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中期 通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 1977年平谷刘家河出土。敛口,口沿外折,方唇,颈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颈部饰以两道平行凸弦纹,肩部饰一周目雷纹,其上圆雕等距离三个大卷角羊首,腹部饰以扉棱为鼻的饕餮纹,圈足饰一周对角云雷纹,其上有三个方形小镂孔。此罍带有商代中期的显著特征。其整体造型,纹饰与河南郑州白家庄M3出土的罍较相似。此器造型凝重,纹饰细密,罍肩上的羊首系用分铸法铸造,显...
汉 东汉 2006年征集 高21厘米,口径23.6厘米 此樽为隆盖,盖顶中间有—环钮。外有3个卧羊形钮。器身如圆筒形,直壁,腹两侧有兽衔环耳。平底,下承3个立虎形足。与这件樽形制相近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建武廿一年乘舆樽,后者通体鎏金,配有圆形的承旋,承旋上刻有63字铭文,记述了制造年代、名称、尺寸及工匠姓名等内容。建武廿—年即公元45年,属东汉早期。 樽亦通作尊,是汉代...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广州博古典藏认为如今“大清铜币”的收藏价格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藏品背面神龙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龙翱翔天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 ...
宋 南宋 长7.9、宽2.6厘米,重30.2克 1959年沈子槎先生 捐赠 南宋末年临安府(今杭州)发行的一种铜质钱牌(也称“铮牌”)。牌面、背文均为楷书,首端有孔,弧顶,平底。字大舒展。面文“临安府行用"说明只限于临安,为地方货币性质。背文“准伍佰文省’’为纪值,其中“省’’字为“省陌”之意,即不足百数之钱,当作百数使用。南宋民间曾以七十七为陌。“准”字有平、当之意。 南...
汉 西汉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 计时器 1976年内蒙古杭锦旗出土 高48.3厘米,直径19.2厘米 此壶从梁、盖长方孔处插有刻度的沉箭(已失),沉箭随壶水外漏逐渐下降,以测定时间。
汉 西汉 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高13厘米 染指调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使之加热,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
大顺永昌元年(1644) 通高1O.6、长1O.3、宽6厘米 1959年王献唐先生 捐赠 李自成大顺政权官印,传1936年山东恩县出土。长方形,椭圆形长柄。印面镌刻阳文篆书“夔州防御使符”六字,周有边栏。印背右刻“夔州防御使符”,左刻“永昌元年肆月 日遣”。印左侧刻有编号:宇字陆佰肆号。李自成于1 644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三月进入北京。《甲申传信录》卷五载“李闯既入,五日...
天完太平元年(1556) 通高1.2、径11.8厘米 1964年杨世寿先生 捐赠 印圆形,扁薄。1963年河南光山县出土。正面边缘有宽边框,中间另有方形栏框。内阳文篆书三行:“管军万户府印”。框与栏空隙间缀有迥纹。背面右侧楷书刻:“管军万户府印”六字, 左侧刻:“太平年 月 日、中书礼部造”二行十字。把钮失。太平年号史无记载。清人汪中《述学》中曾记载他得到二方外圆内方的印...
宋 通高3.5、边宽6厘米 1955年叶叔重先生 捐赠 柱状方钮,文为西夏文,外有细线一周。据罗福颐先生《西夏宫印汇考》考释此印为首领印,印背文字不清。 撰文:史希光
战国 1965年河北唐山出土 高1.2、边长3.1厘米,重25克 1965年赵恩华先生 捐赠 燕国官印,鼻纽,白文古文“会平市玺’’四字。唐山地区,商代在狐竹范围之内,西周为燕侯封地,战国时期属燕国,是燕国的重要都邑之一。唐山在燕国时可能名会平。文献虽无记载,但可补史料之不足。此印是研究古代唐山历史及战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文物,有重要历史价值。 撰文:张润平
日前,“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全国巡展第一站在安徽铜陵博物馆三楼临展厅开展。展览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主办,绍兴博物馆、铜陵博物馆承办,展期5月18日—7月30日。 本次展览共分为立圣人之志、悟圣人之道、行圣人之行、传圣人之学、述圣人之事五个部分,以阳明先生的生平和思想解读为主线,以其书法作品及拓片展示为辅线,集中展示阳明先生不负初心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心学...
清 乾隆(1736—1795年) 高43厘米 此尊造像头戴五佛冠,发髻呈葫芦形。面相饱满,眉眼细长,鼻梁修直,双唇微启,表情沉静。
刘坤庭在工作室内制作陶瓷 王骁金龙 摄 编者按: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4099人。他们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湖湘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即日起,本刊推出“湖湘非遗匠人”系列报道,选取部分非遗传承人代表,报道他们传承非遗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倾囊授徒的胸怀。希望以此在全社会形成敬重传承人、弘扬工匠精神、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在日前...
16世纪 高42.5厘米 此像面相方圆,颧骨凸显,鼻翼较宽,嘴较小。穿袒右肩式袈裟,衣角垂搭于左肩。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