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广为世人所知,东立佛的形态也清晰可见,但已坍塌1500年之久的西立佛是什么样子?因没有记载一直是一个谜。从2014年开始,云冈石窟研究院对1992-1993年窟前出土文物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从现存痕迹和考古发掘出的坍塌的西立佛一百多块大小石块看,西立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状基本可以确定,这一发现,是西立佛自北魏就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对于研究西立佛和20窟洞窟形态提供了重...
云冈石窟窟前考古研究又有新成果——早已大部坍塌的第20窟西立佛,可望重现高约9米多的北魏时的风采。 第20窟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标志性造像,属云冈早期造像的“昙曜五窟”之一。大佛两侧为立佛,东立佛保存完整,立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提拎袈裟衣裾,面西偏南。而西侧立佛仅存下身膝以下局部以及头光局部,其余身躯随窟顶和西壁一起坍塌。云冈石窟研究院对1992—1993年窟前出土文物通过一年多的整理研究,近...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现仅存主佛及东立佛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土的130多块西立佛石块研究分析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18日对外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已坍塌1500年之久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西立佛,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整理研究,根据100多块出土石块的形状,基本确定了大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状,这是该佛像自北魏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识。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现存...
近日,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先后到麦积山石窟和大地湾遗址调研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副局长肖学智,省旅游局局长何伟参加调研。天水市市长杨维俊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8月28日,夏红民一行实地考察了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情况,听取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于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管理规划执行情况和开放利用工作汇报。夏红民说,要严格遵循《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文物保护法》,做好...
一件件文书残片,有的如巴掌大,有的如火柴盒大,却干净整齐,字迹清晰。9月7日,记者来到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工作间,看到了今年从吐峪沟石窟发掘出土的文书残片重新露出了“真容”。 据了解,吐峪沟石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东部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遗址群,年代为南北朝时期至回鹘时期。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吐峪沟崖体加固工程的实施,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夏季是火灾高发季节,如何最大限度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近日,新昌县消防大队联合当地文广部门对辖区内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开展了消防安全检查。尽管检查结果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小隐患。 检查人员首先来到了新昌大佛寺石弥勒像,对电气线路是否穿管、消防设施及器材是否完好,古建筑内用火管理是否健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新昌大佛寺内的石弥勒佛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2013年被评为全...
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中心近日使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开始对第五窟进行扫描及修复工作。第五窟的壁画及佛造像最为精华。图为游客经过石窟。
近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安岳石窟圆觉洞保护研究》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2006年召开的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中德双方同意拓展合作领域,将四川安岳石窟保护研究纳入新的合作项目。同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德双方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安岳石窟保护前期研究。自2007年开始,长达七年时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地区文物保护科技人员与...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米;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
山西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两座新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復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復。」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公尺;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为4平...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每幅壁画中间都用暗红色竖线隔开,上面绘有奏乐等内容,展示了墓主人...
这座九层高的寺庙(96 号洞窟)内存放着一座大约 33 米高的巨大唐代佛像 中国文物网7月16日编译报道:2016 年 5 月,盖蒂博物馆将向参观者介绍雄伟壮丽的敦煌莫高窟,这是一个可追溯到 4 世纪到 14 世纪的古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参观者可以探索来自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多元化艺术和手工艺品的重要意义,了解其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展览对将近 500 个目前仍保存完好的石窟寺庙中的三个进...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历时近8年之久的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竣工。经过最彻底一次修复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披着100多万张金箔“重现金身”面向公众开放参观。历经800多年风雨的千手观音历代曾经历至少4次修缮,但历次修缮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国内外又无相关修复案例可借鉴。 据大足石刻博物院院长黎方银介绍,以往的修复都是妆金、贴金,用泥和麻线等来修补,而这次抢救...
5月20日上午,在云崖寺石窟纵横交错的钢架上,冒雨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正按照计划对文物本体进行最后阶段的加固维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云崖寺石窟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全方位维修保护。 云崖寺石窟位于庄浪县韩店镇黄草村西云崖寺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中,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凿于北魏晚期,由竹林寺、大寺、西寺、朝阳寺、金瓦寺、佛沟寺、红崖寺等组成,现存窟龛19座,石造像18尊,泥塑55尊,壁...
掩映在山桃花丛中的大佛仪态威严、神情端庄,帛带袈裟、面庞丰腴……在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景区,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游客刘瑞雪拿出手机,定格下这一画面。 “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须弥山石窟还能保护得这么好,让我大饱眼福!”刘瑞雪说。 记者近日在须弥山石窟采访时了解到,当地文物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对须弥山石窟进行全方位保护,让古丝路遗珠重新焕发光彩。 须弥山石窟景区居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