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钟淑博士和其导师葛英会教授合著的《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日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体材料来源于原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旧藏,共约3000片,其内容有一半以上属首次公布面世,学术价值极大。 《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是近年继《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大型甲骨学研究著作,该书不囿于胡厚宣先生创立的“先分期、再分类”的...
陕西省考古人员近日在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了一批甲骨文,通过解读内容,发现了有关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的名字,这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完善西周诸王年表有重要意义。 这批甲骨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一处西周时期的灰沟中出土的,总共有7600多片,其中刻有文字的是688片。在可以辨认的1600多个文字中有“王季”、&...
考古学家最近对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出土的7000多片西周甲骨进行辨认分析,在其中发现的文字已经超过2200个,是全国8处发现周代甲骨文遗址地点中最多的。 周公庙考古队去年对周公庙门前一处大面积灰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卜甲共计7000多片,有刻辞的甲骨688片。考古队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些卜甲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拼对、缀合、照相,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聘请国内著名古文字专家前来帮助辨认。最终发现的...
来自联合国的众多外交官和国际职员,日前出席了在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的“联合国中国甲骨文书法展”开幕酒会。这个展览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展出了19世纪出土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甲骨文拓片及60幅甲骨文书法作品。3000多年前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中国古文字、用甲骨文写成的反映当代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书法作品,使100多位来宾犹如穿越了一条时空隧道,亲身品味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览由中国...
考古学家日前在陕西省岐山县的周公庙遗址部分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共计出土西周甲骨7000余片,在可辨识的1600多字中有“王季”、“文王”、“王”等周王称谓。专家认为,这使发现的西周甲骨文达到2100字,周公庙遗址已成为中国发现西周甲骨文最多的遗址。 2008年9月至12月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公...
昨日(12日)上午,由央视经济频道和安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寻宝——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古都安阳正式“海选”。市民带来的各种宝贝让专家惊叹不已:“安阳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一个城市。” 海选现场:上百米长队等“验宝” 昨日上午9时,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院内,等待验宝的市民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队。鉴定室更是被挤得满满当当,锦盒、包...
甲骨刻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文献。它主要是商朝后期“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1]时的产物,其包括商宫廷占卜吉凶的占卜刻辞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刻辞和表谱刻辞。甲骨刻辞疑是商朝文献形式中的一种,且又仅局限于宫廷对吉凶的占卜,所以其反映当时现实的能力当是很有限的。由“册”、 “典”、“编”...
考古人员展示甲骨文 出土的甲骨文 考古发掘现场 前天(10日)记者从周公庙考古队了解到,曾经轰动全国的周公庙考古又有新突破,发现了前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新出土了大批的西周甲骨文,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确凿的文字资料。 出土大量西周甲骨文 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周公庙考古队第三个考古发掘现场——对商周时代大型建筑宫殿基址废弃垃圾的发掘考古。记者看到,垃圾场从...
何锦琼阿婆挥毫写下“政通人和、万象更新”。 河南73岁农户常秀峰痴迷画画,她的画还具有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风格特色,人们都称她“凡·高奶奶”。如今,南海丹灶也有位“凡·高奶奶”何锦琼,不过她痴迷画古代山水画,专练甲骨文书法。 这次丹灶“创作生活、有为丹灶”网络征文大赛...
就在甲骨文即将付拍之际,担当此番执槌者的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行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了“殷契国粹——孟广慧旧藏甲骨文学术研讨会”。这批甲骨文拍卖是否合法、最终能价值几何、能花落谁家等三大疑团成了研讨会研讨的重点。 自从4月披露上海崇源拍卖行将首次拍卖殷墟甲骨文以来,很多人都关注此举的合法性。据崇源拍卖公司总经理季崇建介绍,这批甲骨文虽然属于一级甲等文物,但其流传有序,并...
“大约3000年前,一批商王朝的王室贵族逃亡到了中美洲,甲骨文东传到了墨西哥,他们在那里创造了美洲新大陆最早的文明。” 正当“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际,刚从国外讲学归来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了他的这一重大发现。 作为国际上研究甲骨文和商周考古的著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
齐鲁晚报7月13日刊登的《神秘东夷甲骨文惊现潍坊?》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最近中国文字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宇信教授等人聚集昌乐,经过研究,专家们初步认定这些神秘甲骨上所附的“行列整齐”的符号为中国早期文字,在出现时间上应早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为区别起见,专家把这些神秘符号命名为昌乐骨刻文字。 自2004年以来,昌乐县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昌乐县袁家庄及其...
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我省知名甲骨文书法家谢兆岗,近日终于完成42000件同样内容甲骨文书法作品的创作、整理工作。他兴奋地说:“已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请,给每一位在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获奖的运动员及与会的教练员、裁判员,各赠送一件。” 自2006年1月起,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等单位支持下,谢兆岗卖掉自己的车子,停开公司,耗资近120万元,创作书写了4...
拍卖场上的甲骨片 殷墟甲骨文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它被证实是世界上一种古老的文字,中国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然而,还有几种更古老、更奇特的甲骨文却鲜为人知。 一种是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二百多年的甲骨文。这种甲骨文是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的。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从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来看,这种甲骨文字体细...
岐山县周公庙遗址继2004年发现甲骨文字后,最近又出土近百片卜骨和卜甲残片,其中有文字的11片,能够辨识的文字28个。至此,周公庙遗址共发现523个甲骨文字。 2004年,周公庙考古队经大面积调查、钻探和发掘,曾发现22座西周最高等级墓葬和760多片西周卜甲,对这些卜甲整理研究发现文字495字,其中的重要人名有周公、王、太保等,作为重要地名,“周”字出现6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