在越秀山原广州美术馆碑廊大门侧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都是法文,大意是,该碑是为1860年——1861年为法兰西死亡的海员而建立的。他说,这有可能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的重要历史物证。 温先生是广州市民,家就住在越秀山附近,他和家人经常爬越秀山锻炼身体。2月份,温先生的儿子告诉他,在越秀山上广州美术馆大门内看到一块石碑,石碑上面都是外文,看上去不是英文,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
近日,九江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在附近的洞山寺发现众多古墓。修水县相关工作人员赴现场调查,发现18座古墓。令人遗憾的是,其中11座古墓被盗。 据悉,我省目前有不可移文物3万多件,但被盗案件频发。业内人士呼吁,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亟待加强。 佛教曹洞宗发祥地发现众多古墓 刘水山是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我们这里有座洞山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前段时间有村民在寺庙...
红山墓群位于新疆自治区和硕县红山谷地的西北部,该谷地为天山南麓山间小盆地,四面环山,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为配合基础建设,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7月、10月分两次对墓群进行了发掘。 红山墓群由红山沟墓地、红山墓地、乌兰托里盖墓地共3处墓地组成。3处墓地西南—东北向线状排列于谷地地势相对较高的碱土台地上。文物普查统计,三处墓地共计400余座墓葬。此次发掘38座,其中红山沟墓地5座、红山墓...
近日,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于成龙纪念馆收藏到一块罕见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石刻“买地券”。这块刻有“买地券”的石碑原来是一种随葬品,在方山属首次发现。 此石刻形制为方形,青石质,刻石高度宽度都是42厘米,刻文楷书,共15行,每行字数不等。这一“买地券”的内容较为完备,不仅有购买墓地的时间、买卖人、所用钱数,还明确指出买来葬何人。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南至朱雀”来说明墓地四至,...
昨日,山西省考古所侯马考古工作站发布最新考古发掘报告。考古专家日前在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发现一处时间跨度从汉朝到宋朝的墓葬群,其中4座北魏墓葬尤为珍贵,出现了梯形土洞墓与方形单室砖墓共居一处的形制,对研究墓葬形式演变及文化民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考古专家共发掘面积13200平方米,清理祭祀坑822座,墓葬37座。其中汉墓8座、北魏墓4座、宋墓25座。本次...
遗址位于洱海边 火葬墓顶部石块堆砌 大理又现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近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一个缓坡地带,发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遗存。这里的居民不仅耕田种地,甚至多以打鱼为生。 遗址在哪里? 磻曲遗址位于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处于苍山三阳峰下的缓坡地带,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由遗址东侧南北向并行而过。 为配合大理磻云落白族人文度假建设项目,云...
火葬墓顶部石块堆砌 大理又现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近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一个缓坡地带,发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遗存。这里的居民不仅耕田种地,甚至多以打鱼为生。 遗址在哪里? 磻曲遗址位于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处于苍山三阳峰下的缓坡地带,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由遗址东侧南北向并行而过。 为配合大理磻云落白族人文度假建设项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
发掘现场鸟瞰图 2012年末,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寻找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之墓时,在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意外发现大型东汉帝陵烧窑遗址,经前期钻探,共发现127座烧窑,并对其中的600平方米进行了发掘。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新一轮发掘中,又发现了排列整齐的排窑,这为研究东汉陵寝制度及手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两座烧窑方向一致、排列整齐 新庄汉代烧窑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东北部,地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