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从相关文物部门获悉,湘阴出土的隋代褐釉刻花长颈瓶入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陶瓷展厅,这件造型精美的陶瓷藏品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柜中,旁边的文字清晰说明“褐釉刻花长颈瓶,【隋】湖南湘阴城关镇隋墓出土”。 “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湘阴作为岳州窑的发源地,历代有烧窑的历史。从多处窑址堆集层及汉晋墓发掘中,发现许多汉、晋、隋、唐青瓷器及青瓷片,证明先人有烧制青瓷的工艺技术且...
明清两代单色釉瓷以其品种多、质量高而著称于中国陶瓷史,瓷都景德镇借力于官办御窑厂的特殊地位,成为生产、研发色釉瓷的主要阵地。以下就让我们细数一下这一时期究竟出现了多少色釉品种。 一、 明代的单色釉瓷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都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以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釉、铜红釉,以及蓝釉、孔雀绿釉和弘治黄釉瓷最为著名。 甜白釉:明代永乐时烧制的一种釉色如玉、胎体薄如卵壳的白瓷,因其胎...
在人们对青花、粉彩等津津乐道时,被誉为“彩瓷之母”的单色釉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资深藏家都有涉及。各个朝代烧制工艺水平高低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挖掘单色釉收藏升值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海外市场的收藏品味大多专注于宋瓷及明清官窑单色釉等,这对藏家的鉴赏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内地的艺术品市场开放不过20年,其中起...
白釉贴花皮囊壶 皮囊壶,壶的一种样式。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中原地区较为流行的陶瓷日用器皿,以仿皮袋造型而名。器身上扁下肥,鼓成皮袋状,有仿皮革凸起的缝线,前端附筒状流,上安提梁,有白瓷、彩色釉陶等制品。 关于皮囊壶的用途现在还有争议。从现有资料看,其高度大都在15-35厘米之间,完全可以用来盛贮液体。考古发现中,在赤峰大营子墓出土的壶内有茶色结晶,应该是当时...
青白釉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的一种釉色,由含铁量低于1%的釉料在1200摄氏度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白度达70%,特点是白中闪青,宛如青白玉,莹润透亮,光照见影,又称影青釉。 青白釉瓷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鸡头壶,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莲花口灯盏,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间的青白釉缠枝莲大罐。青白瓷是一种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
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其中收藏陶瓷类文物约35万件,绝大部分属于原清宫旧藏,可谓自成体系,流传有绪。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中,陈列有400多件陶瓷精品,按时代顺序展示,供观众鉴赏研究。馆内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件独一无二的珍品——各种釉彩大瓶。 该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瓶内及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各种釉...
釉质凝厚的哥窑花觚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 哥窑瓷器的釉属于无光釉,釉层极厚,有的地方厚到了与胎的厚度相同的程度,使器物的外观圆润饱满。哥窑瓷器的胎体多为紫黑色...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整个瓷器收藏版块中,清三代彩瓷无疑已经攀到了价格的顶峰,而恬静高雅的单色釉瓷则于波澜不惊之中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新宠,并且在近几年屡屡有高价藏品问世。那么目前单色釉瓷器的市场现状如何?又有哪些值得去关注的潜力品种呢?近日,中国文物网对古陶瓷鉴赏家、收藏家胡智勇进行了专访,他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 清雍正淡黄釉瓶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三代单色釉瓷器最受市...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单色釉,顾名思义指的是表面仅有一种颜色的瓷器品种。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近日,古陶瓷鉴赏家、收藏家胡智勇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就表示,单色釉是收藏家眼里的宝贝,代表了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那么单色釉瓷器的魅力究竟何在?其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012年以2.0786亿港元天价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
说到洪州窑青瓷,人们釉上五彩是康熙瓷器的重要代表作,五彩中的颜色除矾红以外,绿、黄、紫、蓝诸色剔透明澈,釉微微凸出,有宝石之感,色彩光艳夺目,烧成温度在780度至800度左右。 (1)红彩:五彩中的红彩,是用皂矾(三氧化二铁)制成。制作时要经牛皮胶浸泡,以浸胶3至10年的矾红为好用。在上彩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铅粉和牛皮胶,用水轻轻沾染,以中锋用笔,悬腕以拉线法描绘。烧成后色彩鲜艳沉着,红得像宝...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
陶瓷自面世以来,便一直给人形态优雅,色泽通透的印象,但黑釉瓷器却恰恰打破了了人们的审美传统,反其道而行,以颜色深沉,形体厚重,成为了反向性思维的代表。似乎也正因如此,黑釉瓷器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近几年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关注的焦点。 对于黑釉瓷器的收藏,可从三个窑口进行:即磁州窑类型的黑釉瓷和建窑、吉州窑黑釉瓷。但当下的黑釉瓷收藏市场已成为赝品重灾区,所以收藏者一定要打起精神,谨防...
图1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弘治年制”款黄釉碗 图2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正德年制”款黄釉碗 恬淡老成共一色皇室釉色两朝珍 传世黄釉始见于宣德,弘治、正德达到巅峰。以娇艳欲滴、恬淡飘逸著称的弘治黄釉,其审美价值、烧造水准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弘治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平整,滋润娇嫩,光泽度好,又称“娇黄”、“鸡油黄”。加上采用浇釉工艺,即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釉表或素胎之上,故又名“浇黄”。现...
在瓷器领域,有种五彩瓷,说的就是釉下五彩瓷。它器形精美,风格清新优美,工艺技法精湛,颜色艳丽多彩,精美绝伦。釉下五彩瓷是清末宣统年间的一个新品种,它烧制数量小,被誉为陶瓷艺术的高峰。 釉下五彩瓷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烧成功。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个新成就。它的问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欢迎。在1907至1912年间,曾两次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
各种釉彩大瓶(故宫博物院网站提供) 这是一件在当时号称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瓷器。整件瓷器从上到下用了多达17种的釉、彩以及工艺,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釉和彩,如果只是单一使用,对于烧制一件完整的瓷器来说都不是难事儿。可它难就难在让那么多釉、彩在同一件瓷器上出现,这只有在对烧瓷技术熟悉得炉火纯青,对各种釉、彩的性能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让我们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一下这件瓷瓶上的釉彩工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