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川渝石窟及石刻保护项目论证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达成共识——在全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四川石窟,应与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等一起,纳入整体保护,助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今年3月,川渝石窟的全面调查将正式启动。 在中国,敦煌、龙门等石窟,蜚声海内外。然而,被誉为“中国石窟史下半阙”的四川石窟,大多藏在深闺人未识。专家呼吁:四川石窟规模宏大、造型精美,应当进行...
日前,由河南省文物局、省公安厅组成的专家组,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召开工程验收会议,工程验收分三个专家组进行,分别对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工程技术、竣工资料进行了检查、抽验。专家组一致同意龙门石窟安防工程通过验收。 龙门石窟安防工程分三期实施。一、二期工程分别建立了监控中心基础设施和沿河视频监控、广播音响系统。三期工程自2013年3月开工以来,对景区主要部位进行了报警、监控布点,电缆敷设,设备材料...
由国家投资1600万元实施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库木吐喇石窟抢险加固工程,近期竣工并通过了专家验收。 记者日前从新疆文物保护中心了解到,验收组成员由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6名专家组成。近期,他们来到了库车县,看到曾经遭受风蚀雨浸并出现了诸多问题的库木吐喇石窟,经过此工程危岩加固、水害治理、栈道修建、库门加固及变形观测等方面的加固维修,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变得比...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由敦煌研究院实施建设,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核心项目,总投资3.4亿元,投入运营近6个月之久,被称为“数字莫高窟”。图为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可观看的虚拟漫游洞窟《梦幻佛宫》。刘玉桃摄 “身穿彩衣的飞天从头顶优美的舞过,佛像表情细腻传神,造型独特,衣裳华丽鲜艳,看得真切逼真。”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刚观看过《千年莫高》和虚拟漫游洞窟《梦幻佛宫》的游客王曦亮说。 “...
针对石窟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转性,甘肃今年开始对其境内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云崖寺石窟、木梯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进行数字化处理。“莫高窟的数字化对甘肃乃至全国石窟文物的数字化进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针对石窟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转性,甘肃今年开始对其境内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云崖寺石窟、木梯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进行数字化处理。拥有了“数字化档案”的这些濒危珍贵石窟将得到永久保存。 甘肃省文物...
针对石窟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转性,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甘肃今年开始对其境内麦积山石窟等5处珍贵石窟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这些石窟的珍贵文物能以数字化的形式得到永久保存。 甘肃省文物局介绍,数字化从技术层面讲就是文物信息收集的过程,经过对石窟文物详细的调查测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保存相对精准的主要信息。“保存这些文物的信息也就保护了这些文物的价值。” 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甘肃首批试点建设数字化档...
2010年发掘北魏寺庙遗迹 2011发掘铸造场和塔院遗迹(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寺庙与铸造场遗址) “两座寺院遗址不仅是我国目前出土的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石窟寺遗址,遗址中的辽金地穴式铸造井台、熔铁炉布局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荣登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榜,这也是我省第12次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行列。发掘由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山西...
针对石窟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转性,甘肃今年开始对其境内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云崖寺石窟、木梯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进行数字化处理。拥有了“数字化档案”的这些濒危珍贵石窟将得到永久保存。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王旭6日向中新社记者坦承,石窟文物主要是保存时间已经非常久远的壁画和塑像,现存的东西已经不多。同时这类文物相对比较脆弱,且其存在的病害和问题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要想通过技术手段等措施使它...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2014年是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历经严峻考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关于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闻不断出现。其中,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不仅使这条贯穿中外,通融古今的古道更加熠熠生辉,也当之无愧地入围2014年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的提名。这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再次印证了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影响。 丝绸之路地图 此次申遗成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表示“...
在佛教构筑的宇宙观中,须弥山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央的诸山之王,高八万四千由旬(约合数百万公里)。 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确有一座须弥山,在固原市原州区西北,但它显然没有资格被称为“诸山之王”。 地球的诸山之王,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宁夏的诸山之王,是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 固原的诸山之王,是六盘山主峰米缸山,海拔2943米(一...
石窟寺的祭台上摆满了祭品 隐藏在山林中的龙门山石窟寺 位于原始森林中的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藏着外人少有耳闻的历史故事。日前,古蔺县政府在对该乡的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石窟寺,该文物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二年,距今已有481年的历史。 石窟寺虽为民间人士建造、维修,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几处碑文中,能找到川南两次大规模移民历史的证据。 深山藏文物 ...
碑文上的落款有“嘉靖”字样 位于原始森林中的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藏着外人少有耳闻的历史故事。日前,古蔺县政府在对该乡的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石窟寺,该文物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二年,距今已有481年的历史。 石窟寺虽为民间人士建造、维修,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几处碑文中,能找到川南两次大规模移民历史的证据。 深山藏文物 文物普查发现始建于明代的石窟...
碑文上的落款有“嘉靖”字样 石窟寺的祭台上摆满了祭品 隐藏在山林中的龙门山石窟寺 位于原始森林中的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藏着外人少有耳闻的历史故事。日前,古蔺县政府在对该乡的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石窟寺,该文物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二年,距今已有481年的历史。 石窟寺虽为民间人士建造、维修,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几处碑文中,能找到川南两次大规模移民历史的证据。 ...
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敦煌壁画,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走出西北大漠中的莫高窟,来到了远在江南的博物馆和实验室之中。在位于浙江大学内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考古学者和科技专家共同完成了对于敦煌文化遗产的高保真采集与重建。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刁常宇副教授今天向记者展示了科技考古的新成果。集中了初唐精美雕像和壁画的莫高窟第220窟,被科研团队按1∶1的比例尺寸,原模原样地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