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饮食之下的青铜器》节选之一 俗话说,食在中国。在这个古老又奇异的国度中,距今三千年许,诞生过灿烂的青铜文明。实际上,在青铜时代,中国的饮食就摆脱蒙昧,与青铜之光相映成趣。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古人在新石器时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粮食作物。大约从夏商时期起,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华夏先民进入到以作物栽培为主的农耕时代,粮食作物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导,正像王学泰先生说,“...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以动物为造型者在数量上不算很多,却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精粹中的精粹。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周,鹤和凤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其中,尤以晋文化偏好美丽的凤鸟和凶悍的鸷鸟,以精湛的设计和制作水准将古代青铜艺术推向极致。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鸟兽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鸟形器一般开口于鸟兽的背或头,盖上盖子后,整器浑然一体。这些器物的设计...
春秋时期,青铜器已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和戎”,因此青铜器对于奴隶主贵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在当时,贵族世家对于青铜器的使用十分讲究,酒器、食器、水器等各有不同,多达近百种。就拿盥洗用的水器来说,就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这其中又包括盘、匜、鉴、汲壶、浴缶等,可谓五花八门。 青铜水器中的浴缶与先秦沐浴礼仪息息相关。先秦人祭神拜...
赵卿墓出土的镬鼎 造型雄伟、纹饰古朴、铭文丰富,极具中国古代青铜器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铜,指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如铜与锡的合金为锡青铜,铜与铅的合金为铅青铜,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称为金或吉金,与商周社会的礼制有密切关联。 在人类发展史中,主要以使用青铜工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这个词最初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Thomsen) (178...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并非使用品。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
铜,5000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符号。李颀有诗云:“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欧阳修赞叹:“壮士亦何为,素丝悲青铜”;秦观词中述:“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铜炉、铜镜、铜驼,铜之纹饰、铜之铭文,一段“铜文化”囊括了悠悠千年历史之精华。而在千年古城绍兴,这一自古盛产铜锡之地,至今仍留存着一门与“铜”相连的技艺——铜雕。 为感受这门传统技艺,记者来到绍兴城北蕺山脚下的书圣故里。在笔...
近日在山东省高青县举办的姜太公与西周齐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专家认为,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出土的带有“齐公”铭文的铜觥是周朝齐国立国初年的器物,这进一步印证了陈庄西周城址与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间的密切关系。 据悉,长期以来,早期的齐国历史,一直缺乏实物资料和考古明证。2009年高青陈庄西周城址的发现,对研究早期齐国历史意义重大,该发现并被评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但围绕城址的性质,至今未能形成一致...
到过杭州岳王庙的市民、游客,必不会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感到陌生。5月30日,随着岳飞后裔联谊会向杭州岳王庙捐赠的“岳母刺字”铜像正式落户启忠祠区域,关于民族英雄岳飞“尽忠报国”的文化故事,又多了另一种生动的诠释。 杭州岳王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史迹之一,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现存格局为清代重点修复后形成,占地23.5亩,包括墓园及其附属建筑忠烈祠、启忠祠,在二十一...
近日在山东省高青县举办的姜太公与西周齐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专家认为,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出土的带有“齐公”铭文的铜觥是周朝齐国立国初年的器物,这进一步印证了陈庄西周城址与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间的密切关系。 据悉,长期以来,早期的齐国历史,一直缺乏实物资料和考古明证。2009年高青陈庄西周城址的发现,对研究早期齐国历史意义重大,该发现并被评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但围绕城址的性质,至今未能形成一致...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固定定型 现场|修复工序很繁琐,文保人员“妙手回春” 精美的铜壶由数片残片拼凑而成;看似完整的青铜,身上粘满颜色各异的铜片……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接受修复的青铜器形态各异,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进行修复。其中有一件青铜器被一钢圈箍了起来,钢圈周围还被24个大螺丝钉“包围”着。“这是青铜器‘矫形器’,是在长期修复工作中发明出来的,市面上没有卖。”该馆文保中心工作人...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固定定型 核心提示近日,洛阳博物馆被授予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大河报记者昨日走进洛阳博物馆文保中心探访发现,这里正在对一组由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的31件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进行修复。据了解,这些文物全部修复需要历时两年。您知道吗?青铜器也会得“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 现场修复工序很繁琐,文保人员“妙手回春” 精美的铜壶由数片残片拼凑而成;看似完整的青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吴城文化,作为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性青铜文化之一,还原出三千年前赣江流域商代文明面貌,推动了江西商代文明研究进程。对吴城青铜文化年代与分期的研究,找出吴城青铜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赣江流域青铜文化以及整个商代青铜文明的面貌和性质,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云南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制作精美,类型丰富,堪称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为进一步研究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对20世纪80年代两次发掘祥云红土坡石棺墓所出土各类铜器(包括剑、矛、钺、斧、锄、动物模型、杖首)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的铜器材质主要是红铜或低...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1期 【摘要】人兽母题是商周青铜纹饰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数量虽不多,却分布广泛,形象特殊,内涵丰富。本文结合学界对人兽母题青铜器的已有研究,立足于图像,运用文化因素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不同地域、不同族属出土的人兽母题的青铜器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主题在不同时空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文化功能
《考古与文物》2015年02期 【摘要】商周家族墓地所见复合族徽铜器墓葬分为三类,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均以木棺或棺椁为葬具,随葬有1套或2套青铜礼器,墓葬分布主要见于殷墟地区,墓葬位置大多位于所在墓区或墓组边缘,墓葬排列常见为男女“异穴并葬”。这些情况说明,复合族徽很可能是族氏分化或族氏联姻关系的反映,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族组织。 【关键词】复合族徽铜器墓葬;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